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U, _. {) A: b" l5 w: _" d感覺差不多,在不同地區可能稍有不同,但趨勢是一樣的。7 n/ W: }$ O/ |
& Z x7 T5 P# r5 C' W7 d
* l; C3 @+ j- }
7 X, }' F3 C+ L7 ]- L, l地產(土地轉讓金)掏空了經濟,掏空了6個錢包,甚至當今一代的后20.30年的預期收入,那么就必然要認賭服輸,已經這么做了,就不是說要不要會不會走日本失去的30年的老路了,是已經走上去了。16-18年最后一波的房價翻番就是義無反顧得跳進去了,不再回頭了。" C( V; @, x" ~
) F7 e2 _; \ g6 L4 _$ `& E8 i
但是如果想對比日本失去的30年,那可能還是我們高攀了。日本社會的貧富差距和我們的情況是不一樣的,而且即便在失去的30年,日本財團在國外的財富還是在不停增長的,至少會回饋國內,養著國內的機構和人員,但是我們可能不是這樣的情況。對普通人而言,目前最好的退路就是盡快剝離一切負資產尤其是數額巨大的房貸(怎么剝離?就是最差和老婆離婚,自己承擔房貸...),一般不在藝術美術等高消費的方向花錢(想去學瑜伽釣富二代的專業活除外),極低消費,熬過去這20-30年,當然,這個時間可能15年,也可能40年,不好說。歷史,從來都是大人物創造的,誰也沒法預料某個大人物在何時出現因為某事件出現,但一定會出現的。只要他一出現,就是改變歷史的那個人。, p+ e1 p6 Z/ m, D
: z/ x9 M- u2 `, u% P& U+ O我們能做什么?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在這段歷史的垃圾時間里,在自己的垃圾時間里,熬。。。當然,并不是等著噶,而是,別妄圖用超人的努力去獲得很大的成功,可能超人的努力還不如一般的努力。。
( h" p1 i& |& L* Q& Z1 l7 q7 Y4 k' {) g; N9 N* P8 h9 i+ Q6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