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亮劍 于 2013-1-20 15:33 編輯
, q" t, F0 J# |, D. d& L+ B+ D5 }' _6 ^& L7 L8 ~
樓主這個想法,實現起來挺麻煩。
0 r* m* e' w* q7 G6 i5 G2 a/ ^# o- z u T4 @+ A) z9 ]' N4 }, ^: r
計劃經濟時代,是龍江精神、一大二公,沒有技術保密,資源共享、深入人心,你這樣做,沒有毛病。但目前,首先,你必須面對的就是,不管是不是原創、但是仍然屬于侵權的糾紛問題。其次,品質鑒定和價格核定問題,就是說,狗狼相對相互怕。第三就是受眾面,可以出賣的圖紙,應用面很窄的話,技術就相對閉塞,很難脫離侵權怪圈,你也不容易獲得經濟效益,也就無法生存,更談不上發展。第四,在缺乏公信力的情況下,你的“為了國內技術的整體提升”的理想差不多就是空談,因為你的圖紙拿過去以后,時間不會節約。( p3 [6 G' c2 w2 x; D
) Z+ @+ M# C* `
很多地方有曬圖社,一套普通車床的圖紙幾百元。如果樓主的圖庫豐富到足夠的覆蓋面,這樣做,或許可以一試。但是,請記住,所有曬圖社,都是承接了毛澤東時代的遺產才可以有豐富的圖庫;同時,退到這個程度,基本就是低附加值的重復勞動;……
' u0 K0 Y$ Z9 c# b2 O. u
- F, B* P2 D9 M+ D 真正運作起來,或許這是一種理想狀態:既有相當豐富的通用圖紙可以低價出賣、又可以承接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設計,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說是一件非常非常難的事情。恰恰這一點,或許是你的初衷的、技術和經濟的、最佳結合點!+ k& G1 C# F( X) d3 v" I/ m. z
4 q) L- a. A/ @& z; y
6 B, @8 ^6 ]/ {2 I% W! C$ C6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