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只有快樂 于 2018-3-31 16:48 編輯 , v1 E- {! Q, ?" ]
, f" D( f @6 t3 m4 G2 r- ~0 T一、何為閉式系統?
* T1 }2 m% l5 V8 {0 k J 液壓系統按照回路的形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1、開式系統。2、閉式系統。 # f( S! u1 @7 b& x
開式系統使我們最常見的系統,大部分接觸到的系統都是開式系統。典型開式系統液壓油箱做的很大一般循環比( http://www.hrhome.com.cn/thread-779860-1-1.html 想了解循環比點這里)做到0.3左右,油箱多數具有散熱作用不會附加額外的散熱裝置。液壓油經過油泵控制閥執行機構后回到油箱。油泵的吸油和系統回油沒有關系,是分開的,形象一點就像人體的泌尿系統。
7 D* p2 {/ q/ L! o6 F( e6 L( [4 @) P5 {8 \( _( ?' {0 T5 K0 C
典型開式系統
. H$ |# Q' R. w! E O' ]1 C 閉式系統顧名思義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典型結構油泵帶一個馬達,油泵的吸油直接接馬達的出油,液壓油的循環是封閉的,類似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夸張的說他其實可以不需要油箱就能夠正常工作,當然實際上還是需要一個油箱,這個油箱只是起到輔助的功能,用來儲存從系統里強制沖洗出來的一少部分油來進行冷卻,和補充系統的泄漏油。這個油箱的循環比與沖洗流量有關。7 M, I X& G, u! I' Y8 L. Q
) Q9 k) _, \/ L7 |' M' x
典型閉式系統
% X/ c" r) ^$ u二、為什么必須用閉式系統?
5 ^$ }) P7 r" y7 y& w 液壓系統開式系統最常用,發展也非常成熟,閉式系統能夠實現的功能,開式系統也能夠實現那么為什么還要用閉式系統? 這里就要提到閉式系統的特點,閉式系統相對于開式系統最大的優點就在于能夠用較小的體積和重量的液壓系統來實現更大的功率,并且相對開式方案更加節能,對工程機械類燃油機械尤其合適。因此雖然閉式系統更加復雜,價格更貴,對油品要求更高但是在某些大流量高轉速高壓力的工作場合仍然是不二選擇。3 G$ l. R( j- y0 T
; H$ V5 i2 G0 y- D
這里面有幾個點需要提一下。; ~7 K9 D$ X9 k2 T7 T
1.開式系統油泵從油箱吸油,以柱塞泵為例需要柱塞腔形成負壓然后完成吸油,這里對柱塞滑靴強度有要求,實際使用中吸油不暢導致滑靴拉斷也是時有發生,這就導致了開式柱塞泵的工作轉速和工作壓力受到限制。閉式系統有專門的補油泵為主泵的吸一口補油一般達到25bar不會低于16bar這就克服了開式的缺點使得閉式系統可以工作在更高的壓力下,功率密度更大。' V( g$ E0 [: i: [4 C
2.開式系統是一個閥控系統或者說節流系統,存在較大的節流損失,在大流量是尤其明顯,并且在閥換向時沖擊大,不平穩。閉式系統是一個泵控系統,執行就夠換向通過直接改變油泵斜盤方向來實現,平穩少沖擊,系統是油泵直接到馬達避免了液壓閥的節流損失,效率更高。0 l) E5 U: A' g7 p
三、閉式系統使用中注意事項% r$ r$ d$ G, S2 x4 w0 M
1.閉式系統液壓油封閉循環不易被污染是優點,但是也帶來了問題一旦產生污染難以通過自循環清潔,雖然有沖洗油但是畢竟是部分循環。對組裝過程以及濾芯和液壓油品質要求更高,使用中要定期檢查清潔液壓油。6 U) L- L* b% h/ e& D) R: P, v
2.閉式系統緊湊功率密度大是優點,但是也帶來了散熱困難,這里對強制散熱裝置提出了要求,一定要設計合理高效的散熱裝置。
4 P8 S- @$ L3 ?. L+ q! } 3.閉式系統工作壓力高是優點,但是得益于補油泵的存在,如果補油泵損壞將直接導致主泵損壞,因為內部結構于開式系統并無本質區別。這就要求需要對補油泵的狀況足夠重視,需要注意a補油壓力是否異常。b補油吸油是否正常,關注真空度以及油箱液壓油是否清潔充足。
' V, [' q3 t7 \7 w四、閉式系統應用案例
5 {, C/ d* o% @5 j! { 1、工程機械的行走驅動液壓系統,比如攤鋪機行走液壓系統、全液壓振動壓路機行走系統、全液壓收割機行走系統、煤礦支架搬運車行走系統、運梁車行走系統,卷揚系統等。. I. h. W# L! P' r4 c" x3 l
2、特種車輛行走驅動液壓系統,比如牽引車行走系統、高鐵軌道打磨車,礦用運輸設備行走系統等。1 x. ]% }. b( Q1 p4 R" v
5 C+ L: A- q8 J& q# p
2 H4 l7 v- H, s2 X! s3 c 3、大型車輛的回轉液壓系統,礦山大型挖掘機的回轉液壓系統、某些履帶式起重機的回轉液壓系統等。6 T% X0 O( u8 `! D7 H* c3 {
7 a" i) @) M5 M( B5 x6 A* l, Y. @$ y! g4 W% F. B% v' l' Z
, ?$ }; o s4 X: x1 A0 ?$ z& p% i$ ~5 i' J; y% ^6 c3 a
" e: E2 b9 b" o0 F8 X
h# {; N% f" O. f4 u. |& g* I; v5 h" B5 v6 d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