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才知道, t2 ~9 C5 D/ Z" b4 C: A7 r3 G7 |+ W
' X2 t% J" j7 F3 H, R
水錘現象 H7 e* u5 @6 T5 ~
& S4 J2 c, b' G9 ]3 v( [
在有壓力管路中,由于某種外界原因(如閥門突然關閉、水泵機組突然停車)使水的流速突然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壓強急劇升高和降低的交替變化,為種水力現象稱為水擊或水錘。
* \6 W2 \# `2 Q( w" G. U+ Q1 w/ c 因開泵、停泵、開關閘閥過于快速,使水的速度發生急劇變化,特別是突然停泵引起水錘,可以破壞管道、水泵、閥門、并引起水泵反轉,管網壓力降低等,所以,預防水錘發生極為重要,平時預防水錘發生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法:
8 T. }. U1 K8 {2 c# P7 D a.開關閥門過快引起的水錘:
$ ~9 i4 Q" |; [5 P% F |8 `4 _; }$ t (1) 延長開閥和關閥時間。! A/ o" {! J) v7 t! D
(2) 離心泵和混凝泵應在閥門半閉15%-30%時而不是全關時停泵。
3 L' o$ N( L! r) ~8 `3 R% |7 i b.泵引起的水錘9 p8 E M- b1 m5 E0 s! c6 I% F1 W
(1) 排除管道然內的空氣,使管道內充滿水后再開啟水泵,凡是長距離輸水管道的高起部位都應設自動排氣閥。
I/ p& t6 W4 s( Y. U1 ? (2) 停泵水錘主要因出水管止回閥關閉過快引起,因此,取消止回閥可以消除停水泵水錘的危害,并且可以減少水頭損失,節約電耗;目前經過一些大城市的實驗,認為一級泵房可以取消,二級泵房不易取消;取消止回閥時應進行停水錘壓力計算,為減少和消除水錘,目前常在大口徑管道上安裝微阻緩閉止回閥。采用緩沖止回閥、微閉蝶閥安裝在大口徑的水泵出水管上,可有效的消除停泵水錘,但因閥門動作時有一定的不量倒流,吸水井須有溢流管。緊靠止回閥并在其下游安裝水錘消除器。
, c7 N' I; e6 Z$ {% ^% d/ x( w2 |( W1 v) L' u. Y5 B6 S
這樣解決起來就容易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