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織物涂層劑是在織物表面均勻涂覆后形成薄膜的一類高分子聚合物,它可以使織物擁有獨特的手感和功能,提高產品的實用性和附加值。主要的聚合物涂層劑有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以及聚氯乙烯等。聚氨酯和聚氯乙烯具有優良的成膜性和較高的機械強度,但兩者的耐靜水壓較差;聚丙烯酸酯則具有易成膜和耐靜水壓良好等特點。聚丙烯酸酯涂層劑分為溶劑型和水基型。溶劑型涂層劑是以有機溶劑(如甲苯、丙酮等)為分散劑,有機溶劑的使用會傷害人體和污染環境;水基型涂層劑制造成本低、安全環保以及不燃,逐漸替代了溶劑型涂層劑。耐靜水壓涂層劑一般采用短烷基鏈的單體共聚,鮮有采用長鏈單體的。: j+ x' O y# t. H7 V- u
$ ^1 l5 j- y5 r+ E
本文采用復配型的AEO-3和AEO-9水性乳液,熱穩定性良好的PP無紡布作為基材,較長烷基鏈的丙烯酸十八酯(SA)為單體,借助紫外輻照,制備水基型聚丙烯酸酯涂層劑。探究交聯劑對SA成膜的作用,增重率對織物耐靜水壓的影響。4 D* F& a" t+ ?& h4 A7 g6 [( y
/ i# O! L; z' A2 |1 r! V% _1 實驗部分
8 P+ V$ y3 s* \9 k- S* e1.1 材料與儀器2 S2 d% G% a: i* s0 o7 v1 `6 @% k
丙烯酸十八酯(S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無水乙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AEO-9)乳化劑、二苯甲酮均為分析純;聚丙烯(PP)無紡布,工業品。
" w, a3 R" P1 O6 ~6 y4 a+ vGemini SEM50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ZN-TX型紫外光箱;CJJ79-1型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SDT Q600型熱重分析儀;HW-6080型靜水壓測試儀;RH-C型手動噴槍。- M- ?. @2 H, o
1.2 水性SA乳液的制備4 O; \6 k6 r6 U. z2 m
在溫度40 ℃的磁力攪拌器上放兩個同等規格的燒杯,分別標記A和B。向A中加入2.0 g SA單體、一定量和配比的AEO-3與AEO-9表面活性劑以及少量去離子水,強烈攪拌,加入不溶于水的二苯甲酮(引發劑),繼續恒溫攪拌,直至完全融化,加入EGDMA交聯劑,使其均勻地分散在乳液中,制得預乳化液。1 a0 G- a& N+ P5 h a& D) E: M" k
燒杯B中加入規定量的去離子水,用一次性滴管取A中的預乳化液滴入其中,速度控制在10滴/min左右,滴加完畢后,繼續恒溫攪拌30 min,即得到水性丙烯酸十八酯乳液。
) i( n$ }! F, a+ ?( ~- W1.3 SA乳液涂覆PP無紡布
% s4 O# W, O! y: U. s8 t* W采用手動噴槍,控制噴嘴與無紡布之間的距離15 cm左右,將水性丙烯酸十八酯乳液均勻的噴涂到無紡布表面,將無紡布固定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將其正面朝上放入紫外輻照箱內。采用紫外輻照的方法在織物表面制備水基型聚丙烯酸十八酯涂層劑,紫外燈管的功率500 W,輻照時間4 min。將輻照后的織物放入烘箱內,在60 ℃加熱12 h即可,得到PP-c-SA無紡布。. I1 A/ W; A& n6 a+ M
1.4 材料性能表征
0 D1 p* Z% D/ y- f4 q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PP-c-SA無紡布的表面形貌;采用熱重分析儀(DTG)分析PP-c-SA無紡布的熱力學性能。
$ Q+ ?6 N% w; K: ^/ J
8 ~0 ~! j9 E# N) ?2 結果與討論7 x- q/ ]% e+ P; }! D) `
2.1 SA乳液的穩定性
6 X% p p6 A8 l$ ?; L乳化劑用量是影響單體分散增容的一個主要因素,乳化劑用量越大,膠液中的乳膠膠束和乳膠粒子越多,增容作用也就越顯著。單體濃度會影響乳化劑的效果,當單體濃度較低時,乳化劑會浮到溶液的表面,形成富集[12],導致乳液的表面能較高,當單體濃度偏高時,乳液液滴會發生相互凝結作用,導致乳化的體系不穩定。
2 Q- w; y: R3 @( A1 k探討乳化劑用量、乳化劑比例、單體濃度對乳液穩定性的影響,設計正交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1,結果見表2。: o c7 H( Z0 R
! Y* Q9 l4 ^8 [- k0 [3 i
2 ^, q0 T0 L c由表2可知,最佳條件為A4B2C3,即在SA單體用量2.0 g的條件下,乳化劑用量15%,乳化劑AEO-9∶AEO-3復配比1∶2,單體濃度15%時,乳液穩定性最佳。選用穩定性最佳的水性乳液制備聚丙烯酸酯涂層劑,進而對涂層之后的無紡布進行耐靜水壓測試。
$ B7 L4 ^. D6 N" z
3 B r9 }$ ]7 y7 _/ R2.2 PP-c-SA表征
5 g/ a9 @/ j" T2 r由圖1可知,原PP無紡布的粗糙度低,纖維表面光滑,經SA涂覆后,粗糙度明顯提高,單絲纖維則變得粗糙,其表面被類似鱗片狀的物質所包覆。由于SA單體具有較長的烷基長鏈,所以涂覆后能夠明顯提高PP無紡布的耐靜水壓。/ H! i1 B/ W ^
由圖2可知,原PP無紡布在456.5 ℃處出現一個峰;PP-c-SA無紡布則有兩個峰,分別對應406.8 ℃和464.4 ℃。406.8 ℃大致與SA聚合膜的分解溫度吻合。在程序升溫過程中SA聚合膜優先發生分解反應,溫度464.4 ℃左右時,殘余的PP無紡布開始分解[13]。殘余的PP無紡布分解溫度高于原PP高的主要原因是,紫外輻照導致了纖維結晶度的提高,分解速率也比原PP無紡布偏低。
! f9 X& g) V' M0 w, K![]()
8 H0 P7 c6 \$ c, G
6 m j, N# |. q1 Y8 f2 Y, G2.3 交聯劑用量對PP無紡布的耐水壓性能影響
i- `7 H8 C* i U6 k. Q以0,0.1%,0.3%,0.5%,0.7%和1%的交聯劑為自變量,選用穩定性最佳的水性乳液制備涂層劑,對PP-c-SA無紡布進行耐靜水壓測試,結果見表3。6 j: \, |8 t# b: _
2 c' n5 j1 A2 c9 U& v: k, J
. d# J! C% f, n5 H- @7 m/ C+ t3 M$ S
由表3可知,PP無紡布的耐水壓值隨著交聯劑用量的增大逐漸增加,說明交聯劑在織物涂層劑的制備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與單體發生共聚反應,改變聚合物的微觀結構。在無交聯劑的情況下單體聚合成的膜為線性結構,交聯劑的添加將會改變這種結構,形成網狀結構,而網狀結構的性能(如機械性能、致密性、化學穩定性)會明顯高于線性的。隨著膜結構的改變,無紡布的耐水壓發生了變化,而且自身的柔軟度也有所改變。無紡布的柔軟度可分為很柔軟、柔軟、較柔軟、較硬、硬、很硬六個等級[14]。當交聯劑濃度為0.5%時,PP無紡布不僅耐水壓增大到120 cm水柱,而且柔軟性較好;當交聯劑濃度進一步增大時,雖然耐水壓進一步增大,但此時織物的柔軟性不佳。由上述可知,交聯劑的量與膜結構有著密切的聯系,交聯劑可以改變膜的交聯密度,當膜的交聯密度較大時,鏈段高分子的運動就會受到約束,織物的手感就會偏硬,不利于其進一步應用[15]。
5 K- @8 B& Y* g, l
. g3 B, O/ `# q$ s/ Z8 q/ c2.4 增重率對PP無紡布的耐水壓性能影響. w8 K$ Q& b# }3 x
采用穩定性最佳的水性SA乳液為原料,在0.5%的交聯劑作用下制備不同增重率的PP-c-SA無紡布,考察增重率對無紡布耐水性能的影響,結果見圖3。) c8 y5 v1 Z) w6 X) m# v
7 @8 |5 G$ z' j, H# K2 U6 e
& L0 G& L3 |. h7 ~$ L2 k: Z由圖3可知,PP無紡布的耐靜水壓隨著增重率的增大逐漸增大,增重率超過80%以后,無紡布的耐靜水壓受增重率的影響趨于平緩。在SA聚合膜完全覆蓋PP纖維之前,隨著覆蓋率的增大,PP無紡布的耐靜水壓逐漸增大。當SA薄膜將PP無紡布覆蓋完全以后,增重率的繼續增大對織物耐靜水壓就不會產生明顯的影響。
* O! N& V0 @! `2 e- H* a! E/ f- P4 B
3 結論% z$ \3 q4 r/ ?/ A
以復配型的SA乳液為原料,PP無紡布為基體,采用紫外固化成膜的方法直接在PP無紡布表面制備水基型織物涂層劑。在單體濃度15%,交聯劑濃度0.5%的條件下,織物涂層劑的成膜性最好;當增重率80%時,PP-c-SA無紡布的耐水性最佳,可承受高達120 cm的水柱,并且質地柔軟。5 r3 F/ i2 g, t" H& h' X
7 ^5 a0 L8 j5 [. D
3 I* @2 r: ^0 K ?更多關于 耐靜水壓測試儀 了解 標準集團!2 |# ~2 c$ J7 i0 y: B+ b& G k
& c0 K: c! Y) w1 Y2 Z) p! S9 q# Z& o j, i. o5 x: c
- q% S" {/ \- J' w9 a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