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 q, g: S0 r( L: ?$ q
在全球貿易動蕩的大背景下,來自日本、德國、歐元區的最新一組數據顯示,主要出口大國的動力持續萎靡,貿易活動乏力重創制造業信心。 6 N' f( N' |" g( x2 L" t# _
國內紡織產業感受涼意 " R R3 ^- |5 y; ~4 G" i/ D- n4 v; X
在全球貿易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國內的紡織市場也感受到陣陣涼意。今年自開年以來,紡織市場的景氣度便一直處于低位徘徊,下游很多織造服裝工廠都延期開工。 7 a. h( G: I3 Y
而到了傳統的紡織旺季“金三銀四”,市場也并未向往年一樣紅火,“接單接到手抽筋”的美日子久久盼不來,尤其到了四月份中下旬,市場行情迅速轉冷,本該最忙碌的時間里卻異常的清閑,面料商不敢囤貨,下游的服裝工廠更有干脆五一放長假的情況。
: C- ]$ V1 I6 a# c9 \
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在紡織產業上的野心
# q- K1 P U5 a3 C8 A
& A1 W. `) s) h( [+ \5 i+ M
越南從1986年搞革新開放以來,GDP增速多年保持6%—7%左右,2018年更高達7.08%,創下11年新高。這些年來,外資也越來越青睞越南。2018年,越南吸引外資達354.6億美元,實際到位191億美元,同比增長9.1%。今年一季度, 越南吸引外資總額達108億美元,同比增長86.2%,其中來自中國的資金占了一半,中資扮演著重要角色。
- F. c8 d9 b K; d0 @4 I& l
; B6 t; w6 ~" J! o; S
而越南2018年出口額為244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達4288億美元,相當于GDP的兩倍,這個比重在亞洲,僅次于新加坡,位居第2。 & k# o* X+ t2 S7 X
在國內紡織產業面臨掙扎局面的同時,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卻在快速搶占紡織市場。眾所周知,隨著國內生產成本以及用工成本的快速攀升,紡織產業正大批量向東南亞國家轉移,越南就是其中承接中國紡織產業轉移最為主要的國家之一。目前,越南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紡織品出口國,僅次于中國和印度。
( j5 N, n! t9 [ A- a5 u
從河內驅車前往越南北部制造業重鎮海防市,粗略統計,在一個半小時路程中,道路兩側就有約30個工業園區。 ; E7 ] P/ K4 ^9 d- [. U0 A
I R/ u+ P6 [
低關稅低稅率,成最大競爭優勢
& V' X0 A- ?1 T1 n& w' q1 R0 D
投資越南最看重的是什么?出口零關稅和低稅率已成為中資企業投資越南的關注重點。“從越南出口歐美日的紡織品,很多都是零關稅,省下的關稅都是利潤。”健盛集團越南公司總經理呂建軍說。 8 ^) b% j0 N" B
/ ~+ e) M0 h2 O# ?' s5 n% O
從關稅角度看,越南已形成了相對龐大且成熟的自由貿易體系,中國企業為規避貿易壁壘加大對越投資已經漸成趨勢。特別是在2019年之后,越南多項新的對外貿易協定生效,越南對外貿易出口關稅優勢正在進一步凸顯。
1 M/ Q+ q$ D, J
除了低關稅外,越南本土的稅收優惠政策也不容小覷。位于越南南部隆安省的華孚(越南)實業有限公司,就在享受越南給予的“四免九減半”稅收優惠。按照越南政策,對于投資額達到3億美元,或者年銷售額達到5億美元,或者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以上的企業,實行“四免九減半”的特殊優惠政策。 * R l+ L. N2 Y+ F
顯然,在雙重激勵之下,產業跨國轉移的熱情大大提升,特別是以出口美國市場為主的企業更為明顯。從越南出口統計來看,今年一季度美國是越南最大的商品出口國,出口總額達130億美元,同比增長26%。
. }+ I! w) {7 q
越南紡織,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
9 _3 [9 X3 O9 L! Q- H
4月24日越南政府副總理鄭定勇日前簽署政府決定,禁止進口技術使用年限達到10年或以上的二手機械、設備和生產線技術,將于2019年6月15日生效。
& T3 L U4 \. M: l7 A2 W: ^9 r- x
這意味著越南將不再滿足于服裝環節的生產市場,將直接進軍面料和原料市場。可以簡單概述為:所有在越南投產的紡織企業,若是想享受越南的關稅優惠,那么紡織品所用的紗線、面料輔料等原材料的原產地都必須是在越南(原產地越南比重至少達90%)。
& l5 X: U9 f2 E: t6 o- {0 b$ e. N7 d
) b+ `4 x+ W& z9 x
在胡志明市周邊,來自中國的紡織企業也在加大投資力度,華孚時尚、天虹紡織、魯泰和百隆東方等大型紡織企業都在越南大幅增擴產能。所有在越南投產的紡織企業,都不得不減少對中國面料以及原料供應的依賴,轉而加大對越南紡織產業的投資,完善產業鏈。此消彼長,這對中國紡織產業而言,無疑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 i9 _, K+ \& S3 F) R4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