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社區2008上海年會工作報告
, b! \$ }; d6 H/ _" n* M; b 老鷹 08-11-08$ D9 `9 G$ [& B+ n* Q$ F
1 e2 R; Y* m$ E/ h1 ?0 d 各位社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中國機械社區首屆社友年會今天在上海召開,實現了我們許多社友期盼已久的線下聚會。以后,我們每年都要舉行一次這樣的聚會。聚會的主題永遠不變,這個主題就是友誼與合作!- u8 ]5 E1 t3 Y& f% n
5 @$ o, }! {+ s$ w K' K
能夠和神交已久的社友們歡聚一堂,向大家匯報工作,我感到十分榮幸。中國機械社區經過近4年的發展,目前已擁有近26萬注冊會員,已經成為業內風氣最好的,專業水平最高的網絡社區。取得這樣偉大的成績,絕不是我自己一個人力所能及的。沒有成千上萬的工程師、創業者、企業家,技術工人和大專院校師生的參與,關愛和支持,就沒有中國機械社區的今天。在此,我代表中國機械社區向所有支持過社區發展的社友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你們為中國制造業和民族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是工業化和信息化互相結合,互相促進的先驅者和實踐家。
4 Z! H5 l ^0 h) p! z. |3 h+ x g8 ^" ?
在過去幾年中,中國機械社區為許多工程師和企業解決了無數的實際問題,為很多工程師、大學生解決了大量學習和就業方面的困惑。有一些工程師從社區找到了新的工作,有一些工程師從社區獲得了合作項目,有一些企業從社區招聘到了員工。這些實實在在的業績使我們感到欣慰和自豪,也給了我們繼續前進的信心。特別值得我們珍視的,是在這些具體成績的背后凝聚起來的友誼和獨特的社區文化。友好交流,誠信互助,鉆研技術,真誠服務,愛崗敬業,推動合作。在互聯網這個虛擬世界,我們是真實的;在充滿欺詐的商場角逐中,我們是誠信的;在不安于打造核心競爭力,企圖一朝致富的浮躁時代,我們是踏實苦干的。這就是中國機械社區的文化。在未來,在推進社區網絡平臺與合作平臺建設的同時,我們仍將一如既往關注中國機械社區文化的建設。
z1 x' M# M. f2 F7 s$ i
' g$ E d/ f% P8 O9 L1 m( Q
- D* @3 Z* E; r, S, B- w) m 裝備制造是其它所有產業的基礎,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機械工程師是裝備制造工業的核心力量。中國機械社區既已匯聚了幾十萬機械工程師,那我們就必須承擔相應的使命,這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不能把社區只看作一個網絡平臺,這只是它的最初的使命。中國機械社區將以一個最優秀的互聯網平臺為起點,發展為一個人才平臺,合作平臺和組織平臺,成為機械制造行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當然,這件事情談何容易!任重而道遠,正符合我們喜歡探索未知的性格。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有一些重大的工作亟待組織和開展。
' G. `* v( Y- @ h7 Z# n7 T' G2 L0 L; ?& _$ x/ Y
0 k, F& ~& Q( \- `4 R) ] 一、 人才開發與服務8 R4 L. }: Z$ U
; u7 F: x" k& a$ J$ h. r$ |
尋找適合自己的企業和崗位是每一個工程師的理想,尋找合適的人才為企業服務同樣是每個企業最基本的問題之一。人才和企業,員工與老板,薪資和利潤,個性與環境,所有這些矛盾困惑著工程師和企業家。一般的人才中介公司根本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他們把人才作為一種簡單的符號來擺弄,沒有考慮到人才問題的復雜性。中國機械社區是一個以工程師為主體的組織,擁有極大數量的人才資源,創建一個人才平臺,實現工程師和企業之間的互相了解、精準匹配,良性互動,和諧共贏,實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下一步,我們準備著手建立工程師人才檔案。這個檔案和一般的簡歷有很大區別,比簡歷要豐富得多,可信得多。首先,考察工程師的知識技術水平,社區討論帖子可以作為重要參考。有時候從一個人的發貼回帖還可以看出技術以外的東西。其次,對人的評價方面,假如一個工程師參與社區比較久了,參加過社友聚會,或在社區內搞過一些合作,這些就成為了評價依據。隨著社區活動的增加,社友亮相的機會和交往的頻度會越來越多。人才不再處于散落的無履歷的狀態,而是處在一種近乎有組織的跟蹤狀態。中國機械社區是一個技術交流和展示平臺,也是一個行業輿論陣地,還是一個人際圈子,這些因素都有利于對一個工程師做出更加全面和準確的評價,也有利于增強工程師個人對自己的約束。除此之外,我們對用人單位或者老板也會有評價,如果言而無信,對員工很惡劣,那么這樣的企業我們也會向工程師提出預告。總之,在社區獲得良好聲譽的工程師和企業,我們就會彰顯這種美譽,讓好人得實惠,得便利。相反,對信譽不良的個人或企業我們也會保持記錄和警惕。根本目的是建設一種誠信機制,建設一種良性的商業文化。# ~! X2 P. s3 e2 S% K0 W, z
) |" x* s2 {3 g1 d二、 教育與培訓
3 H" R) ]* @' a4 R* A; t( D3 B" e$ b3 E3 J
機械制造是一個實踐性和經驗性很強的行業,知識領域極其寬廣,既是傳統行業,又和很多新興科技密切結合。傳統的師徒體制已經過時,大學的專業教育體制存在很多弊端。工程師離開學校以后主要靠自己摸索成長。有一次,一個老工程師向我談了一番肺腑之言,他說:機械行業很多技術都失傳了,幾十年以前的工程師都會做的事情,現在很少有人能做。知識和技術的傳承體系發生了很大的毛病。這對工程師的成長和行業發展都是一個很大的障礙。中國機械社區希望探索一種新的人才教育和培訓體系,為大專院校的學生、技工和年輕工程師提供一個培訓平臺,幫助他們快速成長。希望老工程師們都來關心一下這個問題,把自己一輩子積累的知識技能和寶貴經驗傳授給年輕一代。否則,是多大的浪費啊!年輕工程師不僅需要技術培訓,而且需要職場培訓,特別是職業道德。有些人可能技術并不差,但沒有好的職業習慣,這給自己的事業發展帶來很大的破壞。只是技術好并不能保證有一個好的前途,如何融入一個企業、一個環境,一個團隊,如何準確地認識自己,定位自己和發展自己,這些職場方面的知識其實和技術一樣重要,而大學里并無這類課程。前輩工程師在這方面現身說法,對學子們或年輕一代一定會有很大影響。培訓平臺的建設離不開廣大企業的合作,因為我們這種培訓必然是緊密結合實際和現場進行的,而不能采取學院派那種方式。我們也有理由展望,有朝一日會有中國機械社區認證的工程師和技工,他們在人才市場大受歡迎。
* ?! J8 n& F/ J7 z7 d8 r) |" ]# p. H1 E8 g' h" Y6 R6 L
& p4 a) N) V' m$ j: p. I 三、 開發利用工程師技術資源和行業經驗,為中小企業服務
. w: x4 B8 n6 b" Q& C3 a1 K( n1 U9 I. u8 m. P# @* E: i6 c
1 S, J! Y* P: U0 c
有很多中小企業沒有機械設計能力,他們需要兼職的設計工程師。社區擁有許多杰出的機械設計工程師,很多工程師也都愿意做些兼職服務。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市場,擴展視野,提高技術實踐本領。我們將進一步加強供需雙方的信息溝通,促成合作。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建立信任和保障機制,遇到矛盾如何協調等。以社區名義建立一個穩定的設計工程師兼職服務團隊,向中小企業提供機械設計技術和咨詢服務,也許是較為可行的辦法。中國機械社區有從事各行各業設備制造的資深工程師,他們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對行業有著獨到的見解。如果能夠發揮他們的專長,向市場提供咨詢服務,一定會大受歡迎。當然,這里存在很多機制創新的問題,組織工作也很巨大。中國機械社區愿與廣大工程師和合作企業一起,積極探討實現資源和需求有效對接問題,實現多方合作,互利共贏。
3 x5 G7 F) M8 B2 F& V/ t! \5 ]( b( ` v
四、 組織起來
8 ~! Q5 u# { r& g9 s- J8 A1 F5 _& w7 W w( w6 Y* K& x
在中國,組織是不發達的。一些行業協會功能嚴重缺失,只抓少數大企業,很少顧及中小企業,更不要說工程師個人。他們缺乏互聯網這個最強大的交流合作平臺,缺乏組織力和凝聚力。一個國家不僅要發展科學技術,同樣應該發展有益的組織。否則,社會經濟生活中必然會有很多功能不健全,就像人的機體不健全一樣。依托網絡平臺,建立一個龐大的行業組織,這在世界上也是一種首創。作為中小企業、創業者或工程師個人,有時候會感覺自己處于孤立和軟弱的狀態,不方便,不經濟或沒有能力參加一些活動。中國機械社區可以起到組織平臺的作用,為大家提供相應的服務,比如參加展覽,組團考察訪問,集體采購,市場營銷,項目融資,法律服務,等等。這里面的文章多得很。總之,組織起來,對大家都有利。
4 W, N! a$ \, a' G4 d! l6 r& w3 u' o
五、 社區機構建設
6 y8 ^4 s% e+ j) {- @. x
\4 Q) [3 h3 D6 p, m目前,中國機械社區還沒有一個正規的機構設置,很多工作開展起來還不方便。到底應該設置哪些機構,承擔哪些功能,如何開展工作,借這次年會請大家建言獻策,集思廣益。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既然已經開始,就一定會走下去。只要我們方向正確,腳步踏實,我們就一定能夠達到光輝燦爛的頂峰。讓我們一起創造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