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V# V) X/ f% l ^5 l需要把現有播蒜機的結構方案都丟掉,從頭開始:* J, |, c" X# t& O) p
1.明確設計需求,如果僅僅是做臺樣機去評個職稱或者什么展會上露個臉,就隨意,如果要落地推廣就要考慮客戶需求+ i" P# D$ M! R* f% e! X; r! o
(畝產、成活率,操作性、經濟性、可靠性,等)4 t3 產量問題,種植設備影響會有,但是如果能達到和手工種植的要求,基本上產量是差不多的,除非影響了播種量以及種植密度。種植設備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種子的損傷,種植方向等,這個會影響產量和成活率,經濟性方面,前期肯定性價比不高,因為研發設備的成本相對較高,這個自然轉移到設備的售價上,不過可以通過設備的產量分攤,前期可以采用租賃或者代種植的方式操作,降低種植戶的成本壓力??煽啃?,那就和成本掛鉤了,看你采用哪種質量的零部件。 l" G w$ E
9 X2 s0 W9 V8 G 2.先去觀察現有人工種蒜的方式,注意事項。(排內間距,排間間距,底肥(農村喜歡用草木灰),蒜瓣方向等狀況以及原因)% x9 n# r; X7 K+ t. `' s9 D, E5 O
以及后期管理手段(除草,追肥,采摘等)
/ H6 w. f- T) q9 t5 @ 你說的間距問題,一般是行距和株距,這個非常好操作,調節種植機構的運行速度與行走速度的比值,可以調節株距,行距就是每行種植機構之間的間距,這個可以做成可調式的,也無非是個滑軌再加上一個定位機構的事情,參見叉車的貨叉調節機構(本人無叉車證,但是開叉車也很溜,包括5米堆高車)。至于施肥方式,只要不施加帶草的牛欄糞,估計沒啥問題,關于蒜瓣的方向,這里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蒜尖和蒜尾的方向,朝上和朝下的區分,還有就是蒜瓣的球邊和尖邊的方向,這個會影響蒜苗的葉子展開方向,從而影響蒜苗的光照問題,因為大蒜的植株從整體上看是扁平狀的,如果扁平面與正南方向垂直,則采光最好。
; W) c/ w- _5 N/ r3 u 3.再是做些方案,實現或滿足上述要求。方案難點在于蒜瓣的方向問題。機器視覺用于農地環境目前還不太實際,機械手段為主吧。) W" s0 q8 s% \0 s4 Y3 c* w# w) ~' n! X
蒜瓣兩端特征其實不明顯,建議第一代還是要靠手工擺放方向后播種,邊回本邊考慮全自動播種方式吧;46 B Q) a1 N% S
( ]8 |2 V6 |7 {1 R' f, L 關于視覺問題,實際上還尚未大批量擴展到農業上來,但是視覺在農業方面絕對有前景。參加過農機會展的人會有這樣的感觸,農機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任何一種農作物,基本上都可以對應一種或者幾種農機/ @' B* I& _! Z6 T
. V- v6 z2 c6 [& P
u0 x* Y7 w% G) M 搞透了,就好說了。7 ]/ d* M! K0 M7 J& I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