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動力推動車用傳感器市場成長- q; i4 {9 l* ]" c k& V6 a2 x% n
近年來,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始終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汽車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汽車產品升級步伐加快、消費者需求不斷向汽車電子傾斜,成為拉動汽車電子市場增長的“三駕馬車”。現如今,國內汽車電子市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傳統汽車電子產品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新興車載電子產品開始普及,汽車產品升級加速,汽車電子產品在汽車總體成本中的比重不斷提升。據權威機構統計顯示,2011年,我國汽車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105.3億元;到2014年市場規模已接近130億元,實現穩步增長。尤其是我國乘用車產量的增長將推動汽車傳感器市場的增長。
% L y+ B$ W3 ^* k/ S* K" O- @8 V: x/ l- g* t+ z0 T5 g7 q
市場均被外資占領
, g5 O: ~; w4 Y4 w: }9 d. E0 }; o3 M0 T
汽車所需求的信息如車輛運行狀態、駕駛操控狀態、車輛控制情況、運行環境、異常狀態等多是通過傳感器獲得。作為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重要信息源,汽車傳感器廣泛應用于汽車的引擎管理、動力驅動和安全舒適系統中。傳感器的數量和技術水平也決定了現代汽車控制系統級別的高低。它是電子控制系統的“探頭”,用得越多,汽車的電子化越全面,自動控制程度也就越高。) m1 y5 n; [% p* X* @ A
! o7 n6 l0 z* A& T" L! \
據了解,目前一輛國內普通家用轎車上大約安裝了幾十個傳感器,豪華轎車上的傳感器數量多達兩百個甚至更多,而其使用量隨著汽車制造水平的發展還在增加。* X# N2 B1 J* [% }9 E# x, E% g
2 |$ \6 L4 |( v: B; Q然而,因國內汽車傳感器產業整體水平較低,多種傳感器尤其是高水平汽車傳感器仍舊依賴進口。傳感器市場被西門子、博世、霍尼韋爾等國際零部件巨頭占據大半江山,而國內汽車傳感器產業則依附于汽車儀器/儀表行業緩慢發展。5 f8 m7 v6 C/ T8 F
, } j8 e' Z. i9 y& L# x國內起步晚 技術水平低2 a- n3 P" P3 |
; C$ w0 b! l9 K- K7 J6 D' |7 [7 W, ?
國內汽車傳感器生產始于上世紀80年代。由于起步時間較晚,直到如今,系列化、配套化的產業體系還很不完善。
6 o. T& _+ F$ o9 v) N4 d5 W: N4 U; c/ j, {9 a) U* X
當前,一些廠家與國外先進企業采用合資經營的方式引進一些先進技術并逐步發展壯大,但絕大多數企業仍處于利潤少、產品單一、技術水平低、可靠性差的狀況。因此,國內企業生產的汽車傳感器產品大多只能滿足小批量、低水平車型的配套需求,而眾多大批量生產的轎車、輕型車及部分載貨車所采用的高水平汽車傳感器則是依賴進口。據悉,每年國內高性能汽車傳感器的進口量高達50萬套。
3 G5 W. a! y/ B9 G# C
7 F0 v% U/ j5 d# q0 ?1 r* E我國汽車傳感器產品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水平相差10多年。國內企業生產的曲軸位置、車速傳感器有不少采用電磁式或霍爾式傳感方式,存在著準確度低、分解能力差、信號精度不高、抗干擾性弱等問題,而國外同類產品早已采用光電式,有效避免了上述弊端。* _% O2 ?' w! `' r
# T9 t4 e& ^9 b0 F* m: D" ~9 c
此外,汽車傳感器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對采用新工藝和開發新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磁敏、氣敏、力敏、熱敏、光電、激光等多種傳感器應運而生,傳感器的材料也從金屬發展成為半導體、陶瓷、光學纖維等材料。而在這些方面,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的差距正逐漸拉大。$ r5 x! T, D5 |4 Y9 D
4 u. n/ D H, [& f. N
對此,缺市場、缺研發資金、缺新技術,三者相互制約,產生惡性循環,國內企業的劣勢日益嚴重。6 g2 {, R) ]' g
. e2 p2 L) x/ W$ h* x3 K- O
價格優勢不明顯
* O- V y$ O; A \2 @$ P4 @7 I& v1 `# y
國內傳感器生產企業量上不去,成本壓不下來,與主機廠接洽太困難。7 C4 ]1 |' N9 b- u
4 Q: e' y5 @" S& ^5 t傳統的“以低價取勝”的觀念,在汽車傳感器行業早已行不通。國外企業對提高性價比的重視,使得同類產品的價格差距逐漸拉小。相比之下,主機廠自然更愿選擇可靠性強、技術水平高的“進口貨”。
$ C8 R. o" g6 V. q+ A- I9 ^
: [" z: D% a% g! r* _4 Z3 [: A目前的狀況是企業已經不能根據成本來制定價格,而是以市場價來定成本。按照汽車廠能接受的價格,擠到最后,只剩下極其微薄的利潤。于是,一些國內傳感器生產商的日子愈發難過。
4 L! u6 o4 A2 m' l+ r/ g; m) p) I+ k0 O! B+ V$ E+ q- H) o
車用傳感器在汽車上主要應用
# F \5 \4 K0 |! d2 p9 x: t
4 y* h/ N8 s9 _0 ~+ R制動系統
6 s# i5 {4 e4 @2 C
) U' ^/ Q. i2 o, U% U' ~基于汽車必須具有平穩、安全駕駛的考量,以車輛制動系統為例,針對汽車四個輪子的操控上,除了運用大量位置、位移和壓力傳感器并普遍安裝了防爆沖死鎖制動系統(Anti Lock Break System;ABS)外,包括國產車在內,大都已增設電子制動自動分配系統(Electronic Braking-pressureDistribution;EBD),可大幅提升陰雨氣候、雪等天氣路況不佳時駕駛的穩定性。
9 ^$ `3 P$ r; u- a+ u: m
; H" p6 q6 \' t0 s# s; N目前,高檔車款進一步加裝了緊急制動輔助系統(ElectronicBrake Assistance;EBA),該系統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自動檢測駕駛者踩剎車踏板時的速度和力度,并判斷緊急制動的力度是否足夠,一旦需要就會自動增大制動力度及強化性能。
2 a8 N7 H( b& Q, U3 a
8 S8 U) [ d) t. K$ p開車舒適、方便是駕駛者最大的駕車樂趣
( y/ j0 q: b; x0 d8 h" ^8 X9 ]9 \! v, E" ]2 H/ G5 X# P
許多高級及豪華車款的配備及設備都趨于人性化,不但彰顯其身份地位象征,另一方面也提高駕駛者駕駛安全性、舒適性及方便性。比方說:搭配駕駛者駕駛習性、身高與體重,運用位移傳感器與微閥控制,可以將座椅、后視鏡調整到駕駛者最舒適的狀態并加以紀錄,還能顧及到駕駛的最佳行車視野。
+ L. k( b, K0 V- N- L2 f) q# f G g
另外,還可運用影像、距離、超聲波或激光傳感器,再經由顯示、警示等設備告知路面車行信息,以利駕駛者降低盲區及視野死角,保持最佳車距及便于路邊停車控制及倒車動作。
" ?5 t" r- h& m
% d, p$ x% y* F: K在乘坐舒適性方面,也可應用溫度、濕度、風量及日照等傳感器,可自動控制空調系統,在車內維持舒適恒溫系統,及運用光度傳感器可使車燈亮度自動控制,還能運用雨滴及除霧傳感器可自動控制前、后擋風玻璃雨刷自動運作。6 h: D5 b0 z3 n9 V* G
0 v8 e) ^ }3 i
自動檢測、自我維護 時時確保安全氣囊可靠性
1 U# G# G* _" e) V8 u% q; \3 _5 y. Y5 }6 f
安全氣囊運用微加速或微慣性傳感器來監控及量測,它在關鍵時刻必須要能實時、正確地瞬間打開,以維護乘客安全,但在極大多數時間內氣囊是處在待命狀態,因此,安全氣囊的ECU 必須具有自動檢測、自我維護能力,不斷確認氣囊系統的可正常運作的可靠性,確保氣囊在瞬間動作時能達到保護駕駛員的效果。
! M2 q! l% J" J' T( d&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