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freebooter_13 于 2018-10-13 14:10 編輯 # D# {. v; Z% q# i5 M2 H* z* J
7 `, l( Y( g: Q/ o- y9 r. |- Q4 I
這是我前段時間遇到的問題,已經解決了,是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引起的。個人覺得是個不錯的案例,發上來大家一起學習討論。
( M+ l- t) z9 b) a/ r4 {: F6 Y( A+ O問題如下:注塑機在熔膠時出現螺桿后退非常慢。
* b7 L8 C) z- @3 I& J/ G1 K* a: m/ B2 `) c2 U9 V/ V
事情如下
/ L3 s Y) y' z. R! C9 p' I( R這個是公司新設計的一臺機器,在調試的過程中發現熔膠時螺桿后退很慢,即熔膠率很低,100mm的螺桿熔膠率只有30多克每秒,轉速80多轉每分種。這很不正常,怎么說也得有一兩百克每秒才對。我之前做過一段時間的螺桿設計,項目負責人懷疑螺桿的問題就找我幫忙一起排查。由于這個項目不是我的項目,我也沒有參與進去,所以前期他們做了什么,排查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他們跟我大概說了情況后我開始問他們一些我感興趣的問題。, g& f; d' T' E; J1 l
1、背壓多大?有沒有不用背壓去試& T$ O7 `- j0 D9 {1 N
回答:不用背壓試過,情況一樣。
) V0 e# p2 {! R- M6 c我想:背壓高了會導致熔膠率低,螺桿退得慢。但是他們試過無背壓,暫時排除背壓問題。9 B) M) I2 J' p( Z# v
2、熔膠壓力多少?()
/ |2 n6 Z# M: K6 j6 @% ]1 y回答:30多公斤。1 X, q' B+ @" {* u: z) j! N
我想:熔膠壓力直接反應螺桿的做功情況?,F在熔膠壓力這么低(一般都會有70-80公斤),可以初步判斷螺桿吃料有問題,螺桿打滑。
* I# B0 R' ^) n' R% Y' F4 j3 s! k3、熔膠轉速高低試過沒,熔膠壓力分別多少?
, S/ C: O8 s* Y回答:都試過,沒留意壓力。. c, ?4 \1 _9 x( G; G' f/ T
我想:想再確認螺桿是否打滑。7 Z; d# z0 @. o6 ^# R/ \# o# D
4、料筒溫度多少?有沒有溫升現象?
- Y9 G6 S* ?# _6 l9 `回答:溫度280-300度都試過,下料口溫度高低都試過,但是沒什么效果。溫升沒留意。3 W" K4 d9 P$ E$ B3 s
我想:看看螺桿打滑的原因。- ^. u% U' W9 z
5、料筒下料口的膠料是什么情況,是不是在涌動?0 `( X7 c* s& K0 B+ s. O$ F1 L
回答:應該沒有涌動。我們看過螺桿沒有包膠。+ i& _2 K* o* z6 K& K& W. P8 ~- u
我想:料筒下料口如果設計不合理會影響下料,但是這么大的螺桿情況應該很少。1 ^; C5 R4 w2 A9 C5 e
6、螺桿料筒圖紙有嗎?能給我看看嗎?, I( W" @" i' k9 h- N' O
回答:沒有,這是供用商設計的。7 Q+ n7 |: s5 n3 \9 U% ^. U9 l
3 x1 n) J& ~1 G! q# [' U ]上面的提問得到的信息,信息有點亂,我有些懷疑信息的真實性,或者一些細節是他們沒有留意。
# x. T- R- B# K. ^& H& I. B6 _- ]# c: |! V" x" W: @
接下來我先從供應商那里調來圖紙,發現螺桿與料筒的間隙給得有點大,特別是下料段,間隙都給到0.6-0.8了,而且下料段的長度有點短。讓我初步懷疑可能反膠導至螺桿打滑,現場還發現料筒中后段的溫度有溫升,更證明我的懷疑是對的。但是我有點想不通的就是怎么反膠,這么大的螺桿在沒有背壓的情況下怎么也不會退這么慢。這讓我再次想起螺桿的后退阻力大。我就問調試的同事。
1 [, f# x; l# i* s6 S+ @1、你們剛熔膠時下料快不快?" U' g% X( b9 J
回答:一樣很慢。
7 H) u# ^% W4 w! l我想:這個不可能,有可能他們沒有理解我的問題,我重新問。; N( p9 F% U' T, a g0 E$ R
2、機器剛開始熔膠,料筒里面還沒有膠料,即第一次熔膠。% g' ?* R' y) ]' t ~
回答:沒留意。
0 T; k( t5 z& W, W6 z另外一個同事說:挺快的,一包料下去很快就沒了。
1 L- p5 ?9 t% t我想:這就合理了。
: P ]: s" ~ o) q4 [* D5 Y9 A V- P7 Q/ {2 z
我讓同事強制給液壓封嘴的閥給電讓其一直強制打開,然后熔膠,發現射咀在冒膠,膠量也挺多的,熔膠壓力也一下起來到120公斤了。這很明顯是螺桿后退阻力大了的原因導至的。我再強調背壓是多少?調試的同事說我都將閥的插頭都拔掉了,肯定沒有背壓。我覺得有問題,自己跑去機器后面看著閥插頭確實拔掉。這是6通徑的比例溢流閥+25通徑的插裝閥組成的比例壓力,是個很成熟的方案。我再看射膠缸的壓力表,確實為零。這個就想不懂了,難道是機械的阻力?我讓同事做射膠動作,想看看這個阻力是多大。壓力表一直為零,直到射膠到底(油缸到底)表壓才50多公斤,我再問同事射膠壓力設置多少,他說175公斤。不正常,我問壓力表會不會接錯油口?在旁邊的項目負責人好像想起什么似的,立即叫人換了個壓力表。; c/ x5 z5 R# W2 h
3 u. R0 i2 l; _' r. w
換了壓力表后重新打射膠動作,壓力表起步時有50多公斤,到底時有150多公斤。再試熔膠,表壓有55公斤。可以證明之前的壓力表是壞的,是背壓高導致熔膠慢。但為什么會背壓高呢,明明比例閥的插頭都拔了。我問裝這個油路板的同事,插裝閥蓋板上的節流子裝了沒?同事說蓋板上都沒有螺紋孔,我怎么裝。項目負責人讓他拆下蓋板手動攻牙和裝上節流子。
. T2 t) c$ ]# a6 K. F7 V7 m; o; P) P/ F3 M; I+ Q* H
蓋板重新裝好后熔膠,一切正常。
1 h( @0 h6 {0 f- ?6 V2 I6 T/ J' C" @% G* k4 ^$ Q
總結:其實問題就是比例背壓蓋板上的節流子沒有裝,比例背壓的先導油流量過大(比例溢流閥的過油量為1L/min),有55公斤的壓降,使得射膠油缸有55公斤的背壓,而且螺桿與料筒的間隙偏大,下料段長度偏短,出現反膠,溫升,螺桿包膠打滑。" a! y8 M' H% a, I) u8 z! o' F8 N
# q" O0 [) A. S/ W一個小小的節流子沒有裝,浪費了兩天一夜的時間。項目的同事本可以很快排查出問題,但一個沒有核對過的壞壓力表誤導了他們。1 N6 S" w( p4 C5 y f9 \
* U4 o3 d' o P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