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 ^9 x8 f4 h& }人的能力和機器的潛力很好地配合,能提高管理和控制效率。隨著機械化、自動化和電子化的高度發展,人的因素在生產中的影響越來越大,人機協調問題也就越來越顯得重要,人機工程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立和發展起來的。 ; O K7 X; ~2 W$ e' p' ` [9 ~+ f3 n& S2 |$ \
在人機系統中操縱人員被看作系統中的一個元件。操作人員通過感覺器官(視、聽、觸、嗅、味)接收來自機器的信息,了解其意義并予以解釋,或先進行計算,再把結果與過去的經驗和策略進行比較,然后作出決策。 6 W0 q2 g; `$ E: G
3 W/ N3 {+ Y4 I
作出決策后,人通過控制器官(手、腳等)去操縱機器的操縱器,如開關、按鈕、操縱桿、操縱盤、光筆或呼口令等,來改變機器的運轉情況。機器隨即發出新的信息,如此重復不斷。人機系統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某種環境之中。環境特性影響人的效率和行為。環境因素包括溫度、濕度、噪聲、照明、加速、振動、污染和失重等。 # v* e z4 M, _ % _ S5 T. q& ]. W. s設計人機系統時,要把人和機器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合理地或最優地分配人和機器的功能,保證系統在環境變動下達到要求的目標。有些人機系統能用定量的系統分析和系統綜合的方法進行設計。一個簡單系統,如一位操縱人員和一臺機器構成的單參數跟蹤系統,操縱人員被看作是系統中一個元件,可用定量方法,即用傳遞函數或其他數學方法近似表達操縱人員的動態特性,建立操縱人員的準線性數學模型;用控制理論方法對操縱人員的傳遞函數,和機器的傳遞函數進行綜合,便可得到調節品質合乎要求的穩定的人機跟蹤系統。 / {" K- n( s& k, K2 m" q0 i
1 j* u6 B# ^: ^- R* |2 r0 j
建立人機系統,必須考慮以下五個方面:人員選擇訓練(包括訓練設備)、設備設計、操作程序和環境。建立復雜的人機系統,除了這五個方面外,還要考慮人機系統的系統性能、人和機器的特性等,采用系統科學或信息科學的方法來設計和分析,然后進行系統試驗,檢查系統性能和操縱人員操縱的難易程度。 ) x1 [* ^2 ?' i5 n; ~% u2 r Z
( k2 j" W) F7 g0 `6 h
一般說來,人機系統要反復試驗和使用才能逐漸完善。人機系統中,操縱人員是人機系統中的主體,設計和運用人機系統時應當充分發揮人在人機系統中的能動和主導作用。設計人員要和操縱人員密切配合,使人機系統達到要求的性能和指標,同時保證操縱人員操縱簡便。安全舒適和提高系統工效。 7 O3 _, E$ ~/ i: m* c' P
5 B+ q. \( {8 c5 J人機工程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人機系統中人的特性、能力和限制已經有大量測試數據可查。從系統分析角度研究人機系統,在原有設備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由于考慮了人的動態特性而進行系統分析,再適當改動設備,就能顯著提高工效。如手動控制系統,即操縱人員直接參與的用手連續控制的系統,在飛機、火炮、雷達、汽車、艦船和航天飛機等方面已廣泛應用,在工業生產中也得到廣泛應用。 ) f' G6 ] q( I, ?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