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事故發生了有一周的事件了,初步原因已經在行內公布為調度原因,未按規章制度執行,釀成了9.27事故的發生。信號故障只是導致事故發生的誘因,不是根本原因。
& y2 @+ r2 P9 B C. J/ q9 R 今天在這里談到的主要是如今地鐵大發展存在的幾點問題,希望有關管理人員能重視起來。
9 V0 n. C( i4 g( A8 e3 w3 A第一:軟件和硬件發展不同步。這個問題在上一篇帖子中已經提到。現在中國內地已經有三十余個城市已經開始地鐵運營或地鐵建設,但是相關的理論還遠沒有形成系統,包括建設,車輛,信號等躲方面。舉例,上海某設計院在為深圳設計停車檢修平臺是竟將A型車的平臺寬度設計為3米,這個寬度車輛時不可能停進去的。車輛沒有最新的理論教學教材,市面上的書籍基本上五年之前的資料,且可讀性不高。
1 j+ \" J0 t0 R' F& N
* v$ K9 |' W6 p' }: ~: W第二,國家沒有地鐵類相關標準。現在地鐵行業使用的技術標準基本上是歐洲各國的標準,中國的鐵路標準不使用。這也就意味著車輛上很多東西都是進口備件,因為國內的生產廠商不具有相關備件生產資質。# t1 w$ \& _% N1 y9 P9 l( k7 `9 w
1 q' Z7 _; Z, ~& D9 f' F第三,學校沒有相關專業的技術教育。現在地鐵公司的大部分人員都是從國鐵上跳槽過來的,新生力量都是各大交通院校畢業過來的。由于這個行業近幾年發展較快,人員缺口較大,很多剛畢業或沒有太多相關經驗的人去從事行車調度,信號調度等關鍵崗位。這也是上海追尾事件的一個重大因素。
/ q, z0 u: e$ e' J) i2 S1 d$ w: x m' n3 h" m# `
第四,對技術人員不夠重視。像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地鐵運行了有幾十年了,技術任務人員也發展了一些,但是由于各公司對技術人員不夠重視,造成技術人員流失,或者把技術當作踏腳石進入管理崗位。
0 C* X( I7 H$ M, `' V4 G' u$ a4 z6 M Q4 v# F; Q& ?: @) G: E
第五,地鐵企業地位尷尬,很多人包括地鐵職工,都將地鐵當作事業單位或者是類似于國鐵的單位,其實也是個錯誤認識,地鐵就是一個企業單位。希望政府和公司管理層糾正意識,不要讓蛀蟲滋生。現在的地鐵剛剛發展就已經內部潰爛了。
% n. r# Q- V& d6 N; O" M7 f5 t3 R還有其他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單憑一己之力很難改變這個現實。希望看到這個帖子的同志共勉。# R. r) t5 }3 Y' C$ V, ^- x, O&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