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機床程序編制(又稱數控編程)是指編程者(程序員或數控機床操作者)根據零件圖樣和工藝文件的要求,編制出可在數控機床上運行以完成規定加工任務的一系列指令的過程。具體來說,數控編程是由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開始到程序檢驗合格為止的全部過程。
: P, j* g& X" I2 A) U
4 H& U4 d0 X2 K, {% m" g4 ^2 H) O 1.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
3 g- X; m! R7 q9 G U- I( P 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計劃,以及確認與生產組織有關的問題,此步驟的內容包括:2 d# ^( l; u" q$ A! y
1)確定該零件應安排在哪類或哪臺機床上進行加工。9 p N7 W0 q# Y& T* i
2)采用何種裝夾具或何種裝卡位方法。
% L3 p/ _% {( e+ v6 Z- ` 3)確定采用何種刀具或采用多少把刀進行加工。: s7 k4 S7 ^7 U, }9 p8 h6 L! x" x1 Y
4)確定加工路線,即選擇對刀點、程序起點(又稱加工起點,加工起點常與對刀點重合)、走刀路線、程序終點(程序終點常與程序起點重合)。
5 T. y9 \$ o0 r3 [, J/ l 5)確定切削深度和寬度、進給速度、主軸轉速等切削參數。! N, J; X; n# {& S4 H
6)確定加工過程中是否需要提供冷卻液、是否需要換刀、何時換刀等。
8 ]" D+ `3 V( g! m0 P- N 2.數值計算
% [( N5 o( |3 ^) d: M 根據零件圖樣幾何尺寸,計算零件輪廓數據,或根據零件圖樣和走刀路線,計算刀具中心(或刀尖)運行軌跡數據。數值計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編程所需要的所有相關位置坐標數據。
0 @2 [3 r8 d# }2 z9 {( O 3.編寫加工程序單 1 ^8 I: ~1 K# w$ j1 I% G( m/ T
在完成上述兩個步驟之后,即可根據已確定的加工方案(或計劃)及數值計算獲得的數據,按照數控系統要求的程序格式和代碼格式編寫加工程序等。編程者除應了解所用數控機床及系統的功能、熟悉程序指令外,還應具備與機械加工有關的工藝知識,才能編制出正確、實用的加工程序。
: Z @# p! r7 J0 K/ k$ L9 ? 4.制作控制介質,輸入程序信息
+ s# @, `% f b: Y. E& G* y( c 程序單完成后,編程者或機床操作者可以通過CNC機床的操作面板,在EDIT方式下直接將程序信息鍵入CNC系統程序存儲器中;也可以根據CNC系統輸入、輸出裝置的不同,先將程序單的程序制作成或轉移至某種控制介質上??刂平橘|大多采用穿孔帶,也可以是磁帶、磁盤等信息載體,利用穿孔帶閱讀機或磁帶機、磁盤驅動器等輸入(輸出)裝置,可將控制介質上的程序信息輸入到CNC系統程序存儲器中。 ; D* L* n4 u' w F% h1 e& U
5.程序檢驗 * y5 I5 C3 }( L. w4 O$ F2 J
編制好的程序,在正式用于生產加工前,必須進行程序運行檢查。在某些情況下,還需做零件試加工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程序進行修改和調整,檢查修改再檢查再修改……這往往要經過多次反復,直到獲得完全滿足加工要求的程序為止。- m2 d' Y/ p' Z% h9 r% C% o
上述編程步驟中的各項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這樣的編程方式稱為“手式編程”。在各機械制造行業中,均有大量僅由直線、圓弧等幾何元素構成的形狀并不復雜的零件需要加工。這些零件的數值計算較為簡單,程序段數不多,程序檢驗也容易實現,因而可采用手工編程方式完成編程工作。由于手工編程不需要特別配置專門的編程設備,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均可掌握和運用,因此在國內外,手工編程仍然是一種運用十分普遍的編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