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來句總結(jié):這輩子可能不會脫離機械,同時希望寫這篇文章,能夠遇到真正的強者指點一二。8 L; G( ]& q6 ~
- G3 V, x, t1 u" H8 n: c
閑著有事沒事兒,就喜歡看一些道友的自述,經(jīng)歷,不為別的,一方面工作累了打發(fā)時間,一方面看看能不能學到點東西,悟出點道理。
6 r2 A8 u( w" g) R3 l3 p0 v" c/ H @$ e+ W. @' i. |& D$ L9 x! X9 U
作為一名剛畢業(yè)不久的準00后,高中填了工科類任何能填的專業(yè),最后很幸運地“機械”一詞安裝在了我的肩上,起初不在意,因為不知道機械是干什么的。與其說是不知道,不如說是對自己的未來做什么毫不清楚,只知道應該賺錢,因為小時候家里窮,但能解決溫飽。; R: n+ y# }# j& ? s, L" l* G7 @
) U t! k5 d/ b; e3 p 大學畢業(yè),從來沒想過想要找一份什么樣的工作,工資合適就行。
5 A+ U8 M" w2 V% U4 a8 }3 c) E- h3 M1 U5 C$ F6 A# }
身邊人偶爾感慨、抱怨社會不如意,專業(yè)不對等,工作不對等,我也并不在意,可能有一部分原因,因為我還沒經(jīng)歷過,共情能力比較差。) o1 I: [7 \+ P. K7 G
% N% n. \, C0 T$ ^1 [8 F 熱了熱身,閑聊了幾句,準備進入正題!!!
* Q1 `/ e$ U0 P/ f2 O0 m, j! V) }
* Y ?7 j& v$ x A' w8 C* R 沒想過脫離機械,或許因為我比較幸運,工作了大半年,沒遇到什么挫折和坎坷,同事很好,領導也很好,一線還沒資格去。- C9 I. J+ u9 @- k& L6 ~. J
|7 z$ b- n" G
作為一名踏入機械行業(yè)的機械人,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以及做法:
- x, [$ K W D4 F' P 1、眼勤、嘴勤、腳勤:
8 N1 k) M) U5 K: V0 m 眼勤:會察言觀色,看得懂對方的微表情,言語間表露出的一絲微妙意思。比如,前段時間坐領導的車,第一次見到更高級別的領導,車上我比較沉悶,不知道說什么,也不敢說,領導問我哪里人,我趕忙接上,匆匆回答。但是這一瞬間我開竅了,領導在點我,如果我是領導,我也會先關心關心詢問詢問底下員工,不為別的,只是希望員工和自己能夠接觸的順其自然。我明白領導的意思,后面我的嘴也勤了,領導正眼看我,給我講道理,跟我溝通。。。。。我對于這一頓悟,以我自己的知識儲備量來理解,我稱之為社交感知力,社交感知力強的人,溝通快,融入快;反之。
t z: z+ Z% F) a0 H9 C1 I# ` 個人拙見,我認為社交感知力需要以下幾點:
. P4 v2 h" d+ D L& e 1、學會傾聽:這一點我身邊的很多朋友,可能都做不到,這也是為什么身邊人跟我待在一起時,我認為是愿意和我交談的,因為我會傾聽,這使我增強了察言觀色的能力,增強共情表演力。
- }' D* q5 U, H+ g0 B" A z* ] 2、換位思考:我認為,每個人說什么話,做什么事,尤其是壞事,不好的事,我認為都有他的道理。很多道友表現(xiàn)出的負面情緒,我能理解,我能明白,但我不會去附和。如果是線下交流,接受負面情緒,那么我會去認可,去贊同,但是我心里始終要保持著一顆過濾負面情緒,吸收有效價值信息的狀態(tài)。因為我始終相信,負面情緒是會影響一個人的作為,影響一個人的言語,影響一個人做事的質(zhì)量。既然結(jié)果已經(jīng)壞了,那就讓他壞,無所謂,不是不在乎,而是對這個結(jié)果產(chǎn)生的負面效果無所謂,何必太過影響自身情緒呢!4 \4 `$ q& h0 O; f$ x
3、站在他人角度溝通:這一點很重要,尤其是遇到問題時,前面兩點大大影響著這第三點表現(xiàn)出來的效果。我曾在大學里擔任過一兩個面向大學生,接待大學生的任務,深有體會,體會到一線的不易,體會到大局意識、避重就輕、主干矛盾的重要性。或許我的閱歷不如各位前輩豐富,不如各位前輩智慧,但我對自身自信,對自身處世的自信,也能盡量讓自己換位感受不同崗位職責人的矛盾。
* N: S1 Y" C7 M- [, ~+ ?& F
$ X) g) I; D9 t6 i) `% r 以上是個人總結(jié)的第一點,社交感知力。另外說一句,一兩年前我在家庭里一直是一個不喜歡社交,尤其是和長輩社交的人格,現(xiàn)在也是,但是我覺得這一點不好,所以決定摒棄。1 X- q$ N: L& u# ^' y* x+ L& Z: {
; v4 m! s5 V/ s8 D3 ]
2、覺悟
5 C. F4 A& I. W5 s% _4 T 對自己要有覺悟:我認為最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培養(yǎng)個人的能力。我曾經(jīng)看到一位道友說的一句話:“公司平臺大,盡量培養(yǎng)個人綜合能力;公司平臺小,優(yōu)先培養(yǎng)個人專精方面,有時間在擴展!”我受益匪淺,收獲良多。這是在打發(fā)時間是,看道友自述時,無意間看到的一句話,所以導致我經(jīng)常偷偷活躍各處。他的這句話引申到任何場景,任何事情,我覺得都很有道理,很有遠見與門道。綜合型人才和專業(yè)性人才,我覺得對個人培養(yǎng)來說,都應該列入培養(yǎng)方案,列入培養(yǎng)計劃。, ?% ^$ Q# | R7 T/ ]% F
對小人要有覺悟:小人是磨礪,是一種專門克你的存在。他若比你強,會讓你很難受;他若比你弱,會容易讓你得意忘形。我還是要引用前面我說的那句話,過濾糟粕,吸收有效信息,不要被他人輕易影響自己的情緒,左右自己的價值。但這有一個前提條件:你要有培養(yǎng)自身能力的覺悟,而不是抱怨,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擺爛。(說到擺爛,說句題外話,躺平是高手、人才才有資格做的事情,就像寒門一詞也是形容貴族,起碼也是貴族,普通人應該沒有資格說自己是躺平,頂多是又想犯懶了,沒有滿足的欲望想去滿足了,哈哈哈)。& F" Q0 x3 J" ^& |7 Y1 i
對高手要會觀察:我承認我遇到很多在某些方面比我厲害優(yōu)秀的人,但我從來不會去口頭承認,或去夸贊,可能也是“冷血”的人。但我事后會偷偷反省,仔細揣摩他為什么那么做決定,為什么說那樣的話,為什么做那樣的事,為什么他能夠做到,又是怎么學的,從而映射出一套適合自身的培養(yǎng)方案和效果。當然這也有一個前提:我的所思所想也始終無法突破我的認知。7 Q, M6 K5 s; i. ~
) p' m z, ?" J& l2 i# i
3、認知$ L# o- h0 k% _! L5 V
認知這東西很可怕,放在任何事情上,認知不同,展現(xiàn)出的效果也不同。我不喜歡認知比我低的人,因為說出來的話,讓我覺得“愚蠢”。如果是網(wǎng)上,我憋不住了,定會在下面評論幾句。若是在現(xiàn)實,看過我上文描述內(nèi)容的道友或許能理解到,我會贊同,我會認可好的方面,然后視情況而定,看看是否需要自己輸出一些對他好的方面,看關系好壞罷。- {0 U( \& J9 b/ k& g9 F7 B
比如,我有一個好哥們兒,成天嚷著想去日本玩,文科生。我不知道日本有什么好玩的,但我從來沒反駁過他,因為我知道反駁他,他會心里有膈應。就像我們線上聊天,我一個高中同學實習期,一千一個月,我這好哥們兒來一句,“一千塊你也干的下去啊,換做是我早跑路了”。我聽著不笑,不敢笑,我心里罵他蠢貨,但凡有更好的選擇,我清楚人家也不會選擇一千塊,隨后我說出了各種未來潛在的好處,那位高中同學臉色好轉(zhuǎn)了,開口應答了。或許我這好哥們兒沒看出來微妙,但是我體會到了,因為我也工作了,我這好哥們兒后面也要工作了,我想在他工作前或者工作一段時間后,再去提醒他一些事情。
2 l6 l- h) m" e& L) v% \ z1 S
+ o! ?5 h# T0 w( y 4、人格" E& O% z6 f3 h. _+ w
這里的人格我分為感受型人格和反駁型人格,反駁型人格的人說話很讓人討厭的。如果他比你高深,那么有些話或許值得揣度,如果他跟你差不多水平,或者比你弱,我一般都是開玩笑式打馬虎就過去了。至于感受型人格,大概就是上面我所說的那些了。
9 ?! n. S0 q5 z' q. d0 T% A8 I+ G0 G& n+ e# m
6 x* C' A; R8 [' R: {
% F% o, [( O% y( d 最后希望道友們多一份樂觀,多一份熱愛,既來之,則安之。實在不行,得過且過罷!也希望各個同行業(yè)的人能夠互相輸出一些積極樂觀的情緒和信息,這也是為什么我認可培訓機構,教師的一方面,不是說品行多端正,而是他們說出來的話,好聽,你愛聽,但是切莫失去一個明辨是非的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希望有前輩能夠為各大道友指點一二,分享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感謝!, W/ o& }0 {' a H/ z
- r8 D0 B, ^. q3 \+ c7 w' T9 }& u4 t" \& M b/ ~& H5 I
+ i* X( l! H2 a5 K1 a/ u) S, _補充內(nèi)容 (2024-12-19 13:17):
; j' V: g2 Q# T; ?斯文道友說到點子上了,性格這東西不經(jīng)歷大風大浪很難自發(fā)改變,其實我說這些也是簡單想表達一句,尤其是機械,難免不與人打交道,真想在職場走遠走寬,個人覺得還是得突破性格上原本束縛自己且對職場有幫助的一面。8 P r7 q. b' H1 G- Y! @9 P+ c* M
]: f5 i/ ~/ s" L4 |9 a. v6 d補充內(nèi)容 (2024-12-19 13:18):4 V$ C" Q! B; u8 a
認知上的表述比較簡單粗暴,我跟身邊的幾位朋友關系都很好,所以沒有貶義詞的含義,諸位且看個大概意思,真得講太多,這么些字數(shù)一時半會兒是講不完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