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前輩好,最近在給公司用Inventor設計結構件。我的設計步驟是先把公司采購的型鋼通過編寫結構形狀發布到自己的標準庫里去
0 K: }: ~0 d4 h h/ M0 H![]()
0 z$ T7 G7 C5 a3 G5 h然后設計時只畫三維的線段,在裝配環境下通過設計-插入結構件生成實體1 w: r9 X$ ^- E
![]()
- Y C+ Q& \6 x K$ F( n這樣很快可以設計出結構件設備$ `5 e1 ~8 T' p0 t+ p9 `
這樣設計最后出工程圖時,只會說某一個型號結構件(如30*30*2方管鋼)一共用了多少M,而不會說(30*30*2)*500mm這個尺寸的用了多少根;而且對結構件表面做一些打孔處理時也很麻煩。
6 @7 L0 ?4 L: _5 L% O6 a h之前有人勸我就用最笨的畫截面-拉伸,把每一根畫出來裝配。使用結構件生成器處理容易出問題。2 ^4 M" Y( U* O
' X7 e [+ s0 e- p6 }
我想請教,為了保證最后設計的準確、快速和后期維護。我應該堅持使用機構間生成器呢?還是一根一根的手動拉伸呢?
! u' _/ l7 ~4 S: ?4 Z* u% V各位大佬有沒有什么好的意見?- y& R, P) ~* j4 g, A& x
7 O- C5 i- Q5 ^, E1 g3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