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細回想起來,我好像一直是一個敢為天下先的人。經常無意中會走在“流行”的前面。
想當初,我在一眾常掐魚的釣友中率先使用國產山寨竿的時候,還真被“鄙視”過,也有釣友拿著桿子抖了抖說:“你這桿子買廢了”。但過了幾個月,幾乎人手一套……
最近掐魚,經常能刺激到用日本桿的釣友,經常會出現差那么幾條魚的情況,最后一致總結的原因是——桿子不合適。
將近30人掐魚,幾乎一水的國產桿。除了極少的正版波紋極,能見到的日本桿,一到兩支波紋鯉、水鄉而已。
魚情慢的時候,時速35左右的猾魚。慢魚快釣,拋竿頻率越發要保證,這種魚情,除了國產振出,能看到很多并繼出場。
一場大雨過后,同一個池子,魚突然變快了,一小時不釣到80,很難保證能進。偶爾80也會被踢出來。
空竿率很高的魚,時速80意味著一個小時的拋竿大概在400竿左右。
于是,并繼出場機會變少,振出成為主流。
為什么波紋鯉、水鄉會因為桿子輸幾條魚?
很簡單,相比國產振出,波紋鯉手感更笨重、調性更遲鈍,做起細活來,就差了那么一點。手感更笨重好理解,手上掂掂就知道誰更輕更挺。調性遲鈍是咋回事?桿身的彈性不是那么敏銳,在抬桿刺魚的反應方面差了那么一點。就這兩點,在一小時400竿中,就可能少拋10來竿,多跑幾條魚,就這兩個原因,一場下來,可能因為桿子的原因就差幾條魚。所以分析結果是因為桿子的原因而輸并不錯。
論做工細節,波紋鯉當然沒的說,論腰身的渾厚桿子的強度,波紋鯉也沒的說。在飛斤鯽的時候,飛魚穩定性上的表現要好過國產振出。問題是斤鯽用的著飛么?國產振出的強度,這個極限還真不清楚,知道的范圍內,競技剛舟鯉18的用到3號子線直接弓斷。但其實對于競技魚情,能放心的用到1號子線已經很夠用了。接觸范圍內,論斷竿率,伽馬最高,伽馬3最厲害,其次是X,當然,這不是說伽馬不好,只能說它不適合飛魚,特別是飛小鯽魚。斷竿率最低的,還真是國產桿。
還有一點,國產競技振出,在長度上都基本做到規則規定的長度,比如12尺的,會做到3.63到3.65米,這個大家心里都清楚。充分利用規則,也沒什么好說的。
我想,上述陳述應該能說明為什么現在競技場上國產桿占據絕對優勢地位的原因了。競技是個很殘酷的事情,一是一二是二的,它更看重結果,不在乎你的感受。也許你覺得用山寨的讓你不爽,也許你覺得只有用純正的日本桿才能讓你身心舒泰,但結果會懲罰你。
另一個問題,直接上正版的波紋極、F1怎么樣?當然好,但真用起來,一樣有另一個層面的問題,就是敢不敢搞的問題。比賽或者掐魚的時候,桿子磕磕碰碰的在所難免,你用正版竿,心理會有變化。遇到大魚了,使起勁來,感覺也不一樣,導致你回魚沒國產桿快,這也是一個很搞笑的現象。就是桿子太貴束縛了人,導致無法發揮出桿子的最大功力 曾經有釣友特意試用我的羽佳并繼,用過后說:桿子不錯,但和峰匠比,還是有差距。我說:那肯定的,論細節,國產并繼和日本并繼差的遠。但羽佳比峰匠回魚快多了。他說:確實是,峰匠頂魚出水后魚沒羽佳這么老實,羽佳的針對性更強,其次,用的時候感覺不一樣,用峰匠沒用羽佳敢搞。
這就是現狀。所以,個人認為,對桿子的選擇上,要分幾種情況。
對于休閑野釣,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有的人是享受釣,有的人是享受裝備帶給自己的滿足。這都沒什么錯。當你覺得用自己喜歡的桿子才能讓你得到滿足的時候,你就應該選擇自己喜歡的桿子,甭管它多貴都是值得的,釣魚本來就是花錢買快樂的事情,競技休閑莫不如此。不能讓自己快樂的便宜其實就是浪費。反過來,也有從小稻穗上魚獲得滿足的人。都很好。
但對于競技用桿,應該還是有一些相對的標準的。而且很多時候這種標準更不以人的喜好來評判。你再喜歡,不管用不行,你再討厭,好使你也沒招。就好比你覺得散步遠比跑步優雅,但你不能在百米賽道上用散步的方式來進行比賽。
扯愛國不愛國的其實都已經很遠了。就我個人而言,雖然我也許是最應該憤世嫉俗的,因為我是一個徹底的被盤剝者,從沒從體制中收獲哪怕一絲一毫的利益。但我的朋友總是會驚詫于我執著的愛國情懷。對于當今執政者,也是義無反顧的支持。褲衩紅的發紫……我甚至會因為J20而流淚。我很真誠的覺得居廟堂之高者是絕對為民族好的。即使有什么問題,也很正常。我們能因為自己的父母有什么讓自己不滿意的而不愛父母么?我認為中華文明比西方文明燦爛N條街,在中華文明面前,任何其他文明都是垃圾 比如歷法,我認為農歷比公歷科學的太多了,月亮總是在農歷的15才圓……但近代西方強勢中華羸弱,導致話語權的喪失,讓人痛心,但還不至于要令人妄自菲薄。20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瞬間而已,歷史的車輪終將會走上它正常的軌道……
扯遠了,這種話題一向不愿深入。
我愛國,我反感日本,樂見日本沉沒。但又不到極端的地步。比如對日貨,抵制但不徹底。不喜歡日本車,但也曾經考慮過斯巴魯。家中也不敢說沒有日本電器,釣具裝備中日本產品占比也不小……
所以經常發現自己是一個矛盾的人,或者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涇渭分明。
我容易沉迷于技術層面的東西。比如不沉迷車而沉迷于駕駛,到釣魚上就是不沉迷于釣具而沉迷于釣(其實也沉迷釣具,但都是為釣服務的沉迷,比如會花很大的精力去改造一些裝備只是為了用起來更方便、達摩漂剪起漂尾來毫不猶豫)。
比如喜歡木頭,自己家裝修能用到10倍于常規的木材。但偏偏在子線盒上從沒考慮過木質子線盒,僅僅是因為使用性能不如塑料子線盒……
歷數自己沉迷過的很多東西,大抵都如此。讀書的時候沉迷于書法繪畫,不經意間字帖堆積如山,美術后來成了專業和職業;后來沉迷吉他,在這個愛好上的總花費超20萬,也職業過一段時間……現在沉迷于釣魚,花銷看來只會更大了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4 04:32 , Processed in 0.05053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