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 D. [$ R- T- ~/ b% Q) n& d u Lebus鋼絲繩卷筒. b$ G" h$ V4 Z+ p2 a1 O$ Q
在1937年,油田設備供應商Frank LeBus在提升卷筒上用了一個繩槽導桿解決了卷繞鋼絲繩的導向問題,并獲得了專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他改進了繩槽的幾何形狀,終于發明了Lebus雙折線卷繞系統,該系統至今仍是最有效和最完美的方法,能夠確保卷筒上的多層卷繞鋼絲繩完全平滑地卷入和卷出卷筒,并且可極大地延長鋼絲繩的壽命。試驗已經表明,采用與鋼絲繩規格相匹配的繩槽,Lebus卷筒可延長鋼絲繩壽命500%以上。$ L- k# p/ [% }- F
今天,Lebus這個詞常常被不正確地用來指所有折線繩槽的卷筒。實際上,只有Lebus生產的卷筒或襯套才能真正稱得上是Lebus卷筒。
; M; `4 W* N" f2 v# H: d+ T# N: @6 `# k0 r B6 Q$ [
) S/ `- d7 r1 |7 ~
, Q, N1 K1 P {( ?: ? G/ H國外折線繩槽卷繞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現狀( D: @: }7 B* Y6 B M
, ?6 \8 z6 U- @0 E+ v
[摘( U; K7 w4 u. ]9 W' s" O% x8 ~
要] 主要介紹折線繩槽卷繞技術的起源、發展和在國外某些領域的應用現狀與水平。文中還列出了日本部分水電工程上應用折線繩槽卷繞技術的一些實例以及Lebus國際有限公司對使用折線繩槽卷繞技術的一些限制條件,如鋼絲繩的偏角、鋼絲繩的最小拉力以及對卷筒法蘭的要求等,可供國內從事起重機或水工啟閉機設計的技術人員參考。9 ]! m4 H7 |$ ^, C8 g2 U1 n
/ u. @) d! Y3 y0 v& c[關鍵詞] 折線繩槽 Lebus繩槽- O/ O% ?% q2 i- U- ]
卷筒0 O& g* p* f7 `- S! [% S; m
起重機
6 @; }, g, o+ `# q+ D6 ]啟閉機
, W' }, D( _; g) I) ~
; L; t$ p5 ?& V7 K1 K: F1 折線繩槽卷繞技術的起源/ a( d8 _5 ]! f9 V0 r% D( S. M2 p
目前在我國起重行業流行的“折線繩槽”一詞,是指從國外引進的一種適合鋼絲繩多層卷繞的繩槽形式。由于這種繩槽在卷筒周向的大部分區段上保持與法蘭端面平行,只在很小的區段上與法蘭端面相交,因此繩槽必然出現拐折現象,故而得名“折線繩槽”。/ |7 B5 f" l& B3 J
折線繩槽起源于美國,是由美國Lebus國際有限公司(Lebus International Inc. )的創始人Frank.L.Lebus先生發明的,故國外一般稱這種繩槽為“Lebus Grooves” ,即Lebus繩槽。% K, k( P. V: }- Y- z
早在1900年,Lebus先生就已涉足美國的油田工業界,并通過為迅速發展的德克薩斯州西部油田提供鉆探設備的專用工具和配件開始了他的創業史。那時,Lebus先生開辦的企業還只是一家鐵器作坊。后來,Lebus先生通過對石油鉆探設備的觀察,發現這些設備上的鋼絲繩常常不能在卷筒上均勻纏繞,致使鋼絲繩嚴重磨損并很快報廢。這引起了他的濃厚興趣,于是,他開始了對鋼絲繩纏繞方式及繩槽形式的研究,終于發明了折線繩槽,并使之成為一種專門的繩索卷繞技術。- Q* @- o# G9 }, o, ?( f9 ]
, B: S! o) h. N0 c& K6 j }) t8 d! {2 折線繩槽卷繞技術的發展階段7 L% F9 q) N( f9 b
折線繩槽技術的發展,按時間劃分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階段,即1937~1949年為第一階段,1950年以后為第二階段。
( U5 `8 B0 Y" D. K
3 T) ]; F5 E* R f( i7 N1937年,Lebus先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北部的郎維尤城(Longview)創建了Lebus國際有限公司。也就是在這一年,他發明了“Lebus繩槽”,并將世界上第一個帶有“Lebus繩槽”的卷筒應用于油田的鉆井設備,獲得了成功。在此之后,隨著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和日本等國陸地和海上石油開采工業以及其它工業的快速發展,“Lebus繩槽”的應用也隨之擴大。特別在1945年以后,這一技術在不同領域的卷揚機構上得到了大量應用。不過,這時的“Lebus繩槽”在一圈內只有一個斜旋段(相對于法蘭),即在多層纏時,上下層的鋼絲繩在卷筒上僅有一個交叉過渡區。% X. q, J4 p _! q; Y$ e
與此同時,Lebus先生根據在不同領域實際使用的情況,對最初的繩槽形式也進行了不斷的改進。至1950年,他又發明了帶有兩個斜線段的“Lebus繩槽”槽形(見圖1)和“Lebus繩槽偏角補償器”,使這種繩槽的卷繞性能更趨完善,而這種帶有兩個斜線段的繩槽槽形也一直保持至今。從此,Lebus繩槽不僅在石油鉆井和采礦工業,而且在建筑施工、航空吊運、深海探測、起重工業等領域都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