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年的一天,一艘去往美國的載著商人洛厄爾及他家人的客輪被英國海軍攔下,所有船員及乘客被臨時關押在了一處英軍基地。原因是洛厄爾涉嫌盜竊動力紡織機械設計圖案——在當時的英國是一重罪。
- d- Y/ W4 ~' w, z6 ^
洛厄爾確實犯下了這則設計盜竊罪,不過沒有證據,因為他將圖紙印入了腦子里,英軍只好將其釋放,記憶力超強的洛厄爾登上了美國土地。
" [4 Z* Z4 o, ~5 M
01
* t% Z, H, D' {% y0 {( M 美國工業革命之父&英國叛國賊英國人塞繆爾.斯萊特記憶力也特別好。他14歲的時候,為英國紡織商人杰迪代亞·斯特拉特做工,是契約傭工(承諾忠誠守護商業秘密)。斯萊特很快掌握了當時全球最先進的全套紡織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 _+ G" ?5 {; E0 C. [$ I1 x0 I
1789年的一天,在一名商業間諜的幫助下,斯萊特改名換姓喬裝成農民,逃過了英國當局的邊境審查,輾轉偷渡到美國的羅德島。憑著驚人的記憶和機械制造技能,斯萊特成功復制出了英國的水力紡織機——阿克萊特紡織機,這被英國人視為“國家機密”。
4 Y4 o. k- K' O- i
3 B' r; m$ B5 e, U, p
▲ 斯萊特 逝世時,他的總財產被估算作近100萬美元,控制著美國13所大大小小的紡織廠。
' S1 q# ?' B( E
1793年,斯萊特和他的合伙人在羅得島上建起了美國第一座裝有阿克萊特紡織機的工廠,一種完全不同于傳統手工紡紗技術的生產系統在北美大陸出現了。
2 r8 l G2 F1 @: t
而在1860年的美國,移民而來的英國機械師共超過了40萬人,隨之而來的外來資本總數約4 億美元,這成為美國工業最具活力的血液。其中斯萊特被美國看作改變美國工業歷史的英雄。 . F+ W- M9 D* N; a3 e" @! P
斯萊特成功復制紡紗機的消息傳到英國后,英國報紙紛紛指責斯萊特是“國家的叛徒”、“美國人的幫兇”,英國紙媒稱:斯萊特在其祖國成了叛徒的代名詞。 9 c7 ?! M8 s5 V* R# q
02
. h' Z3 F m: M! ?3 T6 N 美國貿易戰的導師:英國4 g/ ~7 w& }" ?8 I6 m
為了阻止“剽竊”再次發生,英國建立了一套嚴密的技術封鎖制度,這一封鎖主要針對美國。 & x) Z% \4 W$ z5 h
新式紗機被列為“高科技產品”,對北美實行技術封鎖;政府明確禁止工匠移民美洲,尤其嚴厲禁止紡織業主和熟練工人,一經發現立即逮捕,輕則被剝奪公民權和財產,重則被送進監獄。 2 n$ M4 A3 g3 }3 G9 l5 _1 h
同時,英國人禁止美國人參觀本土的棉花加工設備,禁止本土公司向北美出售棉布、麻布、毛料和絲制品的生產工具。對技術如此看重,是因為它帶來了滾滾財富。英國當時出口獲利一半來自紡織品。 * Q. e9 L! Q1 f$ s) d- z7 d( a
英國紡織技術起源于荷蘭,但興盛于英國。 4 V" y& J9 s$ A: v3 f( j. y
1765年,珍妮紡機出現,一架紡機可以同時紡八個紗錠,效率一下提高了8倍;1784年,英國人瓦特研制成功蒸汽機,將人類帶入了機械化時代,英國棉紡織率先實現機械化生產。 7 D9 D1 o# I7 Z+ W9 ]( t! i7 d I
7 O- B* g( e" R/ ^/ m! k% i% [
▲ 19世紀晚期英國海外貿易示意圖
# \( k% @; @! P1 y
1828年英國棉織品出口額占據出口總值的一半,在1850年,英國加工了全世界46%的棉花,棉布成為人類史上的第一個全球化商品,風靡全球,遠銷歐、亞和美洲。英國的高速紡織技術成為國家核心技術競爭力。 # m1 G$ w/ D8 k; J0 ^0 b
03 4 T0 G7 D% ? ^! o8 Q0 V' T
美國破局:黑白兩手
2 B3 |4 d4 o7 n3 \當時的技術分工是,美國是個農業國,負責種植棉花等農作物,以低廉價格出口英國,英國憑借領先的紡織技術,做成棉布和其他紡織品,賣回給北美,美國長期處于生產鏈的底端。 4 p& F0 b" G& W* _$ m! M }
這種分工很快被打破。 6 x* @ A$ U, |& ~1 g* Z2 H
美國首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等聯邦黨人,通過政府暗地向英國諸島派遣眾多商業間諜,財政代理人坦奇·考克斯還創造了誘惑機密倒賣者的獎金系統,目的有兩個,第一復制機器設計圖,第二偷渡高技術人才。 2 G8 @9 v; R9 `, t
7 k- t/ f8 O4 B$ H; C$ I; ?
▲ 10元美鈔上印有漢密爾頓的頭像 7 `) t" Q" a3 R% C8 D2 ~ y/ L5 g9 b
在國內,美國聯邦政府出臺的另外一個配合政策:保護山寨專利!
% M4 t& |4 e7 Y- L) f
根據1793年專利法,只要你是個帶著技術的人才,不管你在英國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宣誓成為美國人,就可以直接在美國申請專利,不會辨認技術是否剽竊,都能獲得政府保護。
% K* O; |1 ]& L$ b$ V% S0 z1 O$ R
1793年專利法正如沖鋒的號角,在它的鼓勵下,美國國內迅速掀起了全民山寨英國技術的風暴。
|3 Q9 C3 K& u7 X
漢密爾頓甚至在制造業建設協會的章程中寫道:要用手段獲取美國沒有的歐洲熟練工人、機器和操作技術。
- k; z8 r9 l' R5 N
英國技術工被美國的獎金所吸引,甚至曾經發生藏身木桶偷渡到美國追尋“美國夢”。一些擁有制造機器或者運營工廠的經驗和背景的高技術人才在“聯絡人”的幫助下,成功偷渡到美國。這些技術人員在英國只是底層技術工人或監工,到了美國升級為工程師和企業家。 ! t' L+ r, R! L8 {
“技術竊取案”接連發生,美國的紡織工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大幅提高,逐漸成為英國主要的競爭對手。
O9 @# g" v) [3 }) }2 m
$ m5 w" B; s; J9 f) b9 P
1 d q3 M' X& n/ H6 Q▲ 美國“偷來”的先進技術驅動各行各業發展
6 M' q4 L% |6 W o
至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紡織技術、質量水平和紡織機械水平占據了世界領先地位,并開啟了化纖工業化生產的先河。這也奠定了美國日后汽車、計算機工業的基礎。
1 s0 V+ J: Z1 }3 I
1990年10月20日,時任美國總統的老布什在稱:美國經濟能有今天的增長和取得如此的競爭力,紡織工業起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 ( h3 s0 o* g! g
END. 9 @; ?' u) ^, Y- |. |
參考資料:
7 w- z% ]6 U6 K- \6 H6 Y
1.菲特:美國經濟史 0 Z K$ v6 m0 W, J+ h" V
2.韓毅:《美國工業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 ^, u0 S6 V: i
3.李劍鳴:《美國的奠基時代》
' |+ S: m2 p6 g7 S# u9 }- w. w
4.宋丙濤:《英國崛起之謎》
/ F& l; z# \; l/ r# H. A) `; `5 A# K/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