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黃亨瑞 于 2015-4-19 20:58 編輯 + E( _$ c- o3 {8 ~+ B
dove2199 發表于 2015-1-5 11:34 1 M! w9 j' }% T& I3 r
很多企業都是這個樣子,有困難正常,你拿出精力來梳理出來BOM及圖紙,那就是你的成就! 5 n' z) F3 W0 w, ~: H* [
以前,; A! g2 B2 |/ \+ l, m: n4 V
看到一些公司安排了圖紙或制度的梳理工作,
2 d5 C1 C4 z( q* b是這樣的場面。
' B7 I( m$ P# Q4 L6 y! p) ~) \領導提出了要求,* l" K6 i4 f1 X( P
經辦人找出東西,9 R# i z4 ]: C4 `, B! r% S6 E
改改文字、修修細節,$ _6 X1 Z X' `- T' C8 O8 c J
再就細節溝通溝通,
7 d. O6 `( J! m5 N. C. H& n1 |于是大家都覺得做了些工作,
' O4 W* f0 v# z- ^向上匯報,# V3 I3 ?5 z! a
整理入柜,
) M- `) x' i2 k) w" ]……9 |+ F/ E; B: l8 ?2 Q4 b
" Y; J, p2 s9 ^
圖紙和BOM的亂象,
3 t/ f$ m# n# g# }, ^- C其實是技術管理水平的表象。
$ S9 `4 s9 [. v) ^8 D, P2 k1 u這正如很多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50%發工資+40%招人+10%培訓,
5 e( a9 x+ e0 B% V* O4 B其他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 \+ e3 O% {. p `! C我思考這些現象的根源,1 y8 c5 A; S0 C. v9 D9 _
那就是很多工作都是單一的、孤立的," w7 K/ I- D& v
缺乏系統化、整體化的關聯。
( K, b3 F5 P* E( a8 [組織的實際運作結構也呈現“星形”分布,
1 t9 E _& o1 Y& I4 q6 B橫向的聯系缺乏,
" X g9 R E7 g末端僵化、節點震蕩,
3 v+ O% c" c) d! k' a0 V1 c也就是常說的“缺乏執行力”。# _! {9 L; p9 w+ ~% B
姑且可以把這種狀況稱為“管理的碎片化”現象。
{; y1 X0 c: T4 i! x; M$ E+ U
/ V8 a' k4 D7 H回到正題,
- q4 s4 u0 a" L6 z本帖實際反映的問題是技術管理的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模塊化的“四化”問題,
( i4 ?* [5 _: ^4 n! T3 \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9 [! m; |& y) s8 T1。建立和完善技術標準和設計標準,8 ~1 N/ D2 a1 Q8 {0 [
明確產品結構、層次、編號等等技術細節……) ]8 I" U3 I$ y
2。建立和完善技術管理流程,
1 P, ^0 k& B5 `/ s明確從產品策劃、圖紙設計……試制投產、工程變更等一系列工作流程……
1 N, h5 L# I, j3 Z7 M3。優化組織結構和崗位設置,
: k2 A- o- p% F. X' J& q0 e按照產品/市場/結構/工藝/項目等設定組織結構,
! s7 }( H4 l. c明確分工職責,
* j3 |9 F% M8 @( Q/ d* t$ z" ~符合流程化管理的需要。
! |4 C" l% x, H1 U4 B3 [……
, i; I: o7 [7 F不寫了,太多! q8 A" ]1 `* P0 ]4 `4 F, M Z# a
1 o; p. [$ l5 Q/ w% O9 K中小企業如何做好這些工作?; g' }- x% s) \& V+ G
那就是“領導重視和參與”。
# q! J% L5 D; \10多年前,
! L+ q/ D8 G4 }- H u華為就“技術文檔”問題,* N$ `' e8 n# |, T1 N
無論是管理層會議,
8 \( _% G$ ^4 j! o% ]# i2 k' g還是新員工溝通會,
3 L. e) p, C9 F任正非就多次“苦口婆心”的強調“做好文檔的重要性”。* e9 J7 M) n8 |+ O1 T9 d, p; f
再看看ISO9000最基本的程序文件“文件管理”和“記錄管理”,
) m3 M4 D) F3 t: ]0 \真正“吃透”,
/ l+ `: R" k" j& _4 D+ K/ I且用于實際管理工作的“領導”又有多少?
! M- w% j# k+ V( ]……9 E; B; L$ |% C/ v2 ?9 E# d3 z
! f, h6 N3 u+ G8 C( p
% Q- r' m4 O" T, x& U+ n/ `- P! v: p8 ~( m7 N6 v w
% W. ~6 G7 o, x(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