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兩艘帆船2500海里(約合4630千米)的地方有一座阿拉米達海軍航空站的舊飛機棚,大膽的機械工程師RichardJenkins正在這里通過監視器跟蹤兩艘自動帆船的行動。這間飛機棚現在是小科技公司Saildrone的指揮中心。" q; z7 j2 f$ _; M* `% g3 u! |
在硅谷,至少有20家公司試圖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美夢。與之相比,無人駕駛帆船早已投入使用了。 " K' k/ R+ c, B; F
獲取魚類數據的同時,Saildrone的無人船也在監測這種以魚為食的海豹的行跡,它們身上被科學家裝了感應器。 6 }1 p8 p7 U9 F, J; P
“我們可以告訴你這些海豹都吃了多大的魚以及它們往哪里游。”Saildrone公司的創始人之一、董事長Jenkins說。 1 G7 K, O/ n3 V+ k- E
去年夏天,公司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科學家們合作,使用無人船在北極冰川蓋收集具體的氣溫、鹽度和生態系統數據。這些數據若是使用人為收集的方法則很難獲取。
2 N: S6 [2 D! G8 c3 fSaildrone公司的自動三體帆船看上去像縮小版的美國杯帆船,擁有堅硬的碳纖維船身,體積小。
" H3 {7 u `! `這艘船的船帆起到飛機機翼的作用,當風掠過它時,船可以得到推動力。帆船通過一只位于船頭的稱錘保證穩定,通過船尾的槳來調整方向。船底有一只舵用于輔助調整方向,還有一塊龍骨能讓船傾覆的時候快速恢復原位。
: b3 k2 b* Z! q" S! o) T3 X9 c這艘船最與眾不同的地方還是無人操縱。它們受指揮中心通訊衛星的控制,完成收集地理數據、監測魚類活動和收集環境信息的任務。 ( j& ?% L3 q. ~( s7 E4 C
有一天它們或許將被用于提供天氣預報、協助油氣產業作業,甚至幫助打擊非法捕撈。
9 L5 s' x8 Q; Y5 rJenkins對無人帆船的未來十分看好,他相信幫助人類解決全球變暖之謎的是數據。他覺得自己23英寸的無人船的船隊能夠帶上成千上萬的傳感器,在全世界的海洋穿梭,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3 m& K" F( ?* z3 d5 Y3 X b7 \無人船收集到的數據可能足夠讓科學家們發現全球變暖在多大程度上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以及這種威脅會在幾十年內發生還是要再等上幾個世紀。 " T$ h {: E, ?) y" D' ~9 w1 `* K: o
當然,如果有人愿意為這些小船的開動付錢的話。無人船不用于出售,科學家、漁業商人和天氣預報中心可以以每天2500美元的價格租用這些小船用于數據收集。 " g; C/ y: |" J) c
Saildrone從前谷歌執行主席EricSchmidt和他的夫人WendySchmidt那里獲得了250萬美元的首筆投資,最近也從三家有社會關懷的風投公司那里獲得1萬美元。這三家公司分別是SocialCapital、Lux和Capricorn。
0 v# o5 \4 g% A# X; U“我對Saildrone抱有興趣是十分現實的,”臉書前總監、SocialCapital的創始人ChamathPalihapitiya說,“讓我們不要再爭議全球變暖究竟在哪里發生了,讓我們親手測量。如果你得到了具體的、有效的數據,我們就可以快速進入下一步治理,看看哪些地方需要做出改變。” I1 O6 Z& `; r) l
每搜無人船上都裝有大量的傳感器,將大量數據發回控制中心。
. Q$ K, ` x4 c B“監測地球的體溫和脈搏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39歲、頭發亂糟糟、曾經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訓練過的機械工程師Jenkins說。
: Y* w% X' P2 n他已經發現了很多在收集精細的海面數據上無計可施,希望購買服務的科學家和工程師。 ! `8 y3 m8 D1 L: n4 W
“人家有一艘很棒的船但是沒有傳感器,我們有傳感器但沒有船。”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太平洋海洋環境實驗室的工程主管ChristianMeinig說。他所在的實驗室已經開始借用這些船推進他們在太平洋進行的厄爾尼諾暖洋流研究。 ; s) Y- `8 T* d- K$ v5 E) ^
無人船的設計是Jenkins在1999年試圖打破世界陸地航行速度記錄時開始的,他在2009年獲得了成功,設計出的“綠鳥(Greenbird)”旱地船在南加利福尼亞州的一片旱湖上達到每小時126.2英里的速度。 ; _. I; k8 b8 z% K* a5 l& P
為了在如此高速下保持穩定,Jenkins用豎直的碳纖維船帆替代了傳統船帆,并加上獨特的穩定尾翼作為輔助。尾翼可以自動調整船帆,調整速度比一個水手拉繩收帆的速度要快很多。
m1 S0 z4 N* w0 V) ^他調整了對船帆的設計,讓船能在世界的任何一處海洋上自動航行,但速度比之前打破記錄的帆船要慢。去年在一次試航中,Saildrone的一艘船完成了從阿拉米達到赤道的42天航行,沿途收集了海量的海面數據。一艘帶人的科考船可能比無人船航行的速度快,但它每天會消耗80000美元。 # F. j5 l n8 K' R2 p. F! Y1 V; h$ X
研究人員要能夠在自動船航行的過程中對之進行調整,不能像使用海洋浮標那樣扔下去就不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