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碳與滲氮都是在一定的溫度下用化學的方法把碳或氮元素滲入到一定的材料(一般為鋼材)的表層,使其含量增加,提高其表面硬度,滲碳一般是低碳鋼。 / C6 Y7 S5 t/ ?. c( P. s# G! A4 w
滲碳:滲碳是對金屬表面處理的一種,采用滲碳的多為低碳鋼或低合金鋼,具體方法是將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滲碳介質中,加熱到900--950攝氏度的單相奧氏體區,保溫足夠時間后,使滲碳介質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滲入鋼件表層,從而獲得表層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再經過淬火和低溫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層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著低碳鋼的韌性和塑性。
4 I7 V. Y& f& z, s/ e
滲碳可分為氣體滲碳、固體滲碳﹑液體滲碳﹑和碳氮共滲(氰化)。應用較廣泛的氣體滲碳,加熱溫度900-950攝氏度。滲碳深度主要取決于保溫時間,一般按每小時0.2-0.25毫米估算。表面含碳量可達百分之0.85-1.05。滲碳后必須熱處理,常用淬火后低溫回火。得到表面高硬度心部高韌性的耐磨抗沖擊零件。 ; v3 Y: V& w0 i9 R" P! u. r- i1 J1 {: e
滲碳工藝廣泛用于飛機﹑汽車和拖拉機等的機械零件。如齒輪、軸、凸輪軸等。 3 G6 B" t2 [& F1 l# n/ i8 }/ _. s
滲氮:滲氮與滲碳的原理類似,是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介質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常見有液體滲氮、氣體滲氮、離子滲氮。 9 x. ?1 y5 ?1 _0 ?/ y" N
滲氮應用最廣泛的氣體滲氮,加熱溫度500-600攝氏度。氮原子與鋼的表面中的鋁.鉻.鉬形成氮化物,一般深度為0.1-0.6毫米,氮化層不用淬火即可得到很高的硬度,這種性能可維持到600-650攝氏度。工件變形小,可防止水蒸氣、堿性溶液的腐蝕。但生產周期長,成本高,氮化層薄而脆,不宜承受集中的重載荷。 ! @& h: q# b8 W9 m/ Q# x
滲氮溫度低,工件畸變小,可用于精度要求高、又有耐磨要求的零件,如鏜床鏜桿和主軸、磨床主軸、氣缸套筒等。但由于滲氮層較薄,不適于承受重載的耐磨零件。
0 W& \# p! }" } “滲碳”、“滲氮”,和涂層、鍍膜是類似的嗎?涂層、鍍膜、是物理的方法。“滲碳”、“滲氮”是化學變化。本質上就不同。 4 T; G9 n: B9 P4 [) L* a5 i
涂層:是通過物理的方法將一種物質(一般是液體)粘在另一種物體的表面。
# L) t- Y) Q6 r
鍍膜:是用化學的方法將一種物質吸附在另一物體的表面。 & Q! @( {7 `5 |+ i/ J: e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