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快速的判斷一輛車的安全性是高是低,我想大家都能很快的說出這幾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權威的測試:歐洲的E-NCAP、美國的IIHS、還有我國的C-IASI等等。在現代,我們知道是“假人”們擔負著一次次的撞擊,從而為我們的汽車安全提供寶貴的數據和經驗。那么,你是否知道,在“假人”之前,又是誰這么勇敢的坐在車內嗎?1 q# g! H7 f8 I0 @) e8 z6 K9 O# H$ S
) k+ `+ I! o2 P- _9 L; L. g
: p' {* L- z3 T; ?' h 人、豬和虛擬仿真
: L9 l0 U' q( ~* _
0 Q; y, l' U! E, t8 Z7 e6 l. `在對駕乘安全的測試上,人類從來不缺少勇敢的先行者,無論是被譽為“真人碰撞第一人”的韋恩州立大學的勞倫斯·帕特里克教授,還是以血肉之軀承受了46.2G加速及停止的約翰斯塔普(雖然是為飛行員的安全帶來了直接的重要影響,但也為汽車防撞安全帶的法律誕生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他們都想要離答案更進一步,勇敢的進行了一次次的實驗。
+ i) E* J! [# j! f" y0 n, n 7 A, k" _" ~* u- M0 p
i" m* p; b! x
然而,這樣的行為,確實太廢人了,于是有了新的實驗對象——尸體,但很快就出現了新的問題,用尸體來做實驗,不僅無法覆蓋各種人群,并且,通過不能表達的“人”來提供的生存極限的數據微乎其微。于是,我們看到了諸如猩猩、狗、豬等動物坐在了駕駛位上。
' H0 t8 z `! b: c3 N, ?6 V/ K) D/ c5 t, M) r. B
! L' ~: M t0 N4 i: P' R% `4 ?& \6 c
而其中,二師兄似乎更能“勝任”這份危險的工作,因為豬與人類在某些方面相似,如皮膚組織、骨骼結構和肌肉組織。因此,通過將豬置于碰撞測試中,研究人員可以模擬出人類在車禍中受傷的情況。通過監測豬的生理反應和受傷情況,工程師可以評估車輛的安全性能,包括座椅設計、安全氣囊和車身結構。這在當時對于改進汽車安全性至關重要,甚至直到現在,也有公司在私下進行活豬的汽車安全碰撞測試。% z. d) [" z. f/ @* w* V& U
7 F! Y/ ~4 l' X `, [1 }' z9 d7 F
$ [4 D, s8 N b B& T
當然,隨著倫理問題和科技的進步,虛擬仿真技術逐漸取代了豬在碰撞測試中的角色。與動物實驗相比,虛擬仿真技術具有明顯的優勢。它們可以更好地控制測試條件,減少風險,節省時間和成本,并且更具可重復性。而且,虛擬仿真技術能夠模擬各種極端和危險情況,以確保車輛在不同情景下的安全性能。
! R% s5 F6 v1 [- G# o- @& q
' C2 N. h& S5 X9 v: l6 w - }; E# `% E9 i! A# d6 m, V$ o. z+ e
, }6 q4 [4 m. P- u5 s- u. m
可能很多人都會調侃我國有一個“五星批發部”,但當我們回看05年陸風X6在法蘭克福上的悲情碰撞,讓自主品牌的出海戛然止步;06年C-NCAP啟用后,測試了88款車型,而5星占比僅為39.8%;再到現如今的“五星批發部”,不能說不是一種進步吧?當然,惰性是伴隨著壟斷而生的,測試標準也是根據整體的行業發展來制定的。只有不斷進步,才能更讓人信服吧!1 s6 U4 |' y" o# `' c, V. s7 D
5 j. H5 s1 e2 \$ |" l+ f3 Z2 o
8 ~7 N" j7 f1 w: u. ?7 ~' p, I: F: i
: ]* V5 ^% v/ d0 J) g
; O7 ]# j. h1 K( l% H
$ }9 P0 e- f: j: ~7 P1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