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死的科學家
! N- l( G5 {* z- ?. Q傳播數學干貨,學會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問題
0 H: s: Q7 ^, ]9 K
$ k+ p1 n1 F% t& `! G2 g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6 B( a) |! Q- Y/ G2 Z
4 G |+ I" |. G) M F" H◎ 阿基米德(Archimedes)怒斥羅馬士兵:“不要弄壞我的圓!”
% T. F9 o3 g5 m
: P0 g0 C0 h* N) G% q7 d1 m7 s: L◎ 布洛克(William Bullock)是高速輪轉印刷機的發明者,死于將腳伸進自己的印刷機去踢一個滑輪而導致的截肢手術。
5 }& W- w L; ~: a% `2 X* {+ H+ j C) l
◎ 伽羅瓦(Evariste Galois)作為史上最傳奇的數學家,一生都在作死。/ V1 ~6 O- ]8 S& ^3 V* ]
. i) ]& L# o4 `; L5 j- T: U小時候與數學老師互相看不起,慘遭留級。
2 }$ l& E. b$ a
7 `7 F( A+ b1 p+ H! o. Y中學時寫出了關于五次方程代數解(史上首次引入“群”概念)的論文,寄給大數學家柯西,要求他轉交法蘭西科學院審查,結果柯西不屑一顧,直接扔了。
: _" g8 H' O/ V& Z2 r: N- @* A* x# s' f1 N# T2 N$ e* J
次年寫出三篇論文,寄給科學院秘書傅立葉,結果傅立葉暴斃,文稿遺失。
4 ^/ l; K# G6 ?& A& F. S: |( t T8 q3 f1 i. \) S9 q' s; N* P
第三年又寫了論文,寄給科學院院士泊松,結果泊松批示:不知所云。% u) C! Z) Q. I
$ M7 ~& B1 J6 v, w9 I$ O0 U兩次投考巴黎綜合工科學校落榜,只因在面試時無法容忍人類的愚蠢,用黑板刷擊中了主考官的面部。(打人不打臉?。。。。?br />
! r" V3 D8 j# y! T' _
& i! \1 Z; A9 y/ m3 K好不容易被巴黎高等師范學院錄取,卻在校報上抨擊校長,慘遭退學。# a8 b$ P; i' c4 r; ^# M( w8 y
( O% o" C- x8 w. V$ `( z' D$ r& n
他爹因不堪天主教而自殺,伽羅瓦只身復仇,以“企圖暗殺國王罪”被捕。/ U% w/ l0 f! ?
+ M2 W5 n% u* ]+ a }1 W3 C- E3 k% L
獲釋之后上街示威,再次被捕…… 在圣佩拉吉監獄度過了人生最后一年。4 p) N, q2 A- y' V
% ?; z& U4 Y1 Z3 _! F獄中愛上了一個煙花女子,出來以后找情敵決一死戰。
4 C, M1 O% g M( W
2 C7 Y7 i; p! ?9 X5 x" m情敵是軍官(傳說是位居全國前列的槍手),但他偏偏要跟人比槍……
$ S2 }% u, W( J5 [; b& D) X/ `( b, m8 o9 m* l0 O: G
在被情敵擊斃之后,他的朋友 Chevalier 根據遺囑,將伽羅瓦的遺稿寄給了大數學家高斯,高斯依然未予理睬。
. m' a1 H- R5 X5 s0 J
' u [0 D: [3 z: ~! a決戰前夜,伽羅瓦已知不免,通宵記下了自己研究數學五年的所得。據說遺稿空白處還寫著:我沒有時間了,沒有時間了……伽羅瓦在天亮之前最后幾個小時記下的內容,解決了困擾數學家們長達幾個世紀的難題,開創了一門新的學科——抽象代數。數十年后,他的研究成果才被世界認可,并成為現代計算機的理論基礎。; Q! h0 u# _: L9 L
4 x j4 Q; a% ^7 \! n伽羅瓦,卒,享年21歲。
. O# |0 [9 |/ @% V6 j/ b3 s) s% V4 _& c( o4 ?) V( S% ]5 q; `+ E
◎ 卡爾達諾(Girolamo Cardano)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科學家,與達芬奇算是世交。
! m/ a R# D% I$ R Y- p: s& Q1 W2 N4 W
1545年,他在《大術》中首次公布了三次方程的一般解法,遭到其老師塔塔利亞的指責,認為他失信剽竊。于是雙方相約在米蘭決斗。意大利數學家比法國數學家聰明的地方就在于,決斗不會選擇槍戰……他們互相給對方出題,看誰先解出來。 o) @, @9 ]6 _7 y8 g- v
+ V. e0 P& n; T, }5 Y' _3 H0 Z忘了最后結果如何,反正這些解法依然被稱為“卡爾達諾公式”,而塔塔利亞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塔塔利亞只是一個外號,意大利語: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利亞,意思是結巴。5 I/ b, j4 e9 b) ~: ^( h2 q
7 s8 d' @1 x# G1 t; P6 Z卡爾達諾雖然沒有死于決斗,但他的作死大法比伽羅瓦還要犀利。這位大科學家通過占星,推算出自己將于1576年9月21日去世。不料到了該死那天,腿腳麻利,歲月靜好。卡爾達諾百思不得其解,為了確保自己科學預測的準確性,他……就自殺了。
: v, X6 v7 g4 {, ]$ ?( R1 F) d7 Q
: k+ z8 |0 T, u9 ^5 L, Y! o/ V◎ 瑞切特(Franz Reichelt)為了展示自己發明的“飛天神衣”(如圖,降落傘的前身),從埃菲爾鐵塔跳下,“五體投地”,沒有留下搶救的機會。
6 l" ]& S0 O( d* ~$ a( o& q' K! Y" Y+ A4 _# e+ T8 `. \
6 A. O2 h4 g O. {$ t5 J- g◎ 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有個學生,辛辛苦苦攢了篇論文證明黎曼猜想,結果被指出是錯誤的。該學生備受打擊,郁郁而終。在葬禮當天,風雨嗚咽,山川默哀。只見希爾伯特上臺發表悼詞,他說:雖然這孩子的證明有錯,但他的方向可能是對的。首先,讓我們考慮這樣一個單復變函數……
# q5 |0 u8 ^0 C3 x# L8 B% i+ [! x" U) ]* p: o
就這樣,希爾伯特為悼念者講了大半天黎曼猜想,最后大家都哭了。
9 i& M8 @" s9 L# c1 y! \
6 ?1 S' o& T& [4 \" [ {& r◎ 柯爾莫哥洛夫(Andrey Kolmogorov)是蘇聯最偉大的數學家,愛好肉搏,曾在Yaroslovl 車站攻擊民兵,還在蘇聯科學院打過盧津(Luzin,另一位數學家),因為備受斯大林的寵愛,皆全身而退。1939年,他對挑戰人類失去興趣,決定挑戰大自然,赤身跳入莫斯科的冰水之中,結果被送往醫院搶救,差點兒就凍死了。1973年,他以七十高齡再次跳入冰水,只為證明自己對身體的絕對信任。& ^3 A1 @5 w8 P0 D# K) k$ O# S
0 h( o& y. {( x7 Q. q% ]這個大概屬于作死未遂的案例。
0 S( Y) r7 W2 h, r+ F% ]3 G) {# O! H) f$ v) h
◎ 波丹諾夫(Alexander Bogdanov)是個蘇聯的物理學家,企圖通過輸血實現返老還童,傳說還幫列寧的妹妹輸過血。這可能是我國“雞血療法”的前身。后來波丹諾夫為自己輸入了一個病號(身患瘧疾及肺結核)的血,不治身亡。: r/ {. h: N0 A n9 m4 a
& Q5 X- ~6 _1 ?, i6 `◎ 埃菲爾鐵塔已經不能滿足法國人“帶我裝逼帶我飛” 的欲望。1911年,巴黎飛行家環龍(Vallon)來到上海,在盤馬路表演飛行,墜亡于跑馬廳。史載:環龍死后獲恤金,甚巨,其妻痛之甚,顧哀而不哭。隔壁有個叫老王的人一直安慰她,大意是:嫂子不哭,今夜我們都是法國人。并附挽聯:) m& {6 N* z9 E( s
; p4 ~6 Y6 d5 z5 ?) m環龍君是當世神龍,快哉列子御風,繞場三匝;( s9 Y: ~( y3 Z! j5 v+ y* ?5 z/ x
3 h3 G. m% q' Q8 y( m
盤馬路看行空天馬,傷矣杞妻不哭,市骨千金。8 q' t3 @8 N' k/ k0 V+ w
$ _$ A. b, ~' m! T; t
如今上海的南昌路,舊名就叫環龍路;而復興公園的原名是法國公園,里面也有一座環龍紀念碑(抗戰被毀)——都是為了紀念這位“空中白求恩”。
5 H4 }+ j, E4 `& H. q C; D# O% ?# F; M, F; h, D9 D- ?
配圖為環龍君的泉下好友——同樣摔死的飛行家:李林塔爾(Otto Lilienthal)
3 F8 [' b9 @9 {
; \- ]( K' K1 D& f9 e; m: E& G e" p, ^5 H* t% e0 T
◎ 老上海曾將環龍君譽為:神州飛天第一人。此言差矣。
. q- F7 ]% d; {) g) R4 F% T! V8 e+ |: f# M7 A S
早在明朝初年,有個叫陶成道的人以“火器神技”得到朱元璋賞識,被授為萬戶官。他將47個自制火箭綁在椅子上,雙手舉起兩只大風箏,命人在后面點火發射(如圖),果然被送往了西天。6 h3 W! c; @% {2 T& s# c% U2 v, n2 W
7 S% t" F1 b! R% T* Q
8 h+ M" Q1 I! i, r1 Z, M2 p
這才是真正的 “世界航天第一人”好嗎!
+ R3 ^$ p8 f+ Z# x0 ]
h. W4 b! q' n; Y+ W. e后來為了紀念他,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山”。5 A9 _7 \" g/ p
4 u8 a; J7 i: ^
◎ 清朝有個科學家,名叫徐壽,被譽為中國近代化學之先驅,曾研造出我國的第一艘蒸汽機輪船——“黃鵠號”。徐壽有個兒子,叫徐建寅,是晚清洋務運動的首席科學家,“一人足抵洋匠數人”。他先是幫李鴻章研制出了硫酸(時稱鏹水),又被張之洞抓到鋼藥局去制造炮彈。由于此人堅持要“日手杵臼,親自研煉”,結果“以試無煙藥,被轟”。最后全身只找回了一只腳,還穿著大清官靴。
5 j6 }( d5 t! _4 X- c
1 V' k) S- H& T- c% D7 H閉上眼睛,用心再感受一遍:被轟!
7 P5 @' e% `% t8 s" `' H# S- y K# n
張之洞的挽聯寫得很好:
( \. d3 G% d/ Q/ p7 ^6 k
5 }/ M6 d' H3 p中華化學更有幾人,從此廣陵成絕調;
2 } W2 q. x; A' I f+ O4 I6 y. V3 F- ]3 y4 A. }- e {# J
今日軍資為第一事,痛哉歐冶墮洪爐!
: T) Z o9 R' H3 [( V& i6 U5 e W' f. i1 H/ P& \- s
◎ 提到炸藥,就不得不說大名鼎鼎的諾貝爾(Alfred Nobel)。準確說,應該是諾貝爾全家!他爹因為研制家用取暖鍋爐,就曾一把火燒光房產,諾貝爾本人可謂浴火而生,幾乎夭折。但在三十年后,他終于復仇成功,在研究雷管時將父親炸傷。更慘烈的是他的弟弟,直接被他給炸
# n+ S, _5 R9 ~/ c- _; T& D) [' ?; w M5 K) r8 I$ }6 x9 y: l) o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