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蒼狼大地 于 2015-12-27 09:47 編輯
# ]1 N- _ q- o4 m C
$ k- K: z3 w5 F' E% K& V6 V# M《998談齒輪之基本概念篇》很受歡迎啊,再接再厲,998談齒輪之設計計算篇,滿滿的都是干貨。。。- Q1 k6 O8 l* T6 C; q
~~~~~~~~~~~~~~~~~~~~~~~~~~~~~~~~~~正文分割線~~~~~~~~~~~~~~~~~~~~~~~~~~~~~
) n/ q+ R; M$ z2 G! b a% X1 Q n5 K. W/ H1 V
一、名詞術語' y. v" W9 q6 [* w& F3 |2 }
1.1 模數(shù)
2 R# e! i+ `, ]3 W& J$ T; u — 對標準直齒輪來說,全齒高大約等于 2.25倍的模數(shù)。" o+ n1 p- N3 M' G$ i
— 變位量=變位系數(shù)×模數(shù),; }2 s: Y9 h' B2 `, ]7 B
☆ 模數(shù)大的,變位量相對大,因為可以取用的線區(qū)間相對大! c. S6 S# ^ F k1 ]
☆ 模數(shù)小的,齒高自身就比較小,可取線區(qū)間小,不可能有大的變位量,
0 x. |& d" ^3 O4 _! l3 A. ?+ E ※ 什么叫做線區(qū)間?! G- `. f1 c' K" T* E" v" P) [
☆ 數(shù)學上可以計算出極限變位量,與模數(shù)有關,超出極限變位量,無法嚙合
9 s/ i4 m9 w) u, r6 N — 既然變位系數(shù)與模數(shù)沒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為什么不是直接給出變位量而是用變位系數(shù)折算一次?
( n1 [! a5 l' U6 H" `& z: a: D ☆ 現(xiàn)在用的模數(shù)制齒輪,計算是以模數(shù)為基礎的,許多計算與迭代都是以模數(shù)為基礎展開的,自然變位也一樣。
9 N+ v. {7 U. M" \- A$ n( ] ☆ 但在加工的時候,確實用的是具體數(shù)值的變位量,不需要在加工中再進行變換。
! P& m5 k: l9 G0 P% f — 齒輪模數(shù)是怎么計算出來的?1 _# ?# x6 y5 `
☆ 模數(shù)是按強度計算得到的,或者說取決于強度。1 u4 K# k" ?! K- ^ \ m
☆ 齒輪傳動系統(tǒng),不是簡單一對一的單點傳動,也不是計算單點傳動發(fā)現(xiàn)模數(shù)不行就只能加大模數(shù)。齒輪,多點傳動的系統(tǒng)很多的,齒輪書籍中有介紹。學習多傳動系統(tǒng),對設計齒輪有幫助。4 ]) }) U& r; s9 l- o' Y. }& w
☆ 計算模數(shù),一定要有合理性,0 h3 n- j& U: ?
□ 首先強度要夠,但模數(shù)大了以后,重合度就下來了,壽命就不好了
6 L- a6 `/ G+ x4 M □ 小模數(shù),大重合度,依然可以解決力矩問題。
! z0 l+ g+ U" v# ] □ 也可采用多點傳動系統(tǒng)解決力矩問題。& ~, \9 \0 u; f+ ^
— Q:國內(nèi)的齒輪模數(shù)雖然是第一標準最大是50。某國外企業(yè)手冊顯示可以做到最大56。國外的加工水平和標準能做到多大?
1 O( H; p b' \* S9 P ☆ 對與齒輪模數(shù),沒有準確限制,尤其是不全齒輪或半齒輪。( }9 g$ g N3 j8 L/ {
☆ 是否采用大模數(shù)齒輪,主要考慮有無必要性。
, \2 ~% {$ u. q; @8 C □ 經(jīng)濟性考慮:模數(shù)太大,直接采用其它傳動方式,如多點傳動、液壓傳動。如翻轉鋼包的機構,有齒輪傳動、銷齒傳動、液壓齒條、擺缸、油缸接力等多種方式。
# F3 c' A+ [& }( \) X) l4 G$ E, O □ 技術考慮:模數(shù)過大,齒輪設計加工問題、軸安裝問題(需要采用雙向切向鍵)。! i/ n+ s% Q# N/ B
※ 什么是雙向切向鍵?具體的結構形式是如何?
% }6 j( |' h, J+ T) P7 q% F □ 設計合理性:當大模數(shù)齒輪(如80,100),技術和精度都沒有問題,是否經(jīng)濟劃算?誰使用?為什么要用?5 g( [1 T+ o' J
3 g/ p2 s, G3 j' d2 P3 w: c, d" J1 B1.2 變位系數(shù)# a9 V& z5 v7 k! H" [: W4 ~7 K
— 變位系數(shù),不是改變了模數(shù),是改變了嚙合位置,即漸開線的嚙合點,
2 ]# \ X* `/ B; ]- m P% O Q* ?' W* y9 V
1.3 漸開線齒廓
- g" ^! Y$ V: D5 R8 E — 齒輪漸開線齒廓精確求解及其參數(shù)化建模,對數(shù)學要求高,設計大量坐標系變換,必須念通數(shù)學。
* T q9 m4 Q& D* `5 j$ [% R — 齒廓和齒根過渡曲線的坐標轉換,涉及大量幾何關系和數(shù)學。玩通之后,齒輪通了80%。玩精通后,是高薪工作,現(xiàn)在懂的人很少。6 n! Z4 C( ^$ \) A
— 研究齒形,多從受力和傳動嚙合方式考慮,然后設計刀具和機床通過特定的加工工藝實現(xiàn)齒形的制造。故而齒輪有兩個方向:
$ T+ r: q z+ I* A- `! U" [ a5 M ☆ 純數(shù)學力學的齒形設計6 m" B) Y+ B9 } Y+ ~$ C0 _2 z
☆ 工藝裝備的設計(刀具和機床或者模具)。: V( Q! j j! g; m% s0 h
※ 齒輪為什么有好多種線型? 有漸開線的,有圓弧的,有擺線的?所謂嚙合,要考慮許多對象,不僅有運動的,還有動力的,
/ |5 `, C, ^6 A; J% T" h2 {) v. t1 x0 G% v: V
1.4 傳動比
~6 g$ y& E/ |; C3 p ~ — 為什么設計手冊上講齒輪傳動比要小于6-8?5 s6 N3 S) C- K. z6 f. O
☆ 限制一級的速比,主要是考慮大齒輪的尺寸,齒輪箱的體積,總重量,有一個劃算的問題,設計設備是考慮成本的,速比大到一個數(shù)值,可以采用多極,這樣設計重量比較合理* _6 L, T9 u- U- p- r
☆ 而對于開式齒輪,往往是采用一級大齒輪,這個與你說法正好相反,
( l& Q- u- I- U' B R: R& q ☆ 傳動比受小齒輪大小限制,非變位20゜壓力角齒輪最小齒數(shù)為17,否則根切。如果傳動比是8,大齒輪要136齒。制造成本,安裝精度,齒輪本身質(zhì)量,轉動慣量,軸承負載都有問題。
, P0 u1 N" e- A' S' P — 大傳動比下采用蝸輪蝸桿傳動和齒輪傳動的比較:# {7 T5 k+ e2 a* T7 x
☆ 傳動比:渦輪蝸桿比齒輪高,如果單頭,蝸桿旋轉一周,渦輪才旋轉一齒。
9 Q# I/ Z1 S9 n* s ☆ 效率:齒輪比蝸輪蝸桿高。) t: t5 r0 x- H% D" O
☆ 使用渦輪主要考慮到自鎖性,輸入輸出軸異面而且空間受限制。否則使用多級齒輪組比較合適。0 j( C7 w# O Q8 q' W5 t# N
3 B( m, a! M0 R1 ^, X9 O二、齒輪設計流程, F5 M" ~) [# R, H0 y
2.1 設計齒輪的流程5 J3 V3 @$ p+ P
— 確定嚙合曲線(手工畫圖):$ X9 I% O, X' p3 D( W
☆ 從黃格子紙上撕下一頁,畫一個圓,標注一個公式,那是基圓,從上面拉出的就是漸開線,標一個解析式,對 面再拉一個線,再標解析式,那就是兩個齒面的嚙合,* j; B* z# N$ b9 Q2 V- g
☆ 根據(jù)精度就知道要多少點作圖畫的曲線的精度是合理的,點數(shù)太少曲率精度不夠,點數(shù)過密會把計算機算死的。
. ~: ?+ F0 S) ] ☆ 需要很扎實的基礎知識。: M' @$ e. y4 g4 l, \
☆ 齒面輪廓,不是那種畫幾個圓圈的方式,你沒有齒面輪廓怎么計算應力有多大?沒有這個輪廓,用有限元分析什么?
1 P5 m+ W) ~' n' X+ L6 ^ — 建立嚙合模型
8 w8 w& X0 L" C% d' }/ S: x. k# h: t ☆ 有了三維圖后建立齒輪嚙合模型 p6 m$ V0 s% X; _/ m: G. g/ Q
☆ 有了模型就知道各方向的受力,就可以建立支撐加以約束,有了這個約束就可以畫箱體,就知道箱子的厚度。
5 ], N' |, b2 U1 b- x0 L. [ ☆ 用解析式的聯(lián)立算接觸應力,求強度計算,再反推中心距、齒寬等等東西 V# b5 C4 s/ c- ^& U
☆ 我用有限元做齒輪計算,是有了具體的對象,初步計算都好了,確定可以用了,計算那個嚙合區(qū)域的最大應力用的,是個計算的輔助手段, p$ ]4 g# l, A& J5 j% y8 R, U& Q
☆ 再琢磨齒根曲線,有多種,與加工方式還有關,再琢磨齒面輪廓修正,琢磨一下,
" u. \6 b4 ?8 O$ e* l" P — 齒輪軸設計! P9 O% L9 B/ E3 k( Z* p; I. B
☆ 齒輪軸受力時產(chǎn)生撓度4 }# j: N' g: I2 O
☆ 撓度很關鍵:會改變嚙合點的位置,惡化嚙合,產(chǎn)生噪音,縮短壽命,帶來一系列你不希望見到的結局。
) C8 m/ j0 `5 p* y ☆ 解決措施:
; T" p) G( L2 @: D □ 考慮齒輪軸的設計
; ~( u- \$ l" M0 T. o$ T8 R) h/ K □ 選擇合適的軸承,用軸承的支撐剛性減小齒輪軸的撓曲變形,什么軸承好?需要計算。
, i9 r4 X0 |7 L7 } — 熱變形計算* ^+ ~6 C0 K" @2 x4 j! l3 c
☆ 多大的負荷,溫度可以升高到多少度?0 ]9 K/ S9 A K3 a) Z: f3 ]
☆ 溫度會穩(wěn)定在多少度,這個軸會熱漲多少?
6 v8 j1 s! |; i1 w7 A ☆ 熱漲對嚙合有什么影響?; h: ?$ q S5 i
— 箱體計算8 E3 t' C+ e$ W8 _6 A
☆ 畫箱體,對角扭轉就大概知道箱子的厚度。2 l) F2 o! v1 m; k$ J; |* j: E% n
☆ 考慮各種其它的空間變形,因為箱體剛度不夠的話,再好的齒輪設計都白搭,根本就沒有壽命可言* D/ c% F: ^+ J9 \! c. U- F$ V: S
☆ 鬼子的箱體都非常厚實,為什么?你計算了就知道,任何的偷工減料最后一定是害自己的,
9 I2 B1 M+ _& t- N3 I# `2 m — 總結:
, C. X/ Z4 b, S; i* x% O+ T ☆ 鬼子也用有限元進行箱體設計,但不是為了分析而分析,而是在有基礎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精細設計,懂設計和有限元的根本。
8 c; H& r' X" D ☆ 鬼子的齒輪箱好,有材料因素,有熱處理因素,最重要的是人家設計的就好,設計水平比你也高,有限元用的水平就比你高一大截,水平高是總體水平高,0 _* I+ D. _4 |. k2 X
☆ 鬼子設計東西,一般有針對性,還是我們說的基礎東西比我們扎實。設計一個東西要體會其內(nèi)在的真諦,沒有體會這個,就玩不好,玩的基本是表皮東西
0 I( n. U7 ?8 Z0 S/ ?" I; U# u" p — 優(yōu)化設計:優(yōu)化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要針對你玩什么,舉個例子, 玩齒輪可以優(yōu)化,比如講究效率,如何優(yōu)化齒面函數(shù),而組裝齒輪系統(tǒng),也可以談優(yōu)化,是講究裝配效率的,玩的是節(jié)拍,就與玩齒面完全兩個概念,6 Q% t- O+ W' u" F% r3 i
. F" M0 q; u! B0 i8 A( u2.2 傳動系統(tǒng)設計流程:7 e4 s4 u. l9 r6 r3 C$ L% K# N
☆ 閉式箱的設計是以齒面損壞為基礎的,而齒面的損壞與循環(huán)次數(shù)有關聯(lián),當循環(huán)次數(shù)非常少的時候,就談不上損壞。(開式齒輪不必計算接觸強度,直接計算彎曲就可以)4 ]' ~( z# ?8 `: M
☆ 電機的選擇是以力矩為基礎的,力矩夠了,就能轉,燒不燒是以發(fā)熱為依據(jù)的,而不是理論計算,, c, d0 t9 j/ b+ L9 v
☆ 我們的體系是在原蘇聯(lián)的體系上‘升一級,靠一級’過來的,而蘇聯(lián)的體系是在原德國與阿根廷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而米、英是另外一個體系,是講究人的設計基本功與設備的實際功效為基礎的上面玩設計," t. @, ~8 p* C
☆ 米國怎么玩一個機械傳動設計,因為基本功好,一切是從基礎開始的,做一個傳動鏈,把尺寸都擺出來,哪里是哪個設備,電機一小時啟動多少次?運 轉力矩是多大?這些都是精確數(shù)字,再電話給電機廠,要這么個電機,電機廠的數(shù)據(jù)是實驗出來的,給你用,保證不燒,這樣就比你蒙頭選的要小幾分之一。電機小 了,減速機也小了,而當運轉次數(shù)少時候,按彎曲計算齒輪,齒輪箱也相應小了,當箱體強度不夠的時候,只加強箱體,而齒輪箱整體小了,其傳動系統(tǒng)就是比你小 不少,也一樣用多年。鬼子有時的東西又做的比我們大而且結實,為什么,就是考慮極端工況,比如化工,比如石油,比如工程機械,而鬼子設計橋梁這些東西比我們結實幾十倍。/ l' A& R) B X3 Y( Y
☆ 我們差在哪里了? 國人的教育一直比鬼子差,基本功也比鬼子差的多,對機械理解深度也比較淺,以前是因為閉關鎖國沒有辦法,我許多前輩基礎都非常好,但都是學的蘇聯(lián)的理論,這個沒有辦法了,而新一代主要是不念書,沒有基礎概念,
5 V& i1 f! h, V- t- R% G/ @* G w$ o ☆ 現(xiàn)在的產(chǎn)品問題在哪里? 本該做的輕巧的東西,因為基礎理論的薄弱,不會,而做的很笨重,而那些投機取巧的家伙,把山寨的東西做的很輕,但沒有使用 價值,而本該做的非常結實的東西,比如破冰船,受設計水平與材料的限制,也不會做結實了,這樣,我國的產(chǎn)品處于兩頭不靠的境地,
! [8 _( a/ c. l) c% A ☆ 怎么玩好了?不是看哪本手冊的問題,是對于機械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實質(zhì)東西,對設計,材料的實質(zhì)非常了解,阿拉設計冷床,20年前出口的東西,可以做的 非常輕,也一樣在東南亞用20年,而國內(nèi)要求高產(chǎn)量、高節(jié)奏的大型東西也可以做的很結實,也用多年,實質(zhì),就是你懂了機械,懂了那個東西到底哪里弱?哪里 是要減輕重量的,哪里要加強,這些也基本是經(jīng)驗,手冊是不會有的,
% \! Y, ]4 ?7 g6 g5 T) J! w ☆ 你怎么玩好了?還是阿拉說的,基礎,無論對什么,懂其基礎,就全懂,阿拉發(fā)現(xiàn),玩齒輪的,沒有幾個懂漸開線方程,阿拉特奇怪,
* N- X! T" C; K7 l- g* o" q2 n3 a1 I/ x9 V) V
2.3 如何做齒輪或減速箱設計的?
% j. E8 d [% X s- }4 [. q/ Y ☆ 90年代之前,都是手工計算,計算機計算是近15年之內(nèi)的事情了,不僅計算齒輪,還計算箱體,計算書寫一大本,比如大型飛剪那個齒輪箱,齒輪箱計算有差不 多100頁,那時米國公司也是手工計算,全套設計好了,給有限元室去分析,4 i/ q$ W2 {' W. n( {* |
☆ 計算機發(fā)展以后,有幾年還不錯,現(xiàn)在是有計算機對許多人也沒有啥價值,因為如何輸入數(shù)據(jù),就是一個大問題,許多家伙的電腦里面各種軟件是齊全的,但對齒輪箱設計也一樣一無所知,不知道如何下手4 V) a8 N* n5 r
☆ 手算熟練的,根本就不必你自己操作計算機,我現(xiàn)在計算大機架的危險點,計算齒輪箱的變形,許多都不自己實際操作了,因為已經(jīng)先知道哪里危險了,人家計算的結果正確與否是可以準確判斷的,而計算操作者是不懂的6 R1 \0 }! z4 v& p- Q8 b; r
— 對與減速機,需要學會完全三維模擬,熱變形計算分析,每個部位的變形量要能夠計算出來,包括熱狀態(tài) 下的齒面嚙合,熱變形下嚙合點的偏移,還要軸承壓扁對于嚙合的影響,所有這些,阿拉都可以計算出來,可以給大型的機構專門玩這個,并且說的明白。玩齒輪箱,一定要玩到最基礎層面,否則,半吊子,什么都不是,既不能玩大的,也不能玩小的,因為不懂,5 i5 I* s0 E% p/ d" d+ v
" Y2 w8 |7 n3 ]2.4 大齒輪流程:% ]% R W1 w8 l1 Y- }4 d/ l
— 設計要求:一種大型的回轉支撐的圈體,滾動滑道用于安轉滾動體,齒圈用于驅(qū)動,這個東西,要自己選擇鋼坯,多鐓多拔,沖孔,擴孔,制造環(huán)件毛坯,退火,上大型滾環(huán)機
% x# b a+ ~6 _1 | — 滾出符合要求的毛坯以后,初步熱處理,沒有這么大的爐子,還要自己砌筑爐子,加測量點,控制溫度,基礎熱處理好了,就是加工,做內(nèi)滑道,加工外齒,大齒圈你說用什么加工?許多家伙不懂這個,4 f a7 e5 @* T0 R+ L4 a; X9 {
— 關于計算,因為這個東西總體循環(huán)次數(shù)少,計算兩個東西,一個是強度,一個是早期疲勞,早期疲勞沒問題,結構不會損壞,就可以了,不需要高次循環(huán),因為整體壽命區(qū)間,總循環(huán)次數(shù)不多,
8 ^1 ~: t2 i$ R — 很大的這類東西,說不上有多高技術,就是環(huán)節(jié)控制完善,從鋼坯開始,嚴格控制,流程熟悉,哪里都不忽視,比如齒圈部分,滑道部分的探傷,這些很重要,有人忽視這些,加工完了,發(fā)現(xiàn)缺陷,報廢了。6 @. H9 e) D' I9 F+ r
— 熱處理必須嚴格。材料成分,金相,探傷,熱處理,一個都不能忽視,否則是找死。8 u% x; B. I2 H5 H
— 國人特別愛忽視熱處理,這是致命的事情,洋人對熱處理非常嚴格,溫度差一點都不運行,我就是堅持這些,一個是材料必須合格,嚴格熱處理,嚴格探傷,準確計算使用壽命,有這些,誰都不是你對手,因為他們瞎湊合 i/ I0 f2 S: v' A* e
— Zerowing:9 W- ]- c% Q6 S: U4 t( ~; I/ X
☆ 從使用齒圈判斷,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直徑過大,通過分體以方便加工。第二種就是材料不同,用這種辦法降低生產(chǎn)成本。
- Z. J; a. h1 x) c2 T4 j C ☆ 從外齒內(nèi)滑道結構分析,這個齒圈應該是屬于飛輪性質(zhì)。
% A: e- X! w) m/ L. S, W3 n ☆ 確認基本信息。承載條件(扭矩、轉速、是否存在沖擊等)、配合齒類型及齒形參數(shù)、減速比、潤滑條件。5 D& D4 m X* Z8 V
☆ 基本齒輪計算和變位計算(包括選材)
; N5 T* z1 ?8 ^: R% ?& P% v ☆ 根據(jù)具體齒圈尺寸,計算在工作轉速下的抗扭強度問題,確定內(nèi)圈尺寸。* m% M* O) {6 U$ Z' B) X% C( }
☆ 內(nèi)滑道設計(這個真心沒玩過,推推看)。根據(jù)承載計算平均接觸力,根據(jù)平均接觸力計算滾珠的擠壓強度,選擇適當?shù)牟牧嫌嬎阈枨笾睆较孪蕖8鶕?jù)轉速和螺 旋傳動規(guī)律,計算滑道螺距。螺旋方向應根據(jù)斜齒受力方向和轉動方向確定,盡量減少滑道部分在軸向上的承載。根據(jù)螺距確認滾珠直徑上限。確定需求硬度。設計 滑道供油回路。
7 J! ]; P3 d; w P ? ☆ 確定配合公差,計算靜平衡、動平衡,通過配重,調(diào)節(jié)平衡。
- W- d; z6 y' x5 W3 c9 ~ ☆ 壽命計算。壽命=設計循環(huán)/循環(huán)速度。這個跟軸承計算類似。2 m0 C! ]# d; f# u- r
□ 計算輪齒疲勞,確定輪齒壽命。! _0 Z- f C6 ?
□ 計算滑道在存在滾珠滑動條件下的接觸疲勞,確定滑道壽命。* i) ~% `" D- h# O5 m9 {) F" Z
□ 取二者小值,并適當降低大值,以期待同等壽命。
% L0 J" i+ W$ i# r; I3 V% c: ?/ |' @& P
三、設計細節(jié):
. t9 l) \7 [! S8 {+ N" n3.1 齒根強度分析7 O+ \: L5 \6 q6 m9 f
— 花鍵與齒輪的這個問題都存在,母槽根部的倒圓角和端面連接的部分應力集中很高。齒輪可以通過強化齒根來解決,米國有設計是在齒輪根部作一個大的內(nèi)角,切掉一些捏合,損失重合度來解決的,這個就是看你怎么取舍?計算壽命夠了,基本沒有問題,
6 J: q; f) F' ?2 w: _2 J* X — 有些齒輪在加工的時候,不會把齒形做成標準的漸開線,而是經(jīng)過計算,使得齒輪在嚙合的過程中,齒形成為漸開線。! Q( g8 i0 t- O: R' [% `
— 在齒輪裝配的時候,會將中心距做的稍微小一點,讓兩個齒輪在運轉初期,就將各自表面磨去一部分,然后再進入工況。
$ w8 v) T2 O" M; Q7 ~. i y — 高速齒輪,高精度齒輪,都是經(jīng)過‘齒形修正’的,而這些修正,有各自的目的,有些是為了提高承載力,有些是為了降低噪音,主要看干嗎用?再針對其目的,進行修正,修正有一部分是理論計算,有一部分是經(jīng)驗系數(shù)
- Z9 w7 b( q( g2 X# M
; [9 ^+ u/ r/ v% k- `3.2 齒面強度分析1 O0 R, M% D$ g# [# f+ C: k, |2 q
— 齒面超寬以后,對于箱體形位公差,軸承精度,齒輪自身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假如精度不夠的話,齒面的不均衡載荷就比較嚴重了,特別是某一側的受力會變得非常惡劣,甚至破壞,而破壞是延展性的,這就是根本,- \. U# s& U9 M: {
+ L D* p8 v& _3.3 GE修形 - 微根切技術' t# Q# h8 u( Q* K
— What? 基本情況; Z' ^- d& E/ j9 N
☆ GE 的齒輪系統(tǒng),起碼俺覺得是舉世無雙,把齒輪玩透了,所謂‘玩弄于股掌之間’,可以比西門子組織研制的齒輪壽命強幾倍,無論是數(shù)學修正,還是材料運用,爐火純青,普拉特也很類似,也很牛,彼此彼此吧,
% a" C+ P- ^- I+ O0 g ☆ 玩各種齒輪,對GE佩服的不行,GE的某些齒輪連西門子都無法攻關,壽命有很大的差距,這就是所謂的底蘊,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底蘊,它才存在了100年。Ge的齒輪系統(tǒng)非常難玩,是一套獨立發(fā)展起來的設計與修正系統(tǒng),要深刻理解,另外,其材料系統(tǒng)也不同,必須非常熟悉,有強人才能玩,但利潤非常大,GE的齒輪系統(tǒng),國內(nèi)用,例如大,壽命可以到國內(nèi)7-8倍,
0 T5 u* b4 n* ^" A# _& i ☆ 大型礦車,行星輪系是浮動傳動的,就是太陽輪是不定軸的,傳動的時候,靠齒面自導衛(wèi),所謂的‘GE修正’,他不告訴你關鍵的修正數(shù)據(jù),你拆開了仿制,壽命就幾個小時,而他可以用三年,最終,你的命脈被捏住了,5 b4 c% z9 _; x) N- t
☆ GE設計齒輪,齒根部分,就是設計成‘微根切’,采用變位控制,就是怕磨齒面的時候把齒根給磨了8 D/ R! i/ V+ P# P. J' o1 L
— Why? 設計目的
# z6 r R; f4 m! }& n# s ☆ 齒輪磨削能降低表面粗糙度,對齒面的接觸疲勞有好處。
1 X) g2 _& D5 l- S% C7 j ☆ 但由于齒輪根部受彎曲、剪切載荷,磨削可能成為表面裂紋來源,殘余應力分布也不利于提高齒根壽命。, ~3 J4 `* s+ y
☆ 因此,采用了齒輪‘微根切’避免根部磨削。
7 s6 G9 q+ l8 `6 J4 r9 k0 @& J; R+ t — How? 工藝手段
+ H( N/ O8 H" S7 [ ☆ 重載荷,高循環(huán)次數(shù),高壽命的齒輪,必須是合金鋼材料,齒面硬化,6級并且磨齒,磨齒過程中,會形成‘臺階’,這個臺階對彎曲疲勞壽命影響非常大,GE公司設計齒面修型時,特意設計一個‘根切’是砂輪磨齒面無臺階。業(yè)內(nèi)稱‘GE修正’,所謂說微根切是一個簡單說法,其保護微根切,跟切以后再修正齒底圓弧曲線,是綜合考慮嚙合線,壽命的一個妥協(xié)結果,0 _4 k3 a8 r6 }; u& O, D
— 如何學習?1 Z2 w) z& }4 f
☆ 齒形修正,要學習理論基礎,靠摸索是不行的,建議你先學習齒輪的理論部分,學好了,就知道噪音產(chǎn)生在哪里了,再學修正,就有的放矢了,噪音很復雜,有齒坯帶來的,有齒形問題,有軸承問題,這些都必須學習,
. G* D! o9 E q* {( u# y ☆ 輪邊減速機齒輪修正,沒有書專門介紹,沒見到過,輪邊修正有好幾種,GE與西門子的計算方式完全不同,材料也不同,
, g$ B# `5 f& e& h s2 w
# n: D2 B9 p# d1 p0 b/ p% y) e, [3.4 螺旋傘齒輪的設計:' l& \% [8 g3 F, F3 I/ h
— 螺旋傘齒輪,支撐應該是靠齒輪方向是為滾柱軸承,內(nèi)圈無擋邊,外圈為卡簧定位,因為沒有軸向力。而遠齒輪端,也就是軸端,為八字對頂布置的圓錐輥子軸承,外圈定位為肩與壓蓋,這樣才可以確保定位可靠。內(nèi)圈為距離套與螺母,螺母還要加可靠的鎖緊。壓蓋上有密封槽,應該是外硬內(nèi)軟的兩個密封,; L* M# M) R U3 s
— 為什么應該是這個樣子?首先,螺傘傳動精度比較高,定位距離必須非常準確,其次,還要考慮熱漲,與聯(lián)軸器的連接,假如你軸向竄動過大,會把液力耦合器的動輪打壞的,他這個結構是沒法解決熱漲的,冷機與熱機本身的間隙就不同,沒法處理,需要同時考慮受力和熱漲。
# v, v% m, n3 N! p* S — 象設計這個減速機,要考慮的問題非常多,有時有故障都不知道哪里的故障,我設計過高速的,大型的,實話說,玩減速機,阿拉都不敢說全懂,說拿來就會玩,都且捉摸呢,有時方案就搞好多天,一個大減速機,阿拉都是安排先做方案,再討論,設計院都不可能玩的過阿拉,
0 p. y) y* a' u7 ]! x — 螺旋傘齒輪,要非常準確控制徑向嚙合。布置問題是這樣的,軸漲的同時,箱體也漲,綜合考慮,首先要準確控制徑向尺寸,而圓柱輥子軸承的這個性能好,布置在這里可以減小圓錐輥子軸承的載荷,提高軸系整體壽命,
" z9 n) K! |' n5 g! @9 g3 L4 E; Z — 設計這個典型東西,應該是把齒輪先玩出來,頭腦里有齒輪的,相當于擺在桌子上了,根據(jù)齒輪的受力來布置支撐,布置好了進行計算,這樣就不會有問題,現(xiàn)在都是蒙著腦袋胡亂抄一個東西,自己都不理解為什么。
' J( O. \) R0 ` — 軸承的布置有不同的類型,這個說法非常多,各公司有不同的依據(jù),比如弗蘭德與諾德可能不同,但都是可以說通的,現(xiàn)在有限元發(fā)達,可以做充分的模擬,一切都可以說明,
! {% c5 B( B" I: c — 先把計算與齒形修正部分玩一下吧,玩到可以設計5級螺傘,前途就大大的了。以前有正常齒輪基礎,起碼要玩一個月,才可以熟練,沒有齒輪基礎的,先學齒輪,上來就玩螺傘,玩不了,會死人的,哈哈0 s/ M1 a& A4 ~7 ]
+ p% u7 G' ~& a
# Z, ~; {8 R0 M B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