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尹志春 于 2025-3-29 18:12 編輯 ; A& M$ @. W2 X+ u, w" x
6 U! h) @- F' p: [哪里不一樣,我用的也是這玩意,鑄鐵材質的平板,了V形塊,上面45度槽是減少接觸面,還有就是增加麻擦 力,V塊和平臺,分有槽沒槽,當年老廠全是有槽的,最后給順跑了,
; U2 N$ R$ v# _6 Z. C0 U我當鉗工時,在09年前,數控少,畫線多,標準鉗工平臺和V塊,都是鏟花保證精度,+ a% Q1 N6 @5 t. H9 d4 V& L
這種有槽的都是為了增加工磨擦 力,工件更好固定,和容渣用,中國和日本工藝大差不差,幾乎一樣,日本也師從中國,不要以為日本有什么牛的地方,
; R# J8 A0 M5 ~& ~這種鉗工工藝,比如鏟花,不是誰會不會,是誰能出得起這個錢,比如現在國內機床,線軌機多,便宜啊,以硬軌機,鏟刮工時500工時/臺機,一臺機單 人工費用過5W,還怎么搞。
}, R+ z3 {, J7 j鉗工全世界都應該一樣,都從英國佬哪學來的,幾百年的工藝,沒有改變過,也沒有進化過,都是用人慢慢刮,一次不行,再來一次,! x: o8 t% @" C3 ~0 R- }# X: t
5 O" C, D! \4 G) e7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