熱噴涂技術早期應用僅限于金屬材料,因此直到1960年之前還被稱為金屬噴鍍(Metallizing),后來改稱為火焰噴涂、金屬噴涂。但熱噴涂技術從噴涂材料和基體材料來說,都不限于金屬,在1976年9月第八屆國際熱噴涂學術會議上被定名為“熱噴涂” (Thermal Spraying)。
熱噴涂是一門技術科學,從單純的手工操作到機械化、自動化,從經驗到科學化,都是人們長期實踐和研究的結果。1945年前,涂層分一次噴、二次噴,但很少關心粘結強度的高低,涂層常會自行脫落。后來研究人員圍繞提高涂層結合強度、致密度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從表面處理到噴涂材料、噴涂工藝都作了許多改進。
1955年,美國研制出自熔合金粉末和放熱型復合粉末,自此以后噴涂用粉末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已經制造出各種金屬、合金、陶瓷、金屬陶瓷、組合型合金粉、高分子粉、包覆粉、超細粉、功能粉等至少有200種以上的噴涂材料。
近20年來,國外對理論研究越來越重視,熱噴涂技術正從實驗性工藝技術向著建立在堅實理論基礎上的獨立的基礎工藝發展。例如,以現代物理化學概念和該過程的熱物理為基礎,建立了等離子噴涂時材料相互接觸作用和涂層形成理論。當然,這些理論無論從深度上還是系統性上都是遠遠不夠的。
在熱噴涂的研究中,目前許多國家都加強了對熱噴涂系統工程的研究,即從失效分析入手,通過對表面預處理、噴涂設備、噴涂材料及噴涂工藝的優化,制定出熱噴涂實施工藝計劃。
作為一門技術,各國都強調在產品處理中能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如美國PWA飛機發動機公司對2800多個發動機零部件,采用48種材料進行熱噴涂,使發動機的大修期由4000h延長到丨6000h以上。另外,各國在采用新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實行標準化、系統化、商品化,穩定質量、開拓新的應用領域、發展專業化生產、重視技術交流和技術情報工作、盡可能利用和引進世界先進的熱噴涂技術、進行重點投資等方面也非常重視。
為了開展熱噴涂的研究,各國都相繼成立了熱噴涂學會等組織。我國也成立了熱噴涂的協會及學會組織。
(來源:http://www.zztr.org http://www.trhg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