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OPPO 宣布終止其“造芯”子公司哲庫(ZEKU)的業務。
OPPO回應多家媒體稱,面對全球經濟、手機市場的不確定性,經過慎重考慮,公司決定終止哲庫業務,并表示,“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我們會妥善處理相關事宜,并將一如既往做好產品,持續創造價值。”
此次業務關停涉及到哲庫的2000多名員工,補償為N+3。對未報到的應屆生,哲庫提供了兩個選擇方案,方案一,應屆生可以加入OPPO,薪資條件不變,工作地點為東莞長安;方案二,哲庫提供補償金,補償金額為(offer的月薪+獎金/12)×3。
![]()
對于此次業務終止,哲庫員工都表示非常突然,解散前甚至沒有跡象。
社交平臺上有人分享:“ZEKU上個月在我們學院還有個open day的活動,現在2000多人說裁就裁了。”還有人表示:“前天跟我說公司組織團建,下周要出去玩三天。”
哲庫成立于2019年。據介紹,哲庫畢業于海內外頂尖高校的碩博員工占比接近80%,5年以上芯片行業經驗的工程師占比接近80%。主要由三個大團隊組成,分別是NPU芯片中心、基帶芯片中心以及WIFI藍牙芯片中心。
2019年11月,外媒曝光OPPO在歐盟知識產權局申請了“OPPO M1”的商標,商品介紹中包含有“芯片”的字樣。2019年以來,OPPO相繼推出自研芯片“馬里亞納X”和“馬里亞納Y”。
業內人士表示:“2019年的時候,OPPO的芯片自研進度還能和主流對應,但這幾年發展得并不好,OPPO本身的硬件實力不太強,高通、紫光展銳等芯片設計龍頭的資深人員先后在疫情期間離場,加上重要配件受到制裁,各方面綜合因素造成了這次業務終止。”
另外,從去年開始,“年輕人換不動手機”也時常成為話題熱點,國內手機廠商普遍面臨壓力。
調研機構IDC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下降13.2%,創十年來新低。全年來看,中國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為2.86億部,低于2021年的3.29億部。這也是近十年來,中國智能手機年銷量首次跌破3億大關。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手機銷量為6760萬部,為2013年以來最低。
“智能手機出貨量跌破3億,這意味著產能過剩。產業無創新、一直跟風,缺少新技術的體驗,導致消費刺激不起來,消費者不買賬加上外在芯片卡脖子,最終就變成了因為這些核心問題而產生的連帶反應,這次哲庫就是一個例子。” “從情懷上來看,確實驚訝且惋惜。但從商業角度來看,放棄也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因為現在完全就是在燒錢投產,性價比很低。”
企查查顯示,哲庫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OPPO公司CTO劉君,實繳資本5000萬元,由OPPO主營公司廣東歐加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控股。截至發稿,企業登記狀態仍為“存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