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烏克蘭新聞社7月29日報道,近日有接近中國官方領導層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目前正在根據本國武裝力量的現代化計劃建造兩艘航空母艦。該消息人士同時表示,這一計劃可能會引起遠東國家的不安。/ U6 l$ I$ |/ }( X5 k8 L
. j) q- Y& v# Q瓦良格航母出海想象圖
0 G# P9 h" `: K' v4 {4 e+ V2 {2 B 這位消息人士宣稱:“兩艘航空母艦正由位于上海的造船廠負責建造。”
4 r, a9 ?; P; Z0 o 需要提醒的是,中國國防部近日已證實正在對1998年購買自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進行改裝,以作科研和訓練之用。2 Q B- }* p: C9 g" Z! h! c
' k/ ]. A# `% T8 e5 I% Z
有消息人士透露稱,中國將會在2015年完成首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排水量在5-6萬噸)的建造工作,而首艘核動力航母預計將會在2020年下水。據悉,至少有六家主要的軍工企業和科研所參與了這項航母計劃。* y; ]# f4 J; p- I3 v( }) u
與此同時,中國軍方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國產艦載戰斗機計劃。目前,中國正在培訓約50名艦載戰斗機飛行員。+ G5 L* y# g8 N% v: _4 n
此外,中國還將在遼寧省興城和陜西省西安建設航母艦載機的起降訓練設施。有證據顯示,在湖北省武漢還建造了一座用于完成雷達實驗的實物航母模型。
) g7 I: Y" d# A7 U3 ?9 H+ ~ 有軍事專家指出,中國的航母將被部署于海南三亞市的海軍基地。2 _5 o2 |9 Y$ v; o! t
此前有報道稱,中國計劃在2020年之前組建兩支航母編隊,未來將部署至少四支航母編隊,分別駐扎于南海和東海地區。
4 L" J! ~7 t( K( r6 i% P% ]; A0 ^ 而在“瓦良格”號服役后,中國將成為繼印度和泰國之后、亞洲第三個裝備航母的國家。% d3 T; c- ?% `! S
那么,中國第一艘真正完全自己設計建造的航母(以下簡稱“長興島航母”)性能、裝備如何?何時下水?將部署何地?本刊將這些問題分解為十大懸疑并嘗試解答。
! B, y# R# F- k5 @1 ^! B. R
, N: X0 J; o, u: ~[img][/img] 一、長興島航母是一艘還是兩艘?
' a7 l. ^/ f" k [. W
' Z; k# ~' Y, C) D; W! ^+ @, s 按照峰村健司在獲獎報道中的說法,上海江南造船廠很可能會有兩艘航母在建,他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依然稱,他堅信自己當時的判斷。
7 v2 b$ a. g+ T. U& t# `. x 從中國缺少航母建造經驗和技術看,中國連續建造兩艘同型航母確實不合常理,而且,大型航空母艦是人類迄今為止建造過的、結構最復雜的船舶。但假定中國首批航母確實是選擇建造2艘,而非只建造1艘作為起步,也有其邏輯。- ]6 l& D: ]9 h6 X5 z
_$ e0 @# C$ W瓦良格航母出海想象圖 ! n5 k( C, }7 a% n( {" ?
中國造船工業發展至今天,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造船工業,不僅在年度造船噸位上超越韓國奪得世界首位,也具備了建造大型液化氣船、半潛船、深水鉆井船等特種大型船舶的能力。在軍艦建造方面,盡管中國此前沒建造航母的經驗,但也建造了2萬噸級的071大型兩棲船塢登陸艦。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擁有可以容納4艘氣墊登陸艦同時停放的塢艙、上層還設置了大型車輛庫、直升機庫和飛行甲板,其結構復雜程度并不不比艘輕型航母遜色。, Q# U4 S2 u* @- R2 n
而報道中承建首批國產航母建造任務的上海江南造船廠,曾在同一時期建造了4艘滿載排水量達6000噸級的052B/C型驅逐艦。江南造船廠在08年搬遷到長興島后,廠房占地面積達560萬平方米,擁有4個大型船塢,其中最大的船塢長580米、寬120米,具有450萬噸年造船能力。從建造經驗、產能等方面來看,江南造船廠同期建造2艘6萬噸級大型航空母艦(一艦下水,一艦上船臺),問題并不大。而前蘇聯在建造“庫茲涅佐夫”級航母時的做法也可以對這個分析提供佐證。
3 P) r" ^1 i$ G3 P5 n 1982年5月7日,經過反復醞釀和討論,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部長會議做出了按照1143.5設計方案建造第三代航母的決定,事實上蘇聯當時還將航母定義為“重型載機巡洋艦”。繼第一艘“定單105”(1143.5設計方案的工廠編90“定單105'’曾被命名為“第比利斯”號,就是現在的“庫茲涅佐夫”號)于當年9月開工后,1983年蘇聯軍方決定建造第二艘“定單106'’(1143.6),同樣由當時烏克蘭聯盟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承建。參與航母建造工作的共有將近五千個蘇聯企業、科學研究院以及設計局。
- f7 O2 h \: q# s# u 為建造這兩艘航母,蘇聯政府撥款對黑海造船廠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技術改造,包括建成了裝配和焊接車間,允許將船體分段重量增大到200噸;裝備了2臺載重各為350噸的自行平板車,建成了從新車間到船臺的運輸車道;0號船臺的長度加長了30米;建成了裝配重達1700噸總段的水平船臺旁平臺,安裝了船臺和船臺旁平臺用的2臺起重量各為900噸的芬蘭制龍門吊車,并加裝了其他新型吊車,使得整個船臺上使用的吊車達到10臺,同時,改造大渠舾裝碼頭。為了保障航母出廠駛往黑海,還將大渠和布格—德涅伯—和一利曼河道浚深到10.5米。這次技術改造,大大增強了黑海造船廠的生產能力。7 `% [ i/ }' m, P4 @& R& J& P
[img][/img] 1985年12月6日,繼“定單105'’下水之后,“定單106”(“里加”號)在0號船臺安家落戶(一艦下水,后續艦于第二日上船臺)。到了1988年,“里加”號船體建造成功,并于當年11月25日下水。1990年7H,“里加”號被改名為“瓦良格”。(Varyag,俄語:Bapr)號,以紀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沉沒的“瓦良各。號巡洋艦。截~1991年11月,“瓦良格”的建造率已達68%。4 R" t, O# I8 S9 U) i$ n
就中國的造船能力來說,兩艘航母開工并不存在技術上的困難,而且按照師承蘇俄的傳統和思維習慣來看,它未必不是一種選擇。
- p; A1 H. H" ]/ ~, M) J 不過,對中國同時建造兩艘航母的說法,加拿大《漢和防務周刊》總編平可夫分析認為并不可能,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稱:建造兩艘航母是可能的,但不可能在初期建造階段同時開工,按照國外經驗,通常會相隔一段時間,畢竟對中國來說,經驗的摸索,技術的積累,需要一定的時間消化,第一艘建造并下水了,第二艘再開始。
2 g; c+ `" E8 J9 l1 v9 Y) e( m8 ~6 n8 r( l9 K
二、長興島航母多大噸位
( }* u- s0 O8 T& R! T* T* N
V1 {$ J4 A: S) J' H9 V 關于長興島航母,其噸位、動力系統是猜測、爭論的焦點。在外媒報道方面,4萬噸的小型航母,5—6萬噸的中型航母,7—9萬噸的大型航母,可以說各個噸位的可能性都已經涉及。動力方面,常規動力、核動力亦眾說紛紜、撲朔迷離。但隨著前蘇聯“瓦良格”號航母改建工作接近完成,即將成為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母,它也為國產航母規格的猜測提供了依據。
c! {$ b' R- C% G" x7 l “瓦良格”號航母水線長270米、水線寬38米,吃水9.1米,滿載排水量達67000噸。其動力為4臺TB-12蒸汽輪機、配套8臺增壓鍋爐,4軸推進(即2爐1機1軸的配置方式),推進功率為20萬馬力,最大航速約30節。; f$ ?) y" |" f, g- C1 K3 \
海外媒體對長興島航母的規格猜測如下:
$ [' |" Y5 W( w/ o& N, h2 N3 ? 動力選擇方面,國產航母不太可能采用核動力。因為從國產核潛艇的情況來看,新型093型攻擊核潛艇和094型戰略核潛艇均只建造2艘,其中最大可能是國產核動力系統仍不夠成熟。
5 a4 t/ t \+ h$ Q# ?' i 在有另外選擇的情況下,國產航母不應采用目前還不甚成功的國產潛艇用核動力系統。在這方面,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就吃盡了苦頭,“戴高樂”號航母原計劃采用全新的船用核反應堆,但受困于資金短缺,最后只能采用“凱旋”級戰略核潛艇的K—15核反應堆。
. j1 A& G5 q$ v3 w5 P O+ j8 u 但由于K-15反應堆原功率不足,雖然經過改進,但“戴高樂”號航母的最大航速也只達到27節,比老式的“克萊蒙梭”級常規動力航母還低5節,并且K—15反應堆在航母上使用還出現過冷卻系統不良、振動過大等問題。! h2 M. d" m3 S4 q+ j/ N
如果使用常規動力,則有燃氣輪機和常規蒸汽動力兩個選項。
) n# u! a' N5 q: j: p8 M 燃氣輪機方面,國內引進烏克蘭技術生產的GT25000燃氣輪機最大額定功率為33000馬力,8臺GT25000,8總功率超過20萬馬力。& _8 d$ y7 a' D' _- N4 z4 G
[img][/img] 但燃氣輪機進氣量和排氣量都很大,進排氣管道需要占用過多艦體和艦島空間。我們可以看到英國“無敵”級輕型航母,其艦島尺寸比美國大型航母還要大,就是因為要容納燃氣輪機的進/排氣管道。
, ] a6 a2 e: l/ h5 b' n 從空間效率、特別是甲板空間效率來考慮,現在的大中型航母都放棄了燃氣輪機,均采用蒸汽輪機(包括核動力)。而更關鍵的問題是,如果主動力采用燃氣輪機,還需要配套較大功率的鍋爐為蒸汽彈射器提供蒸汽,在系統復雜性和動力系統體積方面都不是合理的選擇。$ @+ n: l- U! J Y/ Y' `
所以,國產航母更大的可能還是沿用“瓦良格”號上的常規蒸汽動力。事實上,從第一代051型驅逐艦開始,國內—直在建造采用常規蒸汽動力的驅逐艦,051之后是051B、051C兩型。盡管05lB只建造1艘、051C也只建造2艘,但這已經基本可以保持一支熟悉在軍艦上安裝蒸汽動力系統的技術隊伍。國產艦用蒸汽動力系統與俄羅斯也擁有極為密切的技術姻緣。
6 h* ?+ Z5 q2 A6 k( q9 T% a “瓦良格”號采用了4臺TB一12蒸汽輪機,TB一12的前身是TB-8,而TB—8正好是國產051型驅逐艦的主機,國產型號為453型蒸汽輪機。TB-8的功率是36000馬力,當年“旅大”級驅逐艦采用2臺TB-8蒸汽輪機,達到了38節的罕見高速,TB一12的功率則為45000馬力。
! n- `& S2 w3 F, s# j' f+ D9 E 蒸汽:動力的技術要求不高,國內通過自身努力,加上“現代”級驅逐艦GTZA-674型蒸汽輪機(TB—12的改進型)和“瓦良格”號航母上丁B-12的維護和整修經驗,要造出TB-12級別的軍用蒸汽輪機并非難事。; t& ?4 ^2 [/ R
所以,從技術延續性和保證建造時間節點等方面的考慮,國產航母沿用常規蒸汽動力的可能性極高。應該還是類似“瓦良格”號的動力配置,4臺蒸汽輪機、8臺增壓鍋爐、4軸推進、總功率20萬馬力。3 F. P! ]4 Y1 n+ [% r2 Z! O
對于國產航母的動力問題,還流傳著較多的說法,例如中航黎明公司研制的R0110重型燃氣輪機和哈爾濱汽輪機公司生產的系列大功率蒸汽輪機。 RO110重型燃氣輪機最大功率為15萬馬力,從功率上看2臺即達到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30萬馬力總推進功率。1 d8 M/ N! G0 ^' D* Z
但R0110的體積重量非常大,設計上 也只是著眼于油田發電所用,并不適合上艦。而哈爾濱汽輪機公司的新一代大功率汽輪機功率更大,功率最小的都超過40萬馬力。這種超大型動力的報道,為不少 軍事愛好者對中國長興島航母的尺寸規格提供了極大的想象力,有人因此認為,長興島航母標準排量很可能達到8萬噸級的規模,接近美國大型航母的水平。
: x2 R5 T x* R" X' x& a[img][/img] 但是,哈爾濱汽輪機公司的產品明顯是為陸上發電或超大型民用油輪研發的。軍艦從軸系生存能力出發,多采用雙軸推進,航母則多采用4軸推進,對單機功率要求 并不高。軍用蒸汽動力與民用的另一個不同點是,追求更高的蒸汽壓力,以提高熱效率、降低整套動力系統的體積,這比起單純追求高功率難度更大。4 T( T: O; G, [& ^2 W" R
海外媒體分析,如果動力系統確定,那么根據基本航速要求(30節),國產首艘航母的主尺度與排水量應該與“瓦良格”號航母相近,在6萬至7萬噸之間。配備 蒸汽或電磁彈射器,可以搭載36架國產殲—15艦載戰斗機及10余架其它支援飛機。( v' m0 c4 k- I+ x: _4 G; j
由于目前國內并沒有艦載固定翼預警機,所以在初期應該會采用6-8架卡 —31或直—8預警機直升機替代,對遠程空中打擊能力造出較大影響。在國產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研制成功后,預料配置模式會變為36架殲—15,4架固定翼預 警機及4-6架反潛/救援直升機。 k3 D' k: \% I8 Y. c+ K2 G# ]! ]' q
航母的復雜性和高要求,還體現在鋼材的特殊要求和焊接建造工藝的復雜性。
3 a. j1 }+ I$ H) H* A g: W; y 這是因為軍艦的船體外殼線型復雜多變;軍艦結構為縱向骨架,而不像民船為橫向骨架,分段對接的裝配和焊接工作難度和工作量都較大。特別是軍艦采用的高強度合金鋼,對焊接工藝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 W* d7 C' j, e' k/ ?5 {
在軍艦用鋼和建造方面,中國海軍擁有深刻的教訓。在初創時期,國產無鎳鉻鋼性能往往不及蘇聯進口的同型號,在建造第一代05l型驅逐艦、潛艇時都暴露出鋼 材問題。1985年,132號驅逐艦出訪南亞三國時遭遇大風大浪,上層建筑多處被破壞,出現很多裂紋。這一事故引起當時海軍高層的高度重視,945鋼的研 發由此加速。
G2 W( `9 D. o' E/ l, q) b 945鋼為鎳鉻合金鋼,耐腐蝕、強度高、低溫沖擊韌性好,首次用于052型驅逐艦的首艦——112艦。但945鋼對焊接工藝要求非常高,需要進行保溫焊 接,鋼板生產也更為復雜,建造費用、工時隨之攀升。目前在國內軍艦建造方面,945鋼為驅逐艦用鋼,后續的052B/C型驅逐艦采用的也是945鋼或是性 能改進的945鋼。054型護衛艦則采用強度稍低的907A鋼,護衛艦排水量較小,907A鋼強度足媳巾可以避免建造費用上揚。5 ?# ?, q! M5 u% ~: P
大型航母排水量在6萬噸以上,是052B/C型驅逐艦的10倍,必須使用比945鋼強度更高的鋼材,并且鋼板厚度也加大到一個新的量級,這無疑對焊接工 藝、建造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大型航母作為最具價值的水面作戰艦艇,殼體必須考慮耐魚雷轟擊能力,而飛行甲板也需要承受大中型艦載機降落時的巨大沖 擊力。7 M( C/ n, W! I ~' ?" L z
例如,美國“尼米茲”級大型航母的飛行甲板采用了屈服強度達到850MPa(兆帕)的HY80鋼。較新的CV-74“斯坦尼斯”號航母的殼體 建造采用了屈服強度為690MPa的HSLAl00鋼,目前正在建造的CVN-78航母的飛行甲板則采用強度更高的HSLAll5鋼(屈服強度 800MPa)。) D! q! h" R, g! ~- Z6 |
相比之下,英國“無敵”級航母采用的是法國軟鋼,這種鋼材屈服強度較低,一般只能用于垂直起降或直升機航母,因此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就只能采用從美國進 口的HY80高強度鈉來建造飛行甲板。前面提到的國產945鋼屈服強度僅為440MPa、更強的921A鋼稍好為590MPa,而用于潛艇的980鋼屈服 強度雖然達到了785MPa,但加工更復雜,需要專用設備,造價也極為高昂。( F7 J+ f5 z+ v6 r( x+ Z& s% ~
所以僅從用鋼方面考慮,國產航母的飛行甲板要達到足夠建造品質,必須有新研制的高強度鋼和相應的工藝來支持。在1980年代,945鋼的研制與052型驅 逐艦同步進行,冒著極大的風險最后取得成功。現在看來,國產航母的建造同樣伴隨著新型號鋼的研制,還需要經歷一次“鳳凰涅架”般的歷程。/ d7 |. B* i0 y' n3 q# V- F
盡管國內造船工業已具備建造航母的能力,但在工程問題上不盤經歷實踐、改進是不敢奢談“成功’’兩字的。所以,如果國產航母建造出現延期,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8 w, p6 z% _2 p M/ X0 q5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