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yw32 于 2014-7-14 15:14 編輯
鷹大出的題,也來湊個熱鬧
1、 所在城市,在此多少年,入行多少年。是否本地人。
上海。土生土長的上海寧,入行五年。
2、具體做哪個行業和產品,工種崗位(技術、管理、銷售等)
工程機械行業樁工設備。產品研發。
3、本市有哪些大企業、好企業或著名企業,目前大概形勢如何。
話說上海的大企業、好企業,不勝枚舉。例舉幾個集團
冶金:寶鋼
港口機械:振華
制藥:上藥
能源:申能
汽車:大眾、通用、上汽
電氣:上海電氣
飛機:上海商飛
造船:江南造船
4、對本市或本地機械行業的綜合評價 上海的工業傳統歷史悠久。舊上海是近代中國工業的中心,近代工業產值約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一半。歷史上曾出現許多馳名全國的上海品牌,全國人民以擁有上海的工業產品為榮。那時上海的工業布局也很有特點,主要的生產廠家都沿江、沿河分布,輕工業發達、重工業薄弱。90年代我家在北外灘,近黃浦江,周邊環繞著紡織廠、鐘表廠、造船廠等各老國企。
隨著時代發展,上海調整自身的定位,致力于打造國際經濟、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并進行了相應的產業布局調整,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以及新材料產業。中心城區以第三產業為主,服務型工業為輔,傳統工業逐漸轉移到了市近郊及周邊城市,依靠四通八達的交通協同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浦東新區及臨港新城內國企、外企、民企總部及研發中心林立,可以部分代表上海目前的工業水平。
5、自己的想法 張瑞敏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順應時代潮流,你就是站在風口上的豬。 看看現在國內的形勢:新一屆ZF上臺后,動作頻頻。 政治領域:打老虎、拍蒼蠅,簡政放權; 經濟領域:穩增長、調結構; 思想作風領域:中國夢,厲行節儉,改革創新。 再看國際形勢: 中國周邊 南海:越南、菲律賓跳梁小丑騷擾不斷; 東邊:小日本不安分,解禁自衛權,朝鮮核試,金胖子小算盤叮當響; 西邊:新疆暴恐事件頻發,印度在中印爭議地區虎視眈眈; 放眼國際,中美對抗,信息戰、貿易戰、金融戰無煙戰場硝煙四起。 還是老毛說的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身強大,才沒有人敢輕易欺負。習大大也說了,打鐵還需自身硬。 扯遠了,工業作為一個國家經濟的基礎,必須順應時代潮流,滿足國家要求。目前國家經濟增長進入了瓶頸,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出口、投資、消費)幾乎同時熄火,必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新興產業。這方面,上海的產業發展規劃無疑具有前瞻性,符合時代的要求。同時,上海還有兩個歷史任務,自貿區和國資國企改革。作為橋頭堡和排頭兵,上海義不容辭。不談外資,只說民族企業(國企、私企),還有很多技術落后、生產低效,重復建設,低價競爭的問題。國家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多需求,國貨不能滿足,只能高價尋求進口。 我們每個機械人要做的事情很多,該把目光放遠才是。 不當之處,請各位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