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多說,先上圖。: z- B6 u5 p7 |1 i- r5 ^- l! s7 T
0 N* j4 l! ~, ?0 z V ?
}0 M, s F/ P% V! m+ x! [. G# Q5 f/ M) z9 j& h% m
7 K* `7 E/ b2 r# i: D& a& O
% x4 ?7 @ L0 i, F% b 這是一個整平線圈PIN腳的一個機器,不過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畫了個簡圖。: ^4 G4 d2 f+ e& G8 ^, {1 \
8 C9 ~8 A% \9 t! X$ {
這個壓頭是接的一個氣缸,線圈為銅線,銅線外有敷一層膜,PIN腳會把膜去掉,先焊錫后再進行折彎,然后再整平。
" X: t) k4 d' p1 k' s
, M$ m! @ C- R1 U" Z9 u 現在這個是整平機構上出現的問題,因為氣壓不夠大的話,平整度會達不到要求,所以會把氣壓調大一些,會達到0.5~0.6Mpa。前期試產的時候并沒有發現有問題,問題就發現在大批量生產一段時間后。3 B( |8 g J- n# D( \) G2 f# H/ S
w1 y# z% w. O4 Y, ?$ C3 e 這個整平面板原先是使用的熱處理過的SKH9,在生產1K還是2K多的時候,出現了崩斷,被壓頭砸出了小缺口,導致面板報廢,壓頭使用的是熱處理過的SKD11。后面把整平面板材質改換成SKD11,但是使用過一段時間后,如圖箭頭所示處,會發生明顯的彎曲變形。
- A+ U$ f" l* Z$ x) x2 f2 n. _% _9 O% w$ u* z' `: A7 ]
. Q' Z _* F/ p- O* ` R( z2 M) A7 M$ G# M
$ @1 Y* @+ f& x6 w$ F, y 因為線圈PIN腳到線圈面的距離是固定的,不可變更,所以面板的尺寸不可增厚,但是在現有的厚度之下,SKD11和SKH9的使用壽命都不長,請問各位大佬,這個結構是否有優化的地方,或者材料的話有什么更適合一點的材料呢?2 R3 B2 Z: }5 z s7 v
, j! D+ l9 P. N1 n) A' X
% a; I: |# T7 E+ J8 j. y9 _# q3 X, x+ e- }0 d: r
補充內容 (2024-4-15 19:23):
0 r2 K# U& ~0 c# f' v因為的兩次折彎距離是與磁體有關,如果改線圈的話,會非常非常復雜,因為這是要去做一個電感,線圈變了會影響電阻,甚至還得改磁體,磁體一改,電感什么的都會變化,那整個產品估計都得重新按你的機器設計了
& G9 ~! I" A( S* J' z
1 I8 C# a8 @& ?4 h補充內容 (2024-4-15 19:44):4 ?8 W! U7 y6 v" l
再次補充一下工況,這個PIN因為有回彈的情況發生,所以整平時,編程是先夾緊兩PIN,讓它緊貼薄壁處兩側面,然后壓頭會在大概兩秒內連續砸PIN三下,再縮回,然后加緊機構收回。會不會是這兩種材料承受動載荷比較差?/ _1 P4 w* ]/ g7 ~# j
% O- D) G# k8 ~/ @7 E( R$ g/ X補充內容 (2024-4-16 08:13):
/ b4 N+ L9 ~* G4 y# C) f0 K' T- o薄壁處的厚度是按照與鐵芯裝配的厚度來的,鐵芯給的厚度是2mm±0.1,所以薄壁給的就是2mm厚度,這個厚度應該就用不著談論什么表面熱處理了吧,再怎么處理,內部估計和表面也差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