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發過帖子,今天趁五一節放假,再出來總結下過往的經歷,也給后面的年輕人一點前車之鑒。( G b! ~5 V& B# {, Y* `8 b
今年算是畢業20年了,從一開始在國企做技術員搞發動機零部件,輝煌的時候呆過兩家五百強外企,現在流落到一個小公司。我是2019年被一家干了7年多的外企裁員,由于是冷門行業+小外企,出來后漂泊了大半年才找到工作,后面又陸陸續續被裁了將近5次。我算是晚知晚覺的人,很多坑和經驗,都是自己踩了一遍才算是徹底領悟。; n& \/ o9 T3 O
1.跳槽一定要謹慎,小公司盡量別去,無論是小外企還是小私企。我以前仗著口語優勢,基本上跳槽只去外企,后來汽車行業的合資和外企江河日下,到現在基本上已經無處可去。很多小公司招人和裁人都非常隨意,但是對于普通人來說,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跳槽失敗一次,可能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我自己就經歷了好幾次項目一干完,就被立馬干掉的情況。* Z& k- a, g' |1 f4 n
2.盡量專攻一個行業,一種產品,或者一種工藝。這條算是我多年不停跨行業跳槽的一點血淚教訓。做的產品或者行業多了,沒有深耕的領域,大部分公司需要年紀大的人,都是要的大拿或者專家,雜家是沒有多少生存空間的。當然這條對做產品的人來說,其實是相當難的,我知道這個論壇可能很多都是搞非標的。
1 Y/ i/ Z5 a# `5 d% W2 r9 U9 ` 3.同事就是競爭對手,大部分的同事關系其實都是競爭關系。每呆一個公司都要盡量學到新知識,因為很有可能你覺得毫無技術含量的東西,其它人可能完全不知道或者沒聽過。也要盡量保護自己的資料,圖紙,技術,不要輕易拿出來。
9 u: @( v1 L: m% U& X8 S 4.盡量選擇復雜的產品,或者說技術含量高的技術,否則你的替代成本就是在市場上重新招個人的事情。
. u/ E: d5 a3 q4 G9 H5 ~! O 5.做人盡量低調,不要好為人師。最好的衡量一個機械工程師技術能力的事情,就是你行而其他人不行。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其它的知識最多只是錦上添花。我曾經有過好幾次在不同的公司,同事私底下問我,跟我請教技術上的事情,但是項目做成后匯報的時候,一句都不被提起的經歷。后來我也學乖了,就算知道也不說,眼睜睜看著同事犯錯,給公司老板放血。
/ c, K2 H. ?& [' @
0 @* i' C( ?: {- @' B- @9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