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議:- e3 ^9 h6 l# y9 j9 U) P* g
1、雙V折彎,這樣容易做到過彎,以補償回彈角度,使16.6邊長這個折彎能滿足90°的尺寸,不要認為 0.1/-0.2 的公差很大,換算角度后就曉得;
( |( d$ G1 \8 A: N8 f; r 缺點,表面會有模痕;展開計算要精確,否則折彎零件位置會有偏差; p+ r, G, m8 u0 M [0 `) g3 J
2、20邊長折彎從V折彎轉L折彎,可以利用圓弧不同心之效果達到抑制回彈的結果;# C8 v9 ~2 X; [' J( \ {$ }8 p8 B
6 w) T, q# ?* t* E
3、兩次 L 折彎,不容易做好回彈角的補償,只能靠擠壓折彎R之外側來減少回彈;
# J! M! V( `1 ^2 f0 U
2 C0 R: v6 \$ n+ N4、一次 Z 折彎,在小段差零件必需這樣處理,你這個零件不適合。又是自己的產品,要以穩定生產為優先考量。雖然有可以一次完成的結構,但是俺推測是不合適你目前的能力,因此不建議 Z 折彎。
: \& `4 x5 E, _3 D) t
% ]" {, e2 e8 M1 X0 x& Z& ?! Q5、內R0.5 外R2.1 這里要注意折彎裂紋的問題,尤其是材料延伸率低的話,可能會龜裂或直接斷裂。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