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的幾種冶煉方法介紹: L8 h+ i4 M4 ~, i1 ]# _9 z
不銹鋼是鉻含量為10%~30%的合金鋼,鉻是主要的耐蝕成分。不銹鋼具有漂亮的外觀,閃閃發光,經久耐用。通過改變鉻的含量,并添加其他合金元素,諸如鎳、鉬、錳、銅、鈦、鈮等等,即可形成奧氏體、鐵素體、馬氏體、雙相和沉淀硬化不銹鋼,并具有不同的顯微組織、物理、化學和力學性能,以適應特殊的應用要求。$ ^* B8 F6 O5 ~3 l, B4 o
上世紀50年代,采用電爐“一步法”生產不銹鋼,包括冶煉、脫氧、合金化、吹氧脫碳等。這種方法的生產率不高。此后,又采用了BOF、電爐冶煉、鋼包處理。
9 R0 w1 P6 _9 S* m0 a' i 上世紀60年代,通過提高溫度和降低一氧化碳分壓來提高鉻的收得率,從而開發了精煉工藝,諸如AOD(氬氧脫碳),采用電爐冶煉,提高了不銹鋼生產的經濟性。" m q+ u1 E; w, R
當今,68.7%的不銹鋼是采用AOD轉爐生產的,19.5%是通過BOF轉爐-VOD(真空吹氧脫碳)、6.8%是通過VOD、5%是采用轉爐生產的,即所謂“二步法”和“三步法”。
6 [, U- H& z" h! s: |& p0 m 1.AOD精煉法0 ^/ C6 o# L q3 d& ]* S! }/ }; l
AOD是一種轉爐,通過轉爐側面的風口噴吹氧氣、氮氣、氬氣、空氣和二氧化碳氣,并從爐頂氧槍噴吹氧氣、氬氣和氮氣。這種方法可以利用大量的廢鋼和高碳鉻鐵。初始碳含量為3%,冶煉后可降至0.015%。經電爐冶煉的鋼水通過鋼包送入AOD爐,向熔池噴吹氧氣和氬氣,降低碳含量,增加鉻的氧化。為了確??焖倜撎?,降低鉻損,節省氬氣,吹煉初期應采用低的氬氧比。隨著碳含量的降低,提高氬氧比。添加氧化物(如硅鐵)、熔劑(如石灰和螢石),通過加強吹氬攪拌,將氧化鉻轉化為金屬,以生產低硫不銹鋼。如生產AISI304,典型的消耗量是:氬氣約12Nm3/t鋼,氮氣約10Nm3/t鋼,氧氣約>6Nm3/t鋼,石灰約5kg/t鋼,晶石約3kg/t鋼,鋁約2kg/t鋼,還原用硅約8kg/t鋼,脫碳金屬料約135kg/t,從裝料到出鋼的時間通常為60min左右。采用AOD法,鉻的收得率約為96%,錳為88%,總的金屬收得率為95%。; M6 S1 U% ~/ u5 r. O
2.KAWASAKI-BOP和KAWASAKI-OBM-S法- z8 |: x+ C' f+ l3 i
KAWASAKI-BOP轉爐類似于從爐頂氧槍吹氧的BOF氧氣轉爐,有7個可以吹氧的底部風口,用丙烷氣冷卻風口(氣體裂化)。通過轉爐的風口還可噴吹石灰粉。
# u6 B) l& Y! @/ o: k Kawasaki-OBM-S轉爐是由奧鋼聯開發的,是BOP法的發展,風口安裝于轉爐的側面或底部,還裝有頂部氧槍。頂部氣體采用氧氣、氮氣和氬氣,通過底部風口噴吹氧氣、氮氣、氬氣和烴類氣體。天然氣和丙烷用于風口保護和提高耐火材料的壽命。用這種轉爐精煉AISI304,典型消耗量是:氧氣29Nm3/t鋼,氮氣約為13Nm3/t鋼,氬氣約為16.5Nm3/t鋼,用于還原的硅約為11kg/t鋼,石灰約為50kg/t鋼,白云石20kg/t鋼,螢石約為8kg/t鋼。! g' F" m) U! {: L; g
3.CREUSOTLOIREUD?DEHOLM(CLU)法/ Q& c- O* y3 [/ r8 E/ W* m
這種轉爐法采用蒸汽作為稀釋氣體,而不是通常所用的氬氣。此工藝是由瑞典的Udde?holm和法國的CreusotLoire共同開發的。這種轉爐從底部吹氧氣、蒸汽、氮氣和氬氣,同時,從爐頂吹氧氣、氮氣和氬氣。脫碳時,開始吹氧氣-蒸汽混合氣體。由于蒸汽和熔融金屬的吸熱反應而且鉻損較AOD法大得多,因此,該工藝的效率較低。采用這種轉爐,耗氬量降低,但耗硅量卻很高,而且鋼中氫含量增加。目前的趨勢是用更多的氬氣來取代蒸汽,以提高這種轉爐的效率。) Q8 ]9 p+ l% z
用這種轉爐生產AISI304,耗氧量約為2Nm3/t鋼,氮氣約為13.5Nm3/t鋼,蒸氣為10.4Nm3/t鋼,氬氣為7Nm3/t鋼,還原用硅約為15.5kg/t鋼,氫含量為5.9×10-6。
% l3 w2 Q, B+ i# p' A2 q* |3 S- M 4.金屬精煉法(MRP)$ V3 k0 G: r1 ^9 i* ?+ j. j) {
這種轉爐是由曼內斯曼•德馬克開發的,該工藝包括含鉻、鎳熔融金屬的裝料,采用氧和惰性氣體脫碳。通過轉爐底部的風口交替地吹氣,氧氣未經惰性氣體稀釋,只是吹氧后再吹惰性氣體,降低一氧化碳分壓,加快脫碳率,提高鉻的收得率,降低耗硅量和渣中的氧化鉻。MRP-L轉爐是一種改進型,氧氣從爐頂吹入,惰性氣體從轉爐底部的多孔塞吹入并可取代底部風口。該工藝可采用比AOD法更高的噴吹率,而且風口侵蝕最少。在轉爐中的熔融金屬的中間碳達到一定水平后,轉入脫碳。. S) m) G( v3 v
5.克虜伯復合吹煉法(KCB-S)
, w, }7 j0 y5 R6 y 該工藝由克虜伯開發,是BOF轉爐的改進型,通過氧槍和轉爐側壁的風口進行復合吹煉,同時,導入工藝氣體以提高脫碳率。與AOD法相比,冶煉305鋼的冶煉時間縮短。吹煉開始時,同時從爐頂氧槍和側壁風口吹純氧,吹氧達到一定溫度后,加入鐵合金和廢鋼。碳含量達到臨界值后降低工藝氣體的氧含量,加入惰性氣體,如氮氣或氬氣,比例為4∶1,2∶1,1∶1,1∶2和1∶4,逐漸降低碳含量。碳含量達到0.15%時,中斷氧槍,只從風口導入工藝氣體。達到目標碳含量時,加硅以降低渣中的氧化鉻,加石灰和熔劑,降低溶解氧含量,優化脫硫。9 m# Q: N) L& m& C$ O
6.氬氣二次精煉法(ASM)
3 h( y6 n, d6 I* ^) ]; p 該工藝由德國MANGHH開發,風口位于轉爐的底部,吹氧氣、氮氣和氬氣。這種轉爐是在配有爐頂氧槍的ASM-L轉爐的基礎上稍加改進而成。
* B Z4 ]. C" _6 L 7.住友頂底復吹法(STB)
6 ?( J5 g& P* |5 U 該工藝是被住友金屬工業公司概念化的工藝。該工藝克服了單從頂部或單從底部吹氣的困難,將二者結合起來,有助于降低風口的侵蝕,通過爐頂氧槍加大富氧氣體的吹量,提高了脫碳率,縮短了脫碳時間。6 o& l- M/ `( D8 g% L0 J
8.頂底復吹氬法(TMBI)
" q4 C" Y$ F2 f) _8 @% x+ X 該工藝為AlleghenyLedlum公司所采用,類似于BOF轉爐,底部裝有風口,吹入惰性氣體,為氬氣或氮氣。吹煉初始,先從爐頂吹入混合氣體,作為中間轉爐,加鉻以后再轉入另一座轉爐。該工藝主要用于生產鐵素體不銹鋼。% e q; @9 ^# x
9.RUHRSTAHL-HEREUSOB法
- B. P/ j' ~" a4 ^ 該工藝由新日本鋼鐵公司開發,高爐鐵水直接送入BOF爐,進行鉻合金化和吹煉,在不銹鋼二次精煉爐RH-OB中進行最終脫碳,直至碳含量降至0.5%~0.6%。5 d y/ Z1 G; B1 ^
10.AOD/VCR法
2 a: |& G* V; E- P0 n' F 大同鋼公司和新日本鋼鐵公司進行試驗,應用轉爐上方真空的概念,縮短脫碳時間,減少鉻的氧化,并將氬氣消耗量降至最低。在AOD爐中將碳含量降至0.085%~0.10%,取樣、用真空蓋定位,進行脫碳,加硅,還原氧化鉻。該工藝降低了氬氣和硅的消耗量,在送進AOD爐前,在鋼包內先行脫硫。該工藝的問題是耐火材料消耗量較高,不能熔煉廢鋼,維護成本較高。
9 l; U& O Z3 P7 {, g7 H 11.真空吹氧脫碳法(VOD)% S# R( x) Y$ e
該工藝是生產不銹鋼最合適的真空法之一,被認為是生產低碳、低氮、低氬不銹鋼的最有效方法。鋼包中的鋼水經過處理,碳含量降至1%左右。該工藝從真空度為100~250torr(1torr=133.322Pa)的爐頂氧槍吹氧,硅首先被氧化,接著是碳被氧化。在熔池達到一定溫度和硅含量時,一氧化碳開始生成,脫碳開始。監測CO∶CO2值,熔池碳含量達到0.08%時,該比值快速升高。此后,脫碳率下降,與氧氣流速無關。停止吹氧,轉爐壓力降低,吹氬攪拌,以加強溶解氧和殘余碳的反應。加鋁、還原硅,同時,加石灰和螢石以更有效地脫硫。
- J7 Q. A* Z( t8 H Z, w% j& j. [% p0 Y 12.精煉法的選擇
' j+ n+ t* |& y; ~4 A+ C2 D2 R 精煉法的選擇取決于投資費用、運行成本、原料、物流、下游設備的利用以及所生產不銹鋼的種類。在此基礎上,精煉法可分為二步法或三步法。廢鋼成本高,則利用高碳鉻鐵,提高脫碳率;碳鋼廢鋼用作冷卻劑。鐵合金或不銹鋼廢鋼太貴的地方可代之以鉻礦石。氬氣成本高,可采用真空法,并安裝鋼包爐。. B# E9 P/ m# I5 G6 i
, W- a' a- R$ ~+ R \, g4 N# X- \4 r1 I8 c& W$ z
- n6 |. s4 {& o. T+ j: a' y0 z/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