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p# F0 l$ D3 N8 h+ J' g1 ]蘋果公司的最新產品 iPad 很好地詮釋了 Dieter Rams 著名的“優秀設計的十大準則”,這十條金科玉律是每一家公司生產任何產品時都應該遵循的。拿著 iPad 就像握著未來。不過它還可以做的更好。6 q- I& l+ I. B5 i+ L9 M
iPad 是 Jon Ive 對工業設計的終極探索,是一種對于極簡主義的實踐,把移動電腦精簡到只有一個屏幕——那是玻璃、鋁、硅、銅、金在 Rams 的理念中的一片結晶。 j3 D5 P5 X3 E: j: U' R4 ^
但最終的產品仍有瑕疵,些許歸因于對市場的妥協,些許歸因于生產決策。2 b# M F7 I6 V) x+ M1 S" x' N3 k
優秀設計準則的考量
8 U/ {3 V7 D. }- X0 q新一代的應用程序* H9 H6 f; f0 O9 D5 V
優秀的設計讓產品更實用0 _9 O1 k/ a# q! H) G) w+ B
功能往往決定著形式,一個簡單的屏幕就可以完成所有應用。實際上是設計讓產品之所以成其然。% x% K2 z% C# f/ p' ^
優秀的設計是美的
4 n1 K2 Y% \# O; B# Z* S4 xiPad 很美。黑色邊框、玻璃屏幕和鋁制后蓋、它的尺寸、背部若隱若現的曲線和一體式屏幕,讓它看上去比實際更顯輕薄。( j( K* ` T' F% n
優秀的設計使產品更易讀懂
1 X* i/ l0 [, K7 g, B( _& O" }" PiPad 是種自我注解:在你打開它的瞬間,界面就浮現在中央舞臺,邀請你用手指輕輕滑動和點擊。不需要學習一門新語言就可以與之交互。Home 鍵的功能盡在輕輕一按之中。電源鍵、音量鍵和屏幕方向鎖定鍵同樣如此。設計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有著明確的作用。
. e; G6 V% r, x* H* X- k% N優秀的設計是謙虛的! L( s/ u" ~+ [3 t4 ?& V8 z
沒有其他 Apple 的產品比 iPad 更能集中體現 Rams 的設計準則了。Rams 說優秀的設計作品“既不是裝飾品也不是藝術品。因此他們的設計應該是中庸的,有約束的,”要能夠自我表達。而這部移動設備正是如此。4 ~7 e2 y6 m4 J4 @ V, {/ ` n5 E( _
優秀的設計應該是誠實的+ B) c. S) |$ K# }
在這部機器上沒有任何畫蛇添足之處。一切都是應功能而生,也沒有什么裝飾使產品偏離其核心所在。" w u, c a9 C8 a3 M( I# k
優秀的設計經得起歲月的考驗
5 t! z2 \" \' j# k盡管它就像是一臺來自未來的設備,它的設計是永恒的。想象它出現在 Stanley Kubrick 的 2001 太空漫游鏡頭中,那里像極了它的歸宿。你可以把它放在一棟巴洛克宮殿的木桌上,看上去也很協調。而如果 Picard 艦長把它帶到企業號的艦橋上,拿在手里也很應景。6 Q9 b( y8 R- {+ D- U! ^
優秀的設計考慮周全不放過任何細節7 \6 S. e$ n, n& s8 x) s5 ]
iPad 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從功能出發的。以 iPad 的屏幕為例,可以讓你牢牢的握住它而不會誤碰到觸摸屏上的用戶界面。
( S4 q4 `# D6 X7 N優秀的設計是關懷環境的
! S" E! r4 ]& P# ]: R根據蘋果公司的說法,和以前的 iPhone 不同,這次 iPad 是可循環利用的,使用的全是綠色材料:無砷的玻璃屏幕、溴化防火處理、無汞的 LCD 顯示屏并且未使用 PVC。
- B$ b& n3 o# }( u% L, |優秀的設計是簡潔的
3 `- A1 u' _1 z4 F7 n) Z用 Rams 的話說,優秀的設計應該是簡單純粹的。我無法想象一款平板產品能比 iPad 更簡單更純粹。* m% r( | C( j1 `# }# V
優秀的設計是創新觸摸屏的概念讓鼠標不再重要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但是 iPad 在觸摸屏生產工藝上的創新使大屏幕變得不再昂貴,讓它變成大眾消費品。這一優勢提供了 iPad 的核心功能,在此基礎上出現的已經足夠強大,可以完成筆記本上的功能了。
, N. B( ~6 |/ G/ q- U; e! s2 C; X; P設計的折衷 C, {9 B7 T3 J d X" w
盡管蘋果公司這臺最新的移動電腦遵循著優秀設計的十條準則,它也并不完美。它仍然有改進的空間:設計的折衷來自于不可避免的物理限制和市場抉擇,這些不完美之處須待未來解決。* P' `8 w$ Y! p$ Q: b
首先,受限于現有科技 iPad 比有些人——比如各位 Geek 的夫人們——期待的分量更重了一些。當然對于大部分彪形大漢來說這點分量沒什么。6 j/ v2 l$ k4 T! r$ P6 Y6 `4 ~! H
實際上 iPad 重量為 680 克,相當于一個上網本一半的分量。這點分量其實不多,不過一只手捧個半天也夠累的(但是你是否會一只手托著上網本站半天呢?)。
+ Q+ K W; ^2 @. v+ x但是對此工業設計和工程部門都束手無策。iPad 的重量是個必要的折衷,受限于當前的科技水平和高密度材料:如果你想擁有一個覆蓋著光學玻璃的 LED 背光屏,一塊高速的集成芯片,以及 iPad 的其他特性的設備,你需要一塊大的電池讓它續航時間超過10小時。對此我們都沒有更好的方案。9 d. B9 r. G3 I6 [# U
支架8 Y9 H# z# y+ n/ o+ v) ]# a) X
我們在之前的 demo 視頻中看到他們坐在沙發上使用 iPad,用雙手拿著 iPad,蜷曲著雙腿或者交叉著雙腿放在上面。很明顯他們希望你用看書的姿勢對待 iPad。
8 f9 C: m- l' b) C+ `對我而言,我就是這樣使用的。而且周末我在咖啡館和酒吧里看到大家基本上也是這樣使用。在家里,我最常出現的地方是沙發、廁所和床。當在沙發上或者床上時,用一會 iPad 就要換個姿勢或者翻個身,或者放在腿上或者放在床單上。
7 l" X; n" [5 r. _" ]( R看視頻的時候我也是如此:我縮在沙發里看了兩集 Lost,很舒服。你可以像在看任何大屏幕時不斷調整姿勢。" G6 D3 u8 `. T' l4 ~* N' X+ P: x
然而當你看視頻的時候可能你還是需要個支架,除非你愿意一直拿著它。不過有些人想偷懶偷到底,他們在看視頻時不想用到雙手(至少不是用來拿著 iPad)。另外,還有些人習慣于像看電視一樣邊看邊做點其他事情?,F在我老婆正坐在沙發上一邊看著 Weeds 一邊織著裝 iPad 的布套。她把一個靠枕靠在茶幾上,這樣就可以把 iPad 斜著放在上面了。* H2 I0 f$ U i( a
很顯然你總會有需要使用支架的時候。蘋果公司認為大部分時間你不會這樣使用 iPad。視頻只是所有功能中的一小部分。而其他大部分功能都在各種軟件之中,他們都需要用戶來參與。這也是為什么蘋果公司像書一樣設計它。
* d0 W6 ]$ ]1 G$ a+ F! I材料: f3 i6 ^" x: {! `* J0 M
iPad 還一個讓大家怨念的功能就是指紋收集器了。只要你想要使用觸摸屏,就會有指紋。最起碼在有人發明完全防油的玻璃之前只能忍受了。在這方面 iPad 已經盡力做到最好了,疏油玻璃可以很輕松擦干凈,但它仍然很容易變臟。好在直視屏幕的時候這些指紋并不怎么顯眼,不過轉個角度光線一反射就很容易看到了。
Y' R2 ?$ F1 F" I唯一讓我覺得不爽的設計是鋁制后蓋??瓷先ズ芷粒先ヒ埠苁娣?。但是我實在想不通:難道他們不能選種其他材料,這樣我就可以隨處亂放而不擔心背面被劃傷了。比如橡膠塑料?或者碳纖維讓它更輕???鈦是不是種更好的材料?iPad 很結實,但是我不希望為了保持那份精致總是要把它放在保護套里。最好它堅不可摧而又保持這份精致。/ }% h: p6 e" t' a
4:3 比例
2 R4 K( H# r- J$ N4 |" y為什么要選擇4:3的比例呢?一個原因——也許是最簡單的原因——就是面板的利用率和成本。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功能方面的考慮,主要是怎樣放置以及蘋果公司認為你將會怎樣使用它。* N& x* F# l- h4 f0 Q
iPad 的比例是正常紙張的比例。這是一種常見的比例,尤其是豎屏模式下,會讓我們覺得更自然親切。而寬屏幕在豎屏模式下會讓人覺得怪怪的。我們剛剛玩了玩 JooJoo——它是16:9的——正是這種感覺。$ l2 a! t1 i3 a9 A/ T& x- k: }
4:3的比例對于視頻以外的內容來說更加合適,沒有什么多余的留白。所以盡管用戶們觀看視頻時可能會有黑邊或者被切掉一部分,蘋果公司仍認為更好的適應非視頻內容比恰到好處的表現寬屏視頻更重要。
# R1 Q/ {& {$ F- c) L$ q重量9 ?( d7 y5 a" \& e. ]7 u) o5 ?) U
未來的未來) J. k) s3 ^, C4 O* {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材料、更小的零件、更強勁的電池將會出現,而上面這些問題即將迎刃而解。下一代產品將會更輕薄而不失堅固。性能將更加強大而續航更加持久。也會有些新特性,比如前置的攝像頭。最終它應該變得更加靈活易用而又堅不可摧。而且比現在便宜很多。
! a1 |2 r9 l4 [: `' ?盡管還不完美,這次的工業設計也算是所有蘋果產品中的頂峰了。iPad 的設計目標就是提供一個簡單優雅的平臺,讓用戶將精力集中于真正的核心要素:軟件。不論什么軟件都應該運行流暢,在足夠大的屏幕上提供極佳的應用。這就是為什么 iPad ——盡管很重而且易留指紋——仍然是一個完美的設計作品。) E! }0 R# I' Z6 p
使用了一天之后,拿著這臺 iPad “就像是握著未來”。這是 Matt Buchanan 的評價。聽上去很夸張,其實不然。在我使用了一天之后我也有同樣的感受。未來還能更好嗎?9 J/ O0 L! Y1 [9 `
當然會。還用說嘛。
# M/ _, _' t* x0 z, \ _
; X5 ~# ?! ?& X+ T7 K& R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