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到很多城市地鐵規劃被砍的消息。 一開始聽到的時候,我是有些震驚的。
7 r2 E8 h3 |7 V+ v- q
因為這些城市,基本屬于深圳、成都、南京、杭州、南寧等級別。 包括一個國家級經濟特區,和很多個省會城市。
2 S3 }- O# y% p1 _. O3 p: I
如果連這些城市的地鐵規劃,都在集體縮水。 那么這一輪地鐵大收縮背后,一定不是我們常見的城市規劃調整那么簡單。 $ }# P' c6 Q% T2 F% e; z% j' W4 z
于是,我查了一些數據,也意外地發現了很多城市真實的地鐵異象。 + \ W( \# ]' ?# B* ]; d! g. N
01 最意外的是,就連最賺錢的深圳地鐵,也被砍掉三分之一。 這幾年,深圳地鐵幾乎是全國所有地鐵公司里最賺錢的一個了。 我統計了下2022年部分地鐵公司的營收數據。 $ t; ]$ @4 |, _7 J H9 D# z& m L& Z
數據來源:各城市地鐵、軌交公司年報
# N$ L5 I3 ^. T7 |- a
去年,深圳地鐵總收入239.76億,營收領跑全國。 不過,能賺錢的原因,卻和常規的票款沒多大關系。 % i# G7 V% t, Y4 M9 Q3 g
而是靠地鐵沿線的土地、房產開發,包括一些投資收益。 這個“地鐵+物業”的模式,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2 S' R8 @" k- M- @( T
早期的香港地鐵就是這么做的,并很快追上了前期投入,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真正能賺錢的地鐵公司。 而從17年入主萬科開始,深圳地鐵也依靠這種模式開始盈利。
1 ?: P7 L5 h S4 s B" b& `
雖然離收回成本還差得遠,但已經連續多年保持在了盈利狀態。 再加上經濟特區的光環,深圳一直是四個一線城市中的潛力股。 8 B: C; W& m- }: a2 s
目前深圳GDP超3萬億,過去十年人口增加了700多萬。 種種標簽加在一起,誰也沒想到,這樣的深圳,地鐵依然會被砍掉近三分之一。 1 l3 e" V; N0 d
我看了眼官方公示,如今深圳地鐵五期規劃的里程是180公里。 ; E$ m' M5 |1 g
從去年的13條縮水到9條,被砍的分別是: 10號線東延深圳段、11號線北延深圳段、18號線一期(沙井到光明)和21號線一期(坳背到龍園)。
+ D. c6 G& I4 c+ D: l1 ]7 Q( _
這4條規劃線路,有2條是遠郊縣,另外2條則是對接東莞的延長線。 對深圳來說,算是邊緣化地帶。
* ?& J% `. C' U# k9 h" W5 p
比如,2條遠郊縣規劃通往光明、龍崗。 這些地方人口稀少,在地鐵規劃上首先要考慮的是,能不能滿足國家規定的硬性指標:
# V6 }% j. W0 |7 u
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 這個標準深圳整體上是能滿足的,但遠郊地區就不一定了。 2 b* D" q. _8 [8 X" w
而且,今年深圳的人口數據也在縮水。 5月8日,深圳公布了統計公報,2022年常住人口下降了1.98萬。 d$ g! A/ F3 O# V+ a& k; E9 v
這個數據本身沒什么,但放在深圳就足夠震驚了。 因為這是從1979年設市以來,深圳首次人口負增長。
8 R d0 k) p! F' o1 U8 E: I2 a
整個深圳的人口都在縮水,更不要說光明和龍崗了。 當然,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兩個遠郊地區,已經開通了地鐵線。 8 j) v. q3 D. B! V# T% V) [
多修一條地鐵,至少上百億的成本,而后期客流量也很可能達不到要求,實在不劃算。 本來要對接東莞的2條線路,也是出于客流和成本考慮暫時駁回了。
- U1 D0 G8 n4 U, g
這也更說明了一點,深圳地鐵的錢,開始不夠花了。 這是從17年開始,深圳地鐵的凈利潤增長情況。
4 f9 E5 ~0 c2 {8 F. t x) f% l0 W
數據來源:深圳地鐵年報
7 V* `" x% p* q- P% c' ~
雖然每年都有盈利,19年凈利潤甚至達到117億元,位居國內各大地鐵公司之首。 但從2020年開始,這三年,深圳地鐵的利潤增長卻在急劇跳水。
2 a0 R7 C) z( S6 w* f+ R' k% [6 a
這也是目前深圳地鐵規劃被砍,最尷尬的癥結所在。 顯然,就連奇跡之城深圳,也撐不住地鐵這只龐然的吞金獸了。 ! K A$ _- u$ D2 j
02 地鐵被砍,成了這幾年城市間的常見景象。 深圳不是個例,全國不少城市的地鐵規劃,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縮減。 ( Z0 Y/ @6 o+ L
早在2021年的《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優化方案》中,成都地鐵規劃就被砍了19條。 我打開了成都的城市地鐵官網,這是被砍之前的規劃圖: & O! `) W/ P9 W0 g! W8 ^' k
而被砍之后,是這樣的: + u3 @# v& `! N8 i
. I% _1 _" ?' x/ d6 r- ]: @
肉眼可見,整個三圈層包括向外的規劃線路,幾乎“全軍覆沒”。 其中,單市域鐵路就取消了12條,地鐵線路減少了7條。
6 @5 m' v; Q' M* A5 }, q+ r$ u0 h, l1 W
可見成都這輪規劃調整,整體的把控確實挺嚴格的。 不過這19條線路,也并不是徹底放棄了,目前的說法是遠景規劃。 1 L" j+ n1 ^0 t8 \2 I$ u
至于在多遠的未來,那就不好說了。 這個態度,也是這幾年大多數城市的現狀。
) r+ v9 r0 a d3 g
像杭州、南京等新一線城市,包括南寧、蘭州這些省會城市,也都有地鐵泡湯的歷史。 其中最厲害的要屬杭州,砍了近一半。 % `4 D, x# I) i% I9 Q
在杭州地鐵四期規劃中,第一版公示了17個項目,規劃里程299.8公里。 5 e- g' k. |/ m! L' g6 s
杭州地鐵四期規劃示意圖 圖源:杭州發改
4 m! r8 ?( C, r0 H/ Q' v% g/ P
國家發改委批復后,僅剩9個項目,里程縮減了146.9公里,接近一半。 過去幾年,在亞運會的影響下,杭州基建一直處于狂熱狀態。 / B$ O$ D5 W7 @6 X. @3 ^
尤其地鐵,里程全國排名也不斷攀升。 2 }' I# k: W2 v4 W8 C
數據來源: 中國城 市軌道交通協會 0 C; g5 \8 q" ?/ p" E7 g" ]
2015年,杭州地鐵里程達81公里,全國排名12。 到了2022年三季度,杭州地鐵里程是516.44公里,排名第五,成為“500公里軌交俱樂部”的一員。
" P0 Z0 ~" x& [9 ~
不過這期間,杭州對于地鐵規劃的態度,卻一直在收緊。 2021年,浙江發改委就設定了關于地鐵的多項嚴格指標,給杭州地鐵潑了一盆冷水。
" R& p1 ]' F$ x/ @% A
這無疑是順應國家政策收緊、審批從嚴的整體趨勢。 早在2018年,國家就已經開始收緊地鐵建設門檻,提出了三大硬性指標:
* L2 B" m7 K" P( F0 g N" z
GDP3000億元以上、市區人口300萬以上、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00億以上。 同時,規定開通運營三年后客流不達標的(每公里每日0.7萬人次),不能上報新一輪建設規劃。 2 r2 F! l% W1 y! w8 W9 [
這套組合拳下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 地鐵的報批門檻越來越高了。
) K: v, q3 n! Q
這種背景下,各大省會城市也都在大幅削減自己的地鐵規劃。 其中,南京新一輪地鐵規劃中,江北的13號線,和江寧的12號線都未被提及。 ! q8 ^( ]! s% a2 N* X0 }
而蘭州早期規劃了5條地鐵,但根據最新的官方回復,列入近期建設規劃的只有4號線一期工程。 3號線和5號線已經不在規劃內。
8 G" X0 K6 e, m( w9 f# G
來源:人民網領導留言板 6 p* y+ ~6 d3 R: Z2 p; _
一線、省會城市都是如此,更別說一部分小城市了。 從2017年包頭地鐵被叫停后,至今,沒有一個城市的軌道交通首輪建設規劃獲批。 9 D7 V' u( S2 }7 ~' l4 z
2022年,一大批三線城市的地鐵規劃申請也都遭到了拒絕。 包括山東煙臺、湖南衡陽、浙江溫州等。
) n* j' M" ^$ Y' d$ y1 n8 M9 c
按理說,有些地方的發展水平是滿足三個硬性指標的。 但要保證每公里每日0.7萬人次的運營標準,就很難了。 # e4 ?' v- u) v, ?, F& C, `
所以,那些已經有地鐵的城市,未來擴建會越來越難。 十四五期間,更是幾乎不再受理一般地級市的首輪地鐵申報了。
' S/ A' _" l5 H! P" {8 x
‍這也意味著,沒有地鐵或輕軌的城市,短期內大概很難實現自己的地鐵夢了。 . X2 L, n3 \; x& v; D. `
03 地鐵規劃并不是越多越好。 這幾年,國家一直在嚴控地方軌交建設。 今年,連深圳都放緩了地鐵規劃。 ) k6 y3 H1 B4 p8 H) Q6 Y* {" O
可見全國各地城市,都在經歷著類似的困境。 首先就是地方財力不足,已經難以支撐地鐵建設和運營成本。
! h' F( t$ m- u% A* {: E" F$ @9 ~. w
地鐵本身就是虧錢的項目,純靠地方財政去供養。 一百年前就建成的紐約地鐵,到了今天還未回本,就是最好的例子
+ S& N1 ]0 Y2 R( g
而國內城市的地鐵,也少有盈利的。 首都北京的地鐵,這些年一直在虧損。 - s$ X# r6 z* X; ~
2014年以前,北京人坐地鐵逛遍全城,兜里只需要裝2塊錢。 后來實在養不起了,開始按里程收費,正式告別了2元時代。 - O+ H3 A- b! ~' E9 |
但即便如此,每年還是要靠政府補貼。 我查了下去年的數據,2022年北京地鐵獲補貼262.86億元,凈虧了274.71億元。是全國政府補貼地鐵最多的城市。 & \& R( z1 k' i& `. E
其余地方也是一樣,杭州地鐵去年營收33.09億元,政府補貼94.69億元,接近百億。 昆明地鐵2022年總營收6.29億元,政府也補貼了9.75億元。
0 o8 v) [: Z/ f5 I! Q/ F
可見,從前期修建到投入運營,地鐵這個民生項目,都要一直靠政府補貼才行。 因此,軌交建設對地方財政一直是較大的考驗。
: V3 W: f/ _( }4 S3 `+ ^
尤其疫情三年下來,各地財政都經歷了一次“傷筋動骨”,需要一定時間慢慢恢復。 而供養地鐵這只大型“吞金獸”,也就越來越吃力。
' w) W" b( l5 ~, P$ V2 D2 c+ S' }* l
另一方面,一些遠郊地區的客流規模不足,也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在浙江寧波,一個投資2億元的高塘橋地鐵站,周圍的景象是這樣的。
& l9 Q( W: W4 g$ [. T2 l w% r
寧波高塘橋地鐵站附近
7 R9 P) v. b9 A
雜草叢生,入口緊鎖,建成4年至今基本處于荒廢狀態。 1 L4 R! Q. W1 U7 P
寧波高塘橋地鐵站口 $ J5 z4 G+ |1 c
而根據寧波早期規劃,高塘橋站周邊的基本農田是被規劃為商住用地的。 只是如今地鐵修好了,周邊配套卻沒有跟上。 # x' L6 M+ u" A5 Y) N# `3 G
這種超前規劃心理不是個例。 杭州的8號線一期,從規劃到建成客流量一直很少,被稱為“運椅子”專線。
6 W: I( A$ o: m. x0 a
很多站點出來后,不是大片的玉米地,就是未開發的農村地段。
) j* Q( D( f. o$ q: M
8號線馮婁村站地鐵口附近 圖源:錢江晚報 # |8 D u3 I r: J
一邊是地鐵規劃多地被砍,另一邊是過度修建地鐵帶來的荒廢,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這種先上車后買票的規劃方式,本質上來說,還是因為地鐵建設屬于政府補貼兜底項目。 * n2 H2 l4 I) |! b: B. b' |6 e
也沒有盈利的硬指標。 所以,即使是一些財政基礎薄弱、客流規模較少的城市,也在盲目的超前規劃地鐵。
3 u+ _) a( }% n! U5 I) f+ Y
導致了不僅地方財政入不敷出,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遠不及北上廣深。 因此國家不得不強制減速軌交建設,避免產生更多的資源浪費。
; a/ n9 |+ p1 Z4 ]0 k
04 地鐵和造富的關系,一直是深度綁定的。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 $ B/ Y) M2 a* B) Q# A% ]; {1 [' y
曾經,這句話的本身就代表著高速交通下的經濟意義。 如今來看,很多城市無序修建的地鐵已經無法兌現這句話了。
9 `; r. R! N* ` i' S: D
事實上,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也不能完全依賴軌道交通。 在國家已經出手干預的情況下,未來的地鐵審批必定會越來越嚴格。
/ A% y1 I4 Y! B7 X& Z2 C* s9 D
而一些地級市的規劃被砍,或許會成為常態。
( W4 D/ X. x* |0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