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給印刷整機廠開發遙控墨斗的,不知外面的最終用戶對遙控墨斗感興趣?
, g, S$ T' p$ u. \) m! B 9 h- i, `/ ~* D+ X
中央墨色遙控系統是現代印刷設備中必不可少的控制系統,它大大地加快了印機的設備調整速度,也使得印品的色彩控制精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減輕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減少了原材料的消耗,使印刷更能適應現代工業的市場競爭,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0 j: ~4 ]/ J# G9 p
本系統基于PLC技術,電機伺服控制技術及相關的高精度墨鍵執行機構而設計,從各方面最大可能地滿足了多種印刷機的墨量控制調整要求。其操作界面清晰直觀,系統運行穩定可靠、控制精度高,多方位的快捷操作,超強的數據存儲能力,高達200分度的精度數碼顯示,快速的反應能力,使印刷機操作者能方便、省力、快捷、準確的按樣板調校墨量,并可以進行墨量預設置。同時,系統設計簡潔,便于維護保養,一般維修人員就能解決所有問題。6 C7 a! W: ]: w% a" G O
系統主要特點
q9 }' U/ l+ w% J: q 由于采用了先進的軟件和電子技術,及模塊化的結構設計,給本系統提供了無比強大的性能,并設置了墨斗鍵故障自檢功能。操作系統通過操作面板和觸摸屏都可以對墨量進行調節,極大的保證了系統不間斷的連續工作;墨位控制單元通過地址分配的方式解決了備品備件的通用性,維修方便簡單。 % M5 e- J2 A. l1 v2 N/ z' a
1.電氣結構
v+ y; B8 f( I8 P+ t% B 主控制器采用PLC技術,實現數值顯示、數據處理、數據通及實時控制等幾大功能。 ) P. m/ r6 t/ A, v, {1 v
觸摸屏的運用創造了良好的人機對話環境,直觀形象地顯示系統狀態并給產品數據的存儲和調用帶來了便利。
# u+ B) H$ m' W0 U 操作者在操作面板出現故障時,仍可使用觸摸屏進行墨量控制,包括墨位調節、鎖定,產品數據存儲、調用等等,而且在屏內配置了操作說明及一般故障的檢查說明,極大地方便了操作、維修人員。
) g7 i4 ^% B* j3 Q( F% q0 T' A 專業開發的操作面板、接口板和墨位電機伺服電路板,模塊式的設計構成直觀、可靠的系統,每個色組電源及信號電纜數量較少,布線清晰,給日后的保養和維修提供了方便,而且大大節約維護開支。
9 K2 K* @) ]# _" t/ g4 Y3 s 高精度的電機伺服控制技術保證了系統的控制精度和穩定性。 ; i* M, U) D- A. ~2 C" R, f
設計簡潔明快,結構化強,便于保養維護,能滿足不同印刷機的技術要求。通過進一步的升級,系統可達到墨位控制的自檢功能,最高可以達到通過網絡進行故障的診斷功能。 & u Y! `/ t5 J' m5 V
2.機械結構
) R3 G+ M' [9 @# @ c z& e! v6 }8 U 采用分離式墨刀,螺桿調整方式。
/ b, Z+ Y5 B5 f0 i 在一個色組墨斗幅面內并列排放若干把分離式墨刀,每把墨刀的寬度為25mm~35mm(根據印刷設機結構及精度要求)墨刀,每把墨刀在各自電機的控制下完成前進或后退的動作,調整墨刀與墨輥之間的間隙實現墨量大小控制。 % q* [8 t, D. }& U; [( R* x/ Z
墨刀與墨輥之間的調整開啟度為0.006至0.60mm.
; v! `! ]; u5 v( Z6 t4 R1 [ 墨刀硬度控制在HRC40-45.
. p$ h7 ]# v0 L, S1 \6 N4 j 墨刀頭為自定位結構,安裝時排列嚴整定位良好。 7 u8 I z# f. |" l2 L1 t/ H
減速裝置采用齒輪定位裝置,安全可靠性強。 5 `* B$ X" \& I, ^; r% i
齒輪材質選用經濟、耐磨材料“聚甲醛”和優質工業銅材制成。
" K0 M, ]% x7 O 整個墨池裝置整體性強,便于安裝。
+ Q c2 @/ r% F: a" `$ _& e油墨傳輸過程中的調節$ @; i0 D- U2 U) J9 U( s! `' {
油墨傳輸過程中的調節包括:墨斗出墨量的調節,傳墨輥接觸力的調節,以及著墨輥接觸壓力的調節。
8 C4 ]9 c u) E1 y/ T5 _8 ` 1.墨斗出墨量的調節 " H7 M+ p. Q% f1 y/ M, a' g
墨斗出墨量的調節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改變墨斗輥與墨斗刀片之間的間隙調節;二是改變墨斗輥轉角的大小。
* B, f# E- I$ w5 ]3 Y/ H* G 墨斗輥與墨斗刀片間隙調節,有手動調節、電動調節兩種,手動調節是用螺釘的正向,反向來改變墨斗輥與刀片的間隙。而電動調節是用遙控裝置來進行的,一般的墨斗座上面裝有一排琴鍵式鐵板,表面覆蓋一張硬塑料片(有的機器則不裝塑料片),而塑料片具有彈性,防止油墨的滲漏,每塊鐵板的前端裝有一個偏心輥,輥兩邊的支承環將塑料片頂緊在墨斗輥上,墨斗座上共裝有30~32個偏心輥,每個偏心輥的寬度約為30~32mm,當伺服電機接受控制臺的信號后,通過機械結構,改變偏心輥與墨輥的間隙,因此當墨斗輥轉動時,帶動油墨擠壓塑料片,根據間隙大小形成不同墨層厚度,附著在墨斗輥上,通過傳墨輥輸入勻墨機構,這種結構的特點是可以正確地限制每個供墨區的位置,防止一個墨區的調節對鄰近墨區供墨量產生影響,塑料片受到不斷摩擦,易磨損,需定期更換。
! U2 a. Z0 s4 A2 V5 J4 e 2.傳墨輥的接觸力調節
7 t8 A# C# {% C6 n! A: o' F 國產膠印機傳墨輥的接觸力一般是要通過拉簧和凸輪的轉向來調節。改變簧力的大小是屬于簡單的操作,而根據凸輪的轉向來調節接觸壓力,符合一般的調節規律。 " o4 s4 z% N; V) D b6 u- x) o6 A
3.著墨輥的接觸壓力調節
) K# Z0 e& z8 r. O& T 著墨輥的接觸壓力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著墨輥與串墨輥的壓力調節;二是著墨輥與印版滾筒的壓力調節,一般地著墨輥與串墨輥壓力調節依靠偏心機構來進行,著墨輥與印版滾筒壓力調節是依靠斜面原理來進行,調節著墨輥的接觸壓力通常是以著墨輥在印版或串墨輥上的壓痕數值為依據的,有時為了調節準確通常采用鋼片,插在著墨輥和印版或串墨輥之間,通過手感來判斷壓力大小。大多進口機器利用紙條來測試接觸壓力的大小,其方法和調節水輥的方法是相同的。再根據調節壓力手柄的“+/-”標符來進行調節。向“+”方向轉動手柄,增加和墨輥之間的壓力;向“-”方向轉動手柄,減少壓力。著墨輥的壓力調節是非常重要,所以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 `' s6 E- {) m/ G
(1)在調節步驟上,一般先調節著墨輥與串墨輥之間的壓力,后調節著墨輥與印版滾筒之間的壓力。 . S# M/ C2 R9 S
(2)在調節著墨輥壓力時,可以在不再使用的印版上來校正其壓力大小,若是在印刷過程中需要調節,應選擇在印版兩端或拖梢空白部分進行測量。 2 g/ a9 D4 z$ x. ]( W
(3)印版的襯墊厚度要符合要求,以避免由于襯墊厚度不合適而引起著墨(水)輥與印版接觸壓力的變化。 7 {* v% d7 j% o
(4)必須嚴格注意各個調節方向上的對稱性和壓力的一致性以保證串墨輥,著墨輥和印版滾筒之間的軸線平行,壓力均勻一致。
0 B4 m% S3 m1 k2 S8 I1 S( K 4.著墨輥起落機構的調節 ' ]2 M+ b9 Q% T C* H
著墨輥根據工藝要求,有三種情況:一是跟隨滾筒離、合壓,著墨輥自動地與印版脫開或接觸;二是在滾筒合壓時,人工使著墨輥與印版脫開;三是在滾筒離壓后人工使著墨輥與印版接觸。1 O0 Z! \& V& q2 ]- |, F4 f
著墨輥自動起落機構有機械機構控制,也有氣動機構來控制,無論哪一種機構控制,其起落幅度的大小,基本上都是由起落架上的頂螺絲來調節,也有通過偏心機構來進行調節的。
5 D6 o1 z- B7 O& Q/ @8 U 輸水過程各水輥的接觸壓力調節和各墨輥的調節方法相似。
8 S5 v/ |1 k% o& V; V4 h 在輸墨裝置中所有墨輥的排列都遵循著軟硬交替的規律。這樣有利于油墨的傳遞。另外,卷筒紙膠印機輸墨基本結構與單張紙膠印機是相同的,近年來,由于印刷技術的發展,膠印機的水、墨機構有了很大改進,尤其水、墨平衡跟蹤技術的應用,對于提高印刷質量與生產效率都起了很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