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憨老馬 時間: 4 小時前 標題: 新入職者該如何對待第一份工作!
記得孩子最初踏入職場的時候,他問我有什么意見,可以供他參考!我只說了一句:“在第一個單位,呆夠三年。”,個中含義是:三年內,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要堅持干下去(除非被開除),不要辭職!孩子聽了我的話,快滿三年,跟當時公司的一位合伙人齊齊跳槽到了另一家去,之前又征詢我的意見,這時候我就沒有任何啦,只能說:這是你自己的事!
為什么我要對孩子規定三年呢?這是我多年來招人以及用人的經驗!
昨天公司一位屬下辭職了,其理由是:沒有機會涉足公司的技術核心!我問他:“來多久啦?”(我記憶應該不到兩年),他說:“剛好一年半”,我笑啦:“剛從學校出來,才一年半,怎么就斷定沒有機會涉足公司的技術核心呢?”。
各位可以想象,剛從學校出來的應屆生,能一下子應付公司核心技術的工作么?這不可能的啊!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熟悉,先做一些外圍的工作,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慢慢總會有機會承擔更重要工作的(其實這位同事在近半年來,公司都已經安排一個項目讓他單獨去操作,直接對總經理負責。可以說他表現得好的話,前途是有的!)本來昨天我就想把公司的核心技術分一部分讓他去負責,沒想到他已經辭職了,我跟他說:“你這一年半時光,真的浪費了!”。
相反,我的“徒弟”(我自己認的)到公司剛好四年,通過他自身的努力,已經單獨支撐局面兩年多啦!他們兩人對比,以后出去找工作,我認為后者一定比前者容易!
我定的三年,是否有些依據了呢!?
作者: 老鷹 時間: 3 小時前
真理。
現在這社會,人浮躁,欲望大,流動快速。這也是構成企業生存環境艱難的要素之一。
作者: X-Shute 時間: 3 小時前
學習了 即將畢業 ,,,
作者: machel77 時間: 3 小時前
確實是這樣的,不過如果自己不爭氣,待多久(5年以上)都不會有太多機會!
作者: ゞ海颩ヅ 時間: 3 小時前
恩,要一點核心技術
作者: 心隨你~~ 時間: 3 小時前
我剛好待3年了,從國企出來了,
確實如LZ說的,
很有道理!!!
作者: meng_aml 時間: 3 小時前
舍友要走了,干了快13個月了,都是外地的,沒人罩著卻是不好走,同樣新入職的有人照顧都很順利,同學灰心了要走,我們還要堅持,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不容易啊~
作者: 西北風zlh 時間: 2 小時前
對于現今的社會,三年有些長了,現在有些年輕人的思想太活躍了。
作者: woshiwuyaqi 時間: 2 小時前
我還是新入職者,呵呵,斗膽在這里說幾句,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正!從兩方面講:
新入職者:首先如果對自己定位比較清楚的話,找到合適的企業,從熟悉產品,學習技術,達到獨當一面的水平,三年還才算是基本的工齡,當然這是要看個人能力來講的,然而很多新入職場的人,往往對自己的定位不明確,想著先找到工作再說吧,如果找對了,可能就如前者了,但是如果發現原來這根本不合適,那不這純屬浪費青春嗎,總不可能硬呆下去吧;
企業:給予新入職者充分的發揮空間,制定良好的培養計劃,晉升制度。。。如此,讓新人能找到合適的發展位置,這牽涉到的也許就是所謂的企業留人機制吧。
作者: yang_yang 時間: 2 小時前
第一個單位待三年的少之又少,特別于現在的小年青來說..
作者: wangceyuan 時間: 2 小時前
在臺灣公司必須有三年的工齡才能教你核心的技術。
作者: 云楓 時間: 2 小時前
也要看什么公司的哇,值不值得。
作者: sijiruchun 時間: 2 小時前
回想起自己的工作經歷:
第一份工作干了6個月,辭職跟著經理一起走了(經理換到另外一家公司)
第二份工作干了20個月,工資實在是太低,學到了不少東西,但是工資實在太低,
第三份工作干了24個月,工資翻倍了,但是干的很郁悶,也很辛苦,不開心
第四份工作干了8個月,有點偏離本行業
第五份工作干了2個月,果斷炒掉老板
第六份工作一直到現在,米國的企業,馬馬乎乎吧,
第七份工作不知道什么時候的事情,呵呵
跳的確實有點多,感覺真正學到東西的還是在第二個公司,在人生的工作經歷上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作者: 杞人憂天 時間: 1 小時前
講得不錯!我有個徒弟,跟我干了4年,期間也浮躁要跳但讓我按住了,去年我換崗,他也跳出了,今年已在新的單位擔任技術部經理了。
作者: duijiang2012 時間: 1 小時前
確實如此,本人就犯過這樣的錯誤!!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1 小時前本帖最后由 冷水黃金 于 2012-8-9 18:28 編輯 對,也不全對。
如果真心從事這行業,肯定要多呆會。
如果完全對此行業沒興趣,立即轉行從事自己喜愛的行業才是正道。
咱當時對神馬機械沒啥興趣,一心想搞電腦軟件,當時很是時髦的,在學校大部分功夫也花在那東東上面了。
畢業后,服從天朝安排整鐵砣砣,“忍會、忍會。。。”,跳進大火坑爬不出來了,腸子現在青的發黑啦。

不然現在已經是威風八面、一呼百應、令人聞名喪膽的黑客大俠了!

作者: zuozuo2013 時間: 1 小時前
如果企業混日子,沒有技術,完全靠關系活,我們該怎么辦?
作者: zhuxiaohua 時間: 半小時前
1.第一份工作做了3年3個月。我真的很感謝我的那個大佬。他教會了好多做人的道理。離開第一家東家后3年后,我的這個大佬給我電話叫我還回來,延續3年3個月的工齡。可是我已經跟第二個東家簽約了。
2.第二份工作做到現在。研發組一呆就是5年,師兄是研發組的大佬,對我很照顧。給的學習機會也很多。后來我的師兄做了技術部經理。
3.現在我對我部門的人要求很嚴格,甭管你是工作十年的還是新來的大學生,先到NC車間、機加工車間,安裝車間去待上個三個月,最后需要你親自把所生產的產品單獨地的裝配起來,每個零件和標準件型號和名稱要能說出來,寫個改進報告(最低10個改進方案)。能做到這一點就能發二期工資(一般1500元)。
4.對拓展的新產品,工程師必須自己動手親自裝配,親自測試,等小批量生產測試后就移交給生產部;后續還要工程師做好跟進工作。
5.現在培養新的接班人,呵呵!
-------------------------------------------------------------------------------------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9 分鐘前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2-8-9 20:37 編輯
有一句外國諺語說:即使在石頭上也要呆滿三年。
意思大概是說,呆三年才能體會一些東西。這個時間和樓主不謀而合。
貌似題目被改了,看到新的題目又有了新的感想。
階段A:剛進入一個公司,開始大家對你不了解,
拿你當新人看也是可以哄著你讓著你的。
階段B:然后逐漸變熟悉點兒了,就到了階段B,
不用拿你當新人看了沒有特權了,就會該怎么對你就怎么對你,
在階段B,會慢慢的試探你的水平,看你的長短與深淺。
然后才能做出判斷,是否和你多做交流多做協力多多關照。
階段C:這時才進入階段C,拿你當工作中的partner對待,
互相的交往多一些,然后你也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
階段D:等到自己呆煩了,或者企業經營出現變化,就會到階段D,然后就自己想想后路。
A+B+C,一般可以到一年時間吧。
對于新畢業剛就職的人來說,除了個別相當成熟的選手以外,大多數畢業生的身上有著一些的***,
他的說話做事考慮方式記做S,而公司里社會人的說話做事考慮方式記做T,
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對的,但是現實中,S和T是不同的。
他的思維方式邏輯思考看問題的方向,從S轉變為T,是要花一些時間的。
花費的時間因人而異。
能夠正視環境多多反省的選手,畢業兩年,基本上思維方式能修正一些。
不愿意思考環境只愿意堅持自己的選手,可能兩年以后也和畢業差不多,
但是兩年時間足夠經歷好多事了,經歷一些挫折,就會有一些反思,多少會有些長進。
這個從S到T的過程,簡稱為ST。
那么A+B+ST+C,基本可以算做三年。
所以,樓主先生的經驗,是正確的。
---------------------------------------------------------------------------------
作者: Twiney123 時間: 15 分鐘前
最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受教了!感謝樓主!……
作者: 苦澀的淚 時間: 59 秒前
我還是新入職者,呵呵,斗膽在這里說幾句,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正!從兩方面講:
新入職者:首先如果對自己定位比較清楚的話,找到合適的企業,從熟悉產品,學習技術,達到獨當一面的水平,三年還才算是基本的工齡,當然這是要看個人能力來講的,然而很多新入職場的人,往往對自己的定位不明確,想著先找到工作再說吧,如果找對了,可能就如前者了,但是如果發現原來這根本不合適,那不這純屬浪費青春嗎,總不可能硬呆下去吧;
企業:給予新入職者充分的發揮空間,制定良好的培養計劃,晉升制度。。。如此,讓新人能找到合適的發展位置,這牽涉到的也許就是所謂的企業留人機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