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中綠色的曲面,有干這個的社友一看便知,是翻領成型器。
5 y6 o! V: e' o: g. q" U; V' m$ I- {% D6 \& u" Q9 \! E# _
這個零件是外購的,三維模型也是供應商提供的,但模型沒有建模過程,這也是常理。2 \) g5 A0 f& r% ?1 d( p9 p/ y
2 d; p! l7 U4 E7 J
一直想自己建模這個曲面。網上搜索,論文大把大把,下載了幾篇,試著去讀通并依其建模,奈何自己的底子太薄,嘗試了幾次,都半途而廢。
- T B/ F: {) y6 J9 z! T p) B% {* K9 J
2 P0 Y) h) Q/ t7 v3 y7 a* x+ n4 Y某段被領導閑置的日子,百無聊賴,于是決定死磕這件事。: ?2 O% ~! F' R( \& D; L' E
( _3 {! L- w3 G5 |
找到一篇論述相對比較清晰的論文,從頭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讀,每一步的公式都自己推導一遍,用了大概四五天的時間,終于成功了。; x; f V: v# m# C, L1 \* z) m
x% e) k# V3 M3 c# X% ^) i論文中的公式,頗多錯誤,我猜測大部分應該是在編輯排版時的疏忽造成的。; D* n( t; o! t; q+ i
4 ]7 }1 `$ O! D論文中依據公式,用VB程序在SW中建模。我雖然大學時用過VB做過畢業設計,但十幾年過去了,要拾起來還是得花些時間的。于是我選擇了用EXCEL,依據公式生成坐標數據,用這個坐標數據在SW中生成曲線,用曲線生成曲面,這種笨辦法,但是有效的。5 O* s' y% ?% T6 a
% l: \: m& \- u/ X
現在把它分享給有需要的社友,總比壓在箱底發霉的好。
% U: q# L' `( N/ l' F ~* n2 E. o- L4 x/ ~1 k2 F, m2 Z3 a
需要說明的是,我為了簡化公式,將入膜角度固定為45度,這樣原文公式中的 tan被她 就簡化為1,如果有需要,請自行修改EXCEL中的公式吧。3 f; i. G# K% h8 d/ n4 h
. A4 z3 H/ W. r5 n1 o* u' f之所以把這個過程也寫出來,是想和社友分享這樣幾條經驗:
% h4 A; i. e! v+ @+ Z& V! `2 h: [+ g6 g* d0 P
1、不要怕被領導閑置和孤立,借此機會去干點自己想干的事情,或者干脆另尋他處;
" b6 r5 Q% j7 _8 ]' A) u0 q3 `2、死磕一件事情,說不定就拿下來,不去死磕,永遠沒有拿下來的可能;8 {: H% X8 k* W {8 y) W
3、論文也好,教材也好,手冊也好,不能不信,但也不可全信,尺度把握依其權威性而定。
4 ^& L" u j1 F4、可展曲面的概念,感興趣自己百度吧,不細說了。. @% r8 P0 N$ z F- d. ~6 U! C
$ K: r r: p! ?4 o另外,原論文作者還是該致以敬意和謝意的?!斗I成型器成型原理及其三維建模程序設計》 作者:吳云章,程亮 作者機構:武漢人天包裝技術有限公司中南包裝機械研究所9 J( Q6 z2 @: l( T
$ u A. {2 e" B
8 Y i4 X4 {* G! f0 k k; V1 y( X
1 c1 ]; v5 Q+ P1 s7 N; i0 E1 x
, j% H7 X0 j- u( K: M/ e* D7 M( Z. M0 Y. ?" F5 G6 J
4 k! C7 u9 Z y( {9 [! b p" A: \0 v# y$ B# k
; G# y' K( q6 d
/ u& R" l& r5 t5 T/ l H
5 M9 T' m( W9 p& M+ M/ F3 O9 T5 \( {7 X. h5 v( n% }6 \' ?& y
" W0 u: {3 a, n2 Q7 w
" L H2 `# Y3 Y/ v6 V$ B1 B& f0 @! t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