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各位花費時間看我所寫。下面的是我個人觀點,由于年齡和認識有限,有錯誤的地方請指教,有爭議的地方請直接提出來。非常感謝, U# P( t. ?" Y6 }% I* `
1 u" Z+ {2 G5 f+ {
我下面所寫是在這7個觀點上延伸所得,
~$ ^& N# r6 x* I& f6 F
6 U& [3 x) \+ f5 i4 p+ N7 P* m0 J0 G9 J
8 c3 g& ]* e y R: `, Y1,關(guān)于人生態(tài)度的討論,先有了好的人生態(tài)度才能有好的人生規(guī)劃,繼而追求職業(yè)生涯的成功。2 ]( E' t# P: h' h
2,職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的討論,一個圍城問題。' }8 a+ _5 F! ~
3,職業(yè)教育和中國的教育(有興趣的可以聊)
, U" V' r, |; S, x3 g- I! Z4,管理的最終問題,很費解
$ v# R! q/ N" P3 n6 \% U$ X+ h/ e5,獎勵的最終問題,同樣費解
9 v3 G U+ t2 a6,流程問題,計劃問題企業(yè)的命脈,應(yīng)該怎樣設(shè)計才能叫做合理和更節(jié)省時間。8 B, }, z2 g& d: x- P
7,企業(yè)里溝通的問題,不做輔助溝通(抽煙喝酒,做游戲),你的溝通有效會有多少,關(guān)乎企業(yè)的成敗。8 w- }' z+ f. j% L! @$ l4 r( c: Q6 Q
+ G( {) H2 b$ O$ B
% B) y# L" e; y5 S* e結(jié)合我自己做了說明,包括五個部分,這樣就有了一個討論的基礎(chǔ)。2 [9 @) Q9 X1 Q7 u/ q4 c1 Z# z% v
- m. l Y b3 r
; W9 ~8 P) r0 u- n# q, B1 I
" N8 w" o* ]4 ^! ~* T
2 n4 d) U1 |5 ?+ i# ^) f/ ]) l. `, q1 u; }, f
; j+ v1 Y; C( G) M5 X' t- p4 q" N
+ _' e% H( \8 y$ R: r* I3 c一, 一,形成人生態(tài)度的兩種方式
/ B8 S/ s* V, T4 H
* }' m# L" j: e- Y r人生態(tài)度的來源主要是一個人的修養(yǎng),這個修養(yǎng)包括自己的見識和性格背景。在我看來,一個好的人生態(tài)度來源于一個科學(xué)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知道在座的前輩和朋友有沒有這樣的一個觀點,人從出生到認識事物再到思考事物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個完整的對各種事物的認識,由此形成一個基本一致的對待事物的方式。
7 F3 Y" B; i: t* j+ f& u2 h影響最終形成這種態(tài)度的主要原因,是經(jīng)歷過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個人、每一本書或電影等,還是你有自己認為的宇宙、然后是自己生存的星球、然后是生活的范圍、最后是你在這個范圍之內(nèi)的生存狀態(tài)。
# {$ e0 K& w, Q
( F. X) U; @ r* c9 K G9 \二,兩者比較
4 B7 Q5 _# g# g7 I4 H3 \
: M/ e& [; Q4 C兩者中我個人傾向于第二種,雖然這種對范圍和層次的認識也是接觸、思考和接受事物。但是如果沒有將這些零碎的意識形成一個數(shù)據(jù)庫,那么這些零碎的意識形成不了一個可以影響怎樣做事、如何生存的有力習(xí)慣。而后者就如同建立了一個數(shù)據(jù)庫和程序,當(dāng)需要思考的時候就首先會和這個數(shù)據(jù)庫中的資料進行比對,然后整合意識去應(yīng)對事物。
0 G: s* w' Y3 T比較這兩種的優(yōu)劣,我認為第一種是無序的接近原始的的思維方法,第二種是經(jīng)過整理的發(fā)展的思維方法。! J' f% S3 N8 f% n g
第一種需要做的是整理、疏導(dǎo)、限制,概括講就是修心2 a& v: ?$ M) [& e/ B4 h
第二種需要做的是涉獵、學(xué)習(xí)、開聞,概括講就是明性
) w- J: D- Z1 h) S在我看來與其說這是兩種狀態(tài),不如說這是兩種層次更準(zhǔn)確一點。中國的很多先賢對這個問題都有認識和說明。
5 L1 s( X; Q- n( X3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說的就是這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說的也是這個??上疫€沒有到知天命,否則可能現(xiàn)在講的就是三種狀態(tài)了。也很可惜我還沒有齊家,否則現(xiàn)在可能在想怎樣平天下了。4 V% ?7 P; [. Q3 E" s$ A
( W' K7 `# P3 T8 y( r1 S$ |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C. Y7 j5 \3 a& h
- J+ I3 S" c$ c2 g) H# ?' e
我談這個問題的目的在于看清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然后因勢利導(dǎo),這樣對員工也好同時也是企業(yè)最需要的。那些ISO9001,14001,16949,時間分析法,
% I$ Y& b0 E; v7 \$ R4 a; c5S等都只是方式上的一個導(dǎo)向、一個指標(biāo),通過它可以建立起來一個架構(gòu),但是實質(zhì)的東西還是素質(zhì)的問題,意識的問題和態(tài)度的問題。架構(gòu)都是一樣的但是有的企業(yè)賺錢、有的企業(yè)不賺錢。
0 v, A, i* L5 }6 i3 f' c 提問* M) c9 a# K. X0 `
在這里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人到底是什么東西?為什么人可以坐在這里聽別人講話,明白別人要說什么,為什么可以坐火車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這里?而相比之下為什么不能將一束光帶在你身上和你一塊坐火車上來到這里并且坐在這里聽我講,而且還津津有味?
6 I# Z" s3 Y2 ?0 j9 M2 X+ G; ^( 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