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z/ T6 r' Y% |
. y. J9 F4 p! Y( r3 `! i
鐵路曾是全國運輸業業,裝備工業學習的榜樣。現在提起鐵老大,卻給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覺。8 H# j! x J7 ^& z
【一】在中央大部制改革中,唯一難啃的骨頭數鐵道部。因為鐵道部的改革基礎,例如政企分開,與需要間的差距,懸殊得太離譜,根本接不上茬。1 F3 i3 G% p8 A& r
【二】在全國企業開展自主創新的改革中,唯一難啃的骨頭也數鐵道部。因為鐵道部標榜的是高速度的“中國特色的鐵路自主創新之路”。
f) N5 }. z0 x. L) A) b 這里的所謂高速度意味著什么?1,大量消耗以廉價勞動,以寶貴的資源,能源,換來的外匯,2,封殺以中華之星”為代表的,所有中國自己研發,已經進入運行改進階段,勝利在望的,高速動車組,電力機車,內燃機車。3,把自己捆綁在外國技術上,發生問題要等國外企業派專家不遠千里而來,關起門來修理。4,在殘缺不全的國外技術上,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發人家早已掌握了的東西。等你開始在別人原來的基礎上再創新時【量變】,別人可能連原來的基礎都改變【質變】了。5,不僅國家下達的創新項目中,自主創新受盡歧視。來自群眾的自主創新項目,更是連申請立項試驗也都困難萬千,幾乎達到“免開尊口”的程度。鐵路規章要求,任何機車車輛技術革新的驗證立項,即使是小范圍的運行試驗,都必須層層上報,排隊等待日理萬機,主要負責掌握中央重大原則方針的鐵道部領導,擠出時間來審查。結果往往是被哪位秘書丟到廢紙簍里完事。
! m8 F" E' `- d' h* z) M. J* \; y這里的所謂“中國特色的鐵路自主創新”意味著什么?鐵道部的解釋是“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其實老話一句,就是以市場換技術。
A) G5 b. ^! l* d! |【三】在以人為本的改革中,唯一難啃的骨頭又數鐵道部。除了在技術上,以引進為主外,在管理上就是,以犧牲精神為主,不惜一切代價,要職工苦干,拼命干。鐵道部很清楚,職工經常處在“高強度、滿負荷的持續工作和運轉,人員、設備已處于疲勞狀態。”但是鞭打快驢的統治,依舊是鐵路牢不可摧的,主要管理模式,演變成4,28等慘痛事故的深層次教訓之一。不妨把機械和鐵道,兩個最大論壇,反映的民意民情對比一下,前者帖子中,80%熱烈討論的是企業技術,管理創新問題,而后者到處都是怨聲載道,對工資,生活,領導的不平和抗議。鐵道系統平均工資,據說高列十大壟斷企業之一。而實際上一線職工的實際工資很低。對外偽裝的所謂平均工資,都是被當官的十倍,百倍自定工資拉上去的。就連了干了一輩子,有創新貢獻但是沒當官的高級工程師,工資待遇還趕不上機關里的勤雜工。: W' M, U' ^, o: k
【四】在服務型管理的改革中,唯一難啃的骨頭更數鐵道部。誰要是敢于對鐵道部的服務說三道四,即使是民意代表,鐵道部發言人也不惜親自出面,以專家自居,充當打手。
- I. D; |$ J, d9 W/ X: X- C; U火車頭出軌,給鐵路造成多大損失,鐵道部最清楚,因此,發現問題不敢不抓緊。今天鐵道部自己出了軌,給國家政治經濟帶來多大危害,鐵道部難道真的不清楚?怎么對那么多問題都聽之任之,甚至允許發展?值得大家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