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x_ClZsW3l5 于 2018-10-20 16:13 編輯
" N# W( n2 M/ A5 K6 f: h p8 t7 Q8 Y" r @1 J8 M: _- t
是這樣的,廠里三臺龍門銑,A,B,C,一臺一個操作工,簡稱ABC。A是廠里八年的老員工,B是兩年的員工同行廠里來的,C是今年剛來的,D是今年走的。 n8 D$ b! L7 [4 {
龍門銑是靠吸盤吸的,因為每臺床子不一樣,每個人的吸盤也都不一樣。
6 E) z* u* F7 R% k1 C廠里是有自己的標準化產(chǎn)品的,差不多一個人8小時工資300左右,計件制。另一種是時間制,八小時的標準是160元/8小時。看到這里社區(qū)的朋友們肯定會說,現(xiàn)在的小工都要180一天,是的,這個標準是沒有辦法,廠里的工種有七八種,全廠都是這個標準,因為外加工的情況少,所以一直沒有大的意見。如果一漲,全部漲,一年工資也會多出來很多,傳統(tǒng)的加工行業(yè)現(xiàn)狀也難,大家應該知道的。而且比如給漲到了180元/小時,可是其他的工種一天工資也就180元,那外加工的時候就磨洋工,最后倒霉的還是老板,電費都多交了。) ^! Y4 R! _* T6 M A
廠里經(jīng)常也有外加工的活,因為厚度不一樣(龍門銑越是薄越是難銑,而且還有余量限制,比起加工標準件更麻煩),材質不一樣,不可能按照計件制來,所以只能按照時間制來。2 V4 N* h0 o$ Z& i0 r" Y) ]
那么廠里分配的時候就只能按照平均分配的原理來分配,這個平均分配是按照時間來的,因為同樣的幾塊工件交給三個人來做反而降低了效率,第一塊做熟悉了接下來的活做起來更快。
: K; q% J- c' o% s5 Y/ g" g但是問題來了,廠里的管理者包括我自己也不會開機器,模棱兩可的外加工產(chǎn)品能不能做往往是員工來說的,實際上有些能做的,A和B就是說自己沒有把握,做壞了和他們沒關系,換成各位是老板也怕啊,工件做壞了就是五千打底的,賺著賣白菜的錢,冒著賣白粉的風險的感覺。像是這兩天一批薄板,與量少,變形量大,材料硬度HRC45,之前沒有做過,A和B就說不能做,C認為能做,也做下來了,但是給工資的時候只能按照160元來給。
" o: i1 q% o( G0 g7 _* O4 `2 }3 G實際上這種情況一直存在,也是為什么開除D的原因,D之前在工廠也是挑事情,鼓動著AB一起不做外加工活,后來一氣之下直接開了。7 r/ }- T" o! R; j9 W; V! K9 t
廠里外加工的活,實際上老板確實是賺到了錢,可是員工卻很低,低了也就算了,其他不愿意做的人還做的一天能賺300元的活,C的自然心態(tài)就不能放平了。C是個老實人,在專門做外加工的工廠做得久,所以他能做的就做。可是現(xiàn)在時間久了,他也埋怨,感覺到不公平了,憑什么A,B好做的活以及外加工的活搶著做(為了抹平計時的時間),難做的就推脫自己做不了,就輪到我來做,下次我也不做了。
# z$ O5 b. p N2 G: p這就一直是一個矛盾點,之前想著那這樣,如果廠里周末一天休息,A.B休息,C繼續(xù)上班,但是又擔心A,B又有意見。但是又不知道該怎么處理。3 j2 K5 q% r" H+ U" v: p7 e) U
各位企業(yè)管理的大佬們有什么好的辦法嗎?希望不吝賜教!
0 W/ u/ k z+ o* S+ ^ w/ P( d) m; v8 J2 ]' ^
7 |, t, Z1 O! p9 B+ l$ I! r0 |- C+ q4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