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 i7 l& n& B7 k0 z/ r' _/ W/ Q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通訊員 洪小瑩 曹澤
H5 j5 r& A) @- Z' }- [( e8 u8月9日上午,由江西理工大學牽頭,與興國縣人民政府聯合中鐵六院、中鐵工業(yè)、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chuàng)新中心等單位共同完成的永磁磁浮軌道交通工程試驗線——“紅軌”在贛州市興國縣順利竣工。 & F6 T" f; |; P9 G
3 j0 m0 v! T/ V( i6 D
* b. j& l- B0 z2 @圖由江西理工大學提供 % v% p; }. s' N% L2 }
“紅軌”是迄今為止建成的世界首條永磁磁浮軌道交通系統(tǒng)工程試驗線,試驗線的建成標志著一個安全、便捷、高效的中低速、中低運量的新制式軌道交通系統(tǒng)誕生。稀土永磁磁浮軌道交通系統(tǒng)實現了永磁懸浮技術與空軌技術的完美結合,是繼電磁懸浮、超導磁浮之后,開辟的一種新的磁懸浮技術路線,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稀土材料應用及永磁磁浮軌道系統(tǒng)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 y8 h* V) G9 T! Z M, g“紅軌”創(chuàng)新“新”在哪兒?
5 a1 u2 \; f- Y8 D8 a3 m% P據了解,“紅軌”由稀土永磁懸浮系統(tǒng)、直線電機牽引驅動系統(tǒng)、智能定位與通信信號系統(tǒng)、運行控制與安全保障系統(tǒng)、軌道支撐與牽引供電系統(tǒng)、車輛裝備系統(tǒng)等六大部分組成。“紅軌”具有綠色、智能、安全、經濟的顯著特點:系統(tǒng)實現零功率懸浮、低功耗運行;運行過程中不產生廢氣排放和電磁輻射,對人體和環(huán)境無傷害;應用5G通信、北斗定位、智能傳感等信息技術,深度互聯和智能融合列車、乘客、環(huán)境、設備等實體信息;有獨立路權,不受其他交通工具的干擾;系統(tǒng)能耗和運維成本小,90%的材料可以循環(huán)利用。 % d% {! L l" }9 J; P# o Q
8 o( y& t2 d& g
# c* u: b( t: N8 | Q. s$ K圖由江西理工大學提供
$ z, ?/ A. e& K4 N9 U此次建成的試驗線南起永豐站(高鐵興國西站),沿站前大道東側綠化帶敷設,北至靜調庫。線路正線長度約800m,均為鋼構高架線。磁浮列車采用2輛編組,載客能力為坐席32個、定員88人,最高設計運行速度為80km/h。 9 Y- q! u# B9 b' 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