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3-3-31 20:58 編輯
' C8 _& p) J. A1 R1 N3 Q. X& z" J2 S% N9 |0 U' S1 `
2012年年底,我去客戶那里,出差了一段時間。其間有一些心得,在這里也記錄一下。& v8 H- f: i: _ r8 _
以前在論壇里也寫過出差的感聞,第一部是螞蟻爬樹,第二部是和SV前輩干活,第三部是機場遇銷售,這篇算是第四部。
! H& x7 F |- G3 i' ]/ H; W/ y, h- l: ~0 E
Chapter 1 by子子 cmiw論壇/ o" m/ [5 S9 c( @( _' D% S" A
這次出差的前期任務,主要是修理液壓系統。
/ i9 v5 L8 x$ s7 ~我,T,Y 三個人在現場修理。工事種出現了三次安全方面的危險狀況。2 n' C' D7 J" o1 [; i, K
5 [2 g, Q( r5 F8 L3 G
1. T在下面地坑里作業,我和Y在上面試驗油泵,; q9 Y& C: }, l5 k+ `& e' ]# x
油泵的出油管是通到地坑里的,而且已經把接頭打開了。
x3 e0 y, g! \# E地面上,Y讓電工在控制屏幕上加一個按鈕,目的是控制油泵,電工花點時間給添加了。2 a7 y& G- }- q1 k
然后Y想試一試新添加的按鈕是否好用,讓我去按按鈕,
: M$ J1 s% r, c7 I他到機器后面油泵那里,去看油泵是否正常動作,有沒有異響
" k E% y5 p$ a& H+ G$ l按照Y的指示,我點擊按鈕,進行inching啟動,啟動了一下,馬上停止了。
& }: W6 h8 B5 B* e/ \; Z然后我喊話問Y,油泵的動作是否正常。6 \' B" D( L! v, k& o4 I+ i5 C
結果,地坑里就開罵了。。。。。。Y趕緊道歉。
6 n4 c- o o9 }, F過一會兒,我被叫到地坑里幫T干活,進去了我還得繼續道歉,, z2 J2 I3 w) a9 ]4 x( D% u
而且還不能辯解是Y讓我做的,如果那樣做的話,推脫自己責任,更得挨罵。
7 c5 L8 L7 s5 Y
: v7 \- s! x: K8 d8 v8 s2 {2. T和Y在機器左端調試橫梁上下動作,我在機器右側按照他們的指令來開閉空氣閥,
* c2 q( k- L* ~, U: _開閉空氣閥的時候,排氣聲音非常刺耳,所以我想讓電工加一個按鈕來控制之,+ h- T t$ d3 d
電工聽了我的要求,伸手去操作觸摸屏。
7 q n# i0 ~; v, M% n/ {! N這時,那邊T注意到了電工的行動,對著我喊,這邊在干活呢,你別亂動。不然要夾手的。# T* X* U8 a% w! \
我聽到了,趕緊讓電工住手。
+ k; Q! s9 d0 B* f' r6 I" N電工不知其然,還問我為什么,我心里郁悶,就說,你別添亂了。8 n- t; ?4 L& j7 P: ^
& r8 r7 m+ P; o" d R# [9 X3. 這個以前在論壇里說過了,在這里先不說了,反正是有點危險的。
f$ e% B" B$ U* p9 {- W1 r8 `& |. B( G7 s; k$ G, _8 e; b
得到的經驗教訓是:跟前輩出來干活兒,有的時候也不能太信任他們,也得自己多注意,多想想,多去確認相關的東西。
: X2 U) f/ A! z0 r* D P% a. T# {1 G: t. m) P) ?! U ~
之后是一個不應該的錯誤。
8 J4 D6 D# |& v5 f7 G有一個一米五高的一個臺子,客戶的設備工程師在上面干活修水管,我和他聊天。
. @+ z, {* z% i0 _7 Q然后他說快完事了,準備下來。我想幫忙,遠處有個小梯子,我給拿過來了。
" Y& j9 J& `7 d6 j把梯子搭在臺子邊上,發現梯子就是幾根鐵條焊接的,; D0 Q# w/ d; q
上面沒有掛住的部分,下面也沒有防止滑動的部分,很危險。
# X& x S$ Q7 r, a, `, ?' P/ f我想了想,還是把梯子搭在了那里,等會兒他下來的時候,我踩住梯子就好了。8 ]2 o" p) j" l( q
然后我到旁邊的QDC小車那里想看看鏈條怎么加油。
$ P2 m' n9 u: d3 g- Z% T) q走開剛兩分鐘,聽到那邊咣當一聲,我趕緊跑過去," D+ A2 S* e6 Z9 @9 l5 {
梯子橫在地上,那哥們在旁邊蹲著,苦著臉,揉著胳膊。8 j' C+ Q8 `4 q# f( C3 c: w: P
我趕緊道歉。心想自己太amayi了,對于預知到的危險也沒能避免,失誤。1 a3 q. j* T) B3 Q- F
還好和他關系處的不錯,他也沒怎么追究,后來請他吃飯了。
$ s" h* z, y2 r9 E8 w
( ^" P) X3 |; e8 c8 r! B8 p% p4 E2 FChapter 2 by子子 cmiw論壇
3 z! M f7 E& T( O: E跟著前輩干活兒,有時候需要給他們遞工具。
$ Z/ q" d% b, S. i1 M一點感想就是,現場作業就像是在下棋,時刻需要預想分析,推斷一段時間之后的事兒。
1 G0 S, Y& P5 M- s$ }幾分鐘后,前輩做完這一步了,下一步該做什么事了,該需要monkey還是wrench,要多大尺寸的,給準備好,遞過去。4 M' |8 I: n5 B, {1 S/ b
8 }* r8 y& [5 @% H出差之前,在公司里進行打合會議,由擔當人員對工事的目的和內容介紹。+ [3 `% @* _2 F' d/ Z
當時聽完就完了。結果到了現場之后,具體做時才發現一些問題,只好再電話詢問。
) q2 C* H7 ~' @6 {+ @6 D如果在出差之前討論時能夠預想到這些問題,那就更好了。
9 l4 v' w, Z$ W" u比如到現場后,遇到了臺面是否需要開槽的問題,而討論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 I0 ~; ^0 x, B5 E8 G所以只能是到了開槽那一步才打電話去問,如果對方不在或者暫時不能接電話,那就耽誤時間了。
8 \9 d5 b2 x* n; p0 }8 f1 K; `* l% H$ |
再如,準備去客戶那里給液壓站加裝一臺濾油機,對這個工事進行工事前的碰頭會。
5 c" Z4 k$ e5 G V那么就要進一步想,電氣配線怎么辦,油路配管怎么辦,
9 H6 ?$ [1 |, ~+ ~3 O f3 H4 O配管的話,接口是多大的口,取油從哪里取,回油往哪里回。需要準備相應的接頭和變徑。! J+ l0 R" s( y8 A% D0 z
用什么樣的油管,如果用細鋼管的話需要bender,如果現場沒有的話就用軟管比較方便一些。
* l" ^% d& B' n( `! V# t5 I: H3 Y配線從哪里取電,從客戶的電源還是自己設備的電源取,取決于電壓是否匹配,
1 j+ `9 k0 a6 ~ Q3 h# \如果從自己設備取電的話,就需要在動力柜里加裝breaker,3 {: R" _: x( {% ?: n. M
這時就需要攻絲,要準備tap帶過去,事先要查好tap size。, a6 p& ~- G! n. m' h' A
當現場作業員用電鉆在動力柜里面打孔的時候,需要把tap給準備好,; V' R F- `' R6 |' w$ s! B
然后需要把monkey拿過來,準備攻絲,
" l* l; d+ h! t% J然后還要準備好wrench或者driver,用來上螺絲。
0 P3 S! i8 X+ T: X/ N這樣才能加快作業的進度,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損耗。, W( q1 U2 z( B7 b# ~
在日本現場作業工程師的嘴里有一句話是“段取七分,作業三分”,% @3 n, f' w5 T: }2 t) T
“段取”就是指準備工作,有經驗的人會對準備工作做得多一些到位一些,工作進展就快一些。
0 S c/ ? V# h* Y$ N0 o$ x6 x& i$ @2 O Z. }: }
做事之前是否能想到“將會發生的事情”,就決定了工事是否會順利進展。& ?: ~7 i; G8 g5 ]
這就和下棋一樣,只不過下棋時的對手是具體的人;而工事的時候,對手是現實,是客觀的規律,
# b) ]# G% U. `8 Y你需要去了解它,用“邏輯推理”和“以往的經驗”和“注意到某事”去預知下一步。6 t0 b, X% ?9 m* ^/ F
分析下一步,才能一步一步戰勝它,盡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0 m) A0 i# ?/ h/ Y
' j# h* f9 f7 l2 [9 F* W3 n5 z& r1 ?后來我和一位日本老工程師聊天的時候也提到了這一點,就是下面第四章里的那位日本專家。
. z' d. g9 Q8 g: u5 a我說干活的時候,有時候做到某一步才發現,需要某些材料或工具,只能趕忙再去尋找;
2 C1 {1 s. i* @$ s0 S或是發現提前沒有準備好人員,只能臨時聯系去確認信息。
! M; T; h: o1 w" P+ f. N2 B5 c這樣就耽誤時間了,不太好。( N- Z: {8 L/ }; Y" O, J) A; d
他也提到,國內客戶的一些現場人員做法是,提前不做準備,做完一件事再想下一件事。+ l z7 V$ y6 Q7 \* B
我說得到的經驗是:為了提高效率,工作時需要經常考慮到下一步并提前做準備,才行。
- |, w% M- k0 q# }; S& g. V; T他說,豐田公司的社員,工作中的一個指導方針是:“向前考慮五步”。, G% c# t, }7 l3 g' T
(關于這一點,我后來見到的相關說法是,問五次為什么,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件事)
. U0 o7 ~0 \5 P {' \3 t) Y0 r( h! `3 }* Y他說這東西就像是象棋或者圍棋一樣,誰考慮得多,誰就會取勝。
, g; m9 m3 [8 k* A4 ~* h* F2 P我說,象棋的話,可以去看有限的每個棋子,想象它向走前一步的位置,
# |1 m& M" v: D8 d而圍棋的話,下一手可以落子的位置,有上百種選擇,可以選擇的路,更是數不勝數。
) v2 h. R/ i$ [后者和工作中的情況更為相似,做一件事情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就像圍棋一樣,6 N7 i6 ~$ B& A% x0 [# M
它的下一步是數不勝數的,誰想到得多,誰的工作就更順利一些。
2 u. H9 x) b3 F而怎么去想到 那么多可能性,一個是靠經驗積累,一個是靠邏輯推理,一個是靠眼力價。( b& r- L1 O$ J, N! U. K
2 ~9 H6 y1 @% _6 p6 Y) u) j; |
這一點,我們大家做得怎么樣呢,對工作流程的每一步都有足夠的了解么。3 h% q4 N2 ]& K/ B: L
是胸有成竹的時候多一些,還是做到某一步時發現問題臨時對應的情況多一些呢。6 Z- h+ Y& B' [4 S
在新的一年里,讓“向前一步去考慮”的習慣來指導我們,去提升我們的工作狀態吧。6 D U) r( E' B1 b# v( |" n
" L( J: X% H( d5 G0 s2 _5 h$ OChapter 3 by子子 cmiw論壇
3 a# K) U @3 [7 _* O8 H; |這次工事,協作公司的人也來了,一名銷售,和一名電氣工程師。以前在第二部里提到過他們。
* e6 |) w6 `: o1 E) Q" |; N為了調試設備,操作界面里需要添加兩個按鈕,來控制泵的起停,和某個閥門的開閉。
+ x; J9 l3 K' F一開始他們只是做了兩個按鈕,每個按鈕上寫著電磁閥的字母數字編號。1 G. v/ J. I+ m" D
我對他們說,這個字母數字的編號,你在編輯界面的時候知道是什么意思,代表那個泵和那個電磁閥,
# `* F5 Y" x. X# F1 C! c. u2 _6 |但是,讓我們來想像一下,
0 b e; a# {( n. U% r8 x換作調試設備的別人來看的時候,只看編號,他能知道是控制泵還是控制閥么,貌似不太容易,是吧。
- ^, l, g) Y U# ^- T$ p! y所以,建議在按鈕旁邊加一個textbox,分別寫上泵和閥的文字說明,就會更容易理解一些。: V1 \ p+ h# s# l: V# L7 Y
他們表示同意了。
! b9 V8 i' q# z; x' k: l4 c2 @! u6 Q$ l6 ~- [) I
為了方便日本工程師也能看懂,我讓他們寫上英語。 w9 Q0 f2 h5 x' Z% c5 R9 V1 l4 h
他們說不知道那兩個單詞的拼寫,我告訴他們,泵是PUMP,閥是VALVE。他們照著輸入了。* _8 k+ I# G3 F8 k2 A+ d- W/ S% o
因為那兩個按鈕只是調試時臨時使用,所以晚上干完活兒之后,就把那兩個按鈕給刪除了。, N, O7 ]( ]9 T6 x6 _. D4 C/ d$ d+ @) z
第二天,到第二臺機器時又需要做同樣的事,結果他們又說不知道那兩個單詞怎么寫。
: Q! m( k3 W) V6 @ v; ]我對那個銷售說,昨天告訴你的時候你應該記錄在本子上才好的。 A& _5 _5 \# O; y+ V
然后開玩笑說,讓你看我寫的《俺與業務員的閑聊》帖子你看了沒有,他說看了。2 z$ V" I+ \$ h( e* g9 G
我說那里面我曾說過“去見客戶不帶紙筆是一種失敗”,你咋還沒帶呢,他笑了笑。
z- k2 u- _$ O# {1 `不過我也知道,即使看過之后不去行動的選手是按一定比例客觀存在的。& _, l6 A/ \7 |0 `2 L% ?
不知道在論壇里,看過那帖子的讀者有多少會去買個記事本隨身帶著。% Y6 T, y) L* c! l
就是這個家伙,一個VALVE記了兩天才記住。另一個單詞COUPLING,第三天我問他的時候他才記住。( a/ [% M8 h, q+ X1 S- C
memo一下多好呀,我不要求教過你你就記住,人的記憶力有限,但起碼你得記錄下來,忘了可以容易找到才好。' q- @/ X5 `. N+ t3 h( p2 T( S
5 A o0 Y9 z- w5 l5 f5 r在第一天在設備的操作界面上添加按鈕之后,第二天在第二臺設備上也需要添加按鈕,& C% [$ n0 ~8 O3 N5 [' `
基本上和第一臺設備的修改內容一樣,但是左右夾緊器的控制按鈕不需要分開。
2 n1 v( V3 |9 f" X z于是那個銷售就口頭告訴電氣工程師:按照昨天的做,夾緊器的控制按鈕不需要分開。
3 Z; f# ], ^! o* M過了一會兒,說弄完了。我過去一看,發現缺了一個東西沒有加。
3 e. C4 `, f2 I) A# n問電工,他說昨天加過那個東西,后來被要求把那個刪掉了,所以今天就沒做。
( ^) r) O" V- i8 t( W" F8 {: V于是我拜托他把那個按鈕給加上。然后開始給旁邊的銷售上課。
P! Z3 H7 D0 \$ F% b0 i我說,傳達信息的時候,要盡量準確周全,太簡單的話容易出問題。- K; {) e) @6 F* Z( m# l+ k
比如昨天的操作,如果只有一個操作,那么今天你說,按照昨天去做,一般問題不大。
$ T$ W8 z! n E! E2 @2 v2 }" e但是昨天的操作包括加了四個東西然后刪除一個東西,這么多操作內容,如果不詳細確認就會出問題。# Y; f7 t9 M; L" K" r* C
+ `% u, E( F, c# \8 R$ p7 V工作中的問題,有一大部分是源于信息傳遞的gap,至少我遇到過不少這方面的事兒了,生活中也有。
5 k- [+ N- S; P信息發出者,對情況是最為了解的,所以容易產生的思想傾向是,認為只說出要點就可以了。- g9 Y, L- T. u5 m/ R2 _
但是從信息接受者來看,只聽到要點,對于附帶部分有可能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就容易出問題。- N( w2 A2 @: C' v' z# e4 e
一個信息,如果你只描述出80%的要點部分,那么到對方那里可能就只有60%是正確的,另外40%有可能出現理解的偏差。: C! H8 h; J9 x: K7 o. q$ g0 e
所以從信息發出者的角度,要多說一些,把相關的事情,以及需要注意避免出現的叉頭兒,都介紹過去,
7 Q2 a1 L! G# }你說出120%的信息量,對方的理解,才會有95%以上是正確的。! m3 m; X, X4 P. x9 H5 U
一個是,多說一些話是有必要的;另一個是,說完之后要盡量確認,讓對方復述一遍對方理解的內容。
|! C" X+ f2 Z$ p: y& J) j這樣才能將出現偏差的概率,盡量降低。/ j U& m+ E7 n/ q% c3 Z* u& V
9 O" T0 u# h! Z& |
在現場,工作之余,那個銷售和客戶的設備工程師閑聊。
( u o: i+ g0 h0 E銷售對客戶那個人說“你頭上有頭皮屑”。然后那人摸了摸頭發,接著就沒有對話了。
! |- \) x$ X. e1 U. b我看到這一幕,有點注意。/ r/ I; V1 m$ M! X. h, u
之后我把銷售叫到一旁,對他說,“有這樣一件事情跟你說一下,說話的時候如果沒有總結,是不好的”。
1 x9 J9 L9 O4 Z; u“總結”是指日語里的matomaru,意思是“講話的最后部分要歸納引導,把話頭兒落到一個地方,引申出一個結果”。- N. T. S/ W0 b
比如,你對那人說他有頭皮屑,然后呢?總結是什么呢。
! V, f7 ]8 F- t2 T, X; j( c如果你什么都不說,那么對方聽到你的上文,就可以理解為你在說他個人衛生不好。這樣對你也沒啥好處。
5 g' U4 ~' T6 i0 a- T你應該做的是,或者說事先應該想好的是,把談話繼續下去,提出建議,3 O: T8 j2 n$ J. e0 h
比如把話頭兒接續下去,你可以這樣說:- ?, x+ P' s+ t$ e7 S* g
“你頭上好像有一些頭皮屑,有一些洗發液是專門去屑的,如果用那種洗發液的話,......”9 K: ~: D9 i+ j& Q9 ^
說到這里,我故意停了一下,給他做了個小套兒,讓他接下句兒,看他怎么說,然后再給他指正,以加深印象。" A' q& K/ s" P0 X/ U
果然,他接著說“那就會治好了。”
, U+ V' G. } m; o. a我對他說,這時候應該說“那樣就或許可能會有效果的”。
# J9 A6 v2 k: R2 b/ z4 F' C我說,這里說話沒必要說得那么肯定,洗發液到底有沒有效果,你我也不知道,所以要說“可能”。! \5 a+ o: A8 Z- j n3 i
同樣,前面說有頭皮屑的時候,不是直接說“有頭皮屑”,而要說“好像 有 一些 頭皮屑”。. @* C9 Y* g9 o) x" h, V
他聽了之后,笑著說我的話很有趣,然后考慮了一下,對我說:“這是語言的藝術”。9 X# F9 e h, Z9 T5 D: d
6 ]( D* K1 d4 TChapter 4 by子子 cmiw論壇
8 m; ~8 P! C$ O. w Z6 q3 L出差后期的內容主要是講座。作為我們公司提供設備的附帶服務,從日本某大手企業里聘請了一位專家,到客戶公司來開講座,講一些與生產工藝相關的知識。
* i C2 _9 u7 D0 f* I- d6 W8 }. G& \$ ]$ A* \7 ~8 p! E
專家提到,所謂QC管理,主要就是要盯住幾個key point,然后不斷觀測他們的變化,發現變化趨勢之后去尋找原因并尋找對策。
$ r4 d2 p+ k2 P$ \! L p# Q5 M另外說的是,并不是“只在質量出問題,指標超出界限的時候”才去處理,
" `& c! e4 j3 D l, n# @5 P而是要在平時就去讀取該指標的規律和變化傾向,看它快出界的時候去采取措施,% V1 K+ ?/ j+ h; W
這就和開車一樣,所謂control,不是等到車開到馬路牙子上才打方向,那就晚了,- m- \! X. P: E9 [6 M" `3 c
應該是在車前進的過程中讀取它的方向變化趨勢trend,看著快出界了就提前采取措施。: W" l2 W8 H2 r, J6 I9 S
這對我來說是比較新鮮的一種說法。$ v+ g1 R7 ^1 S6 \% w2 {
/ a! d3 \# f9 M0 f; X+ H
其實這位專家,以前來過三次了,但每一次,客戶都沒能重視,沒怎么提問和交流,這是最后一次了,才想起來問一些問題。
% b" S4 Z+ ]+ U9 M' x( h* ~專家用了兩天時間來講課,由我做翻譯,他可以坐在那里講,而我得一直站著,還得寫板書,
5 L. g1 t. r7 e$ t' E) P0 n8 c連續兩天我都是站著的,而且之前幾天我都是在現場干活兒也沒休息,確實有點兒累。$ g' t; `: B; `8 ]' t) f
不過講座結束后我將陪同專家回上海,之后就可以休息周末了,還可以忍。, F/ s- _( ^0 ^7 v) ^* o2 ]$ w
- a0 f, \( O8 H0 k% Y7 [講座的過程中,專家偶爾會提出一些問題,來確認客戶技術人員的知識范圍,來決定下一步怎么講。
/ n# p3 F3 m8 H; c1 `& }0 {中間有一次是問到模具的放量,客戶技術員回答,小模具尺寸放量0.06,大模具放量0.09,
- m* c6 {2 I( A" P4 i0 Q問技術員為什么這么定,他說是參考以前的資料才這么做的,實際生產也合格了,其他的理由不太清楚。
+ H& t4 ^6 M9 Z8 ?專家給他講,這是熱膨脹的原因,熱膨脹系數是一定的,尺寸大的時候,自然放量也就需要大一些。0 i, p( E/ u% M+ o* D' j: a
另外,用力去把800度的鐵給壓扁,需要多大的力,這些內容好像客戶那邊技術員也了解得不夠全面。. U$ z( e" }" p5 N; q
不過通過這次講座,他們對相關的知識都有了較好的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會做得更好一些吧。9 v( S2 f/ ]: g$ a0 v" \
; Q( W8 `& a- N$ [
講課過程中注意到一些細節,比如擦黑板,印象猶深。
% _# l8 E4 C+ Q+ l. b% `5 @每次講課我都要一邊翻譯一邊寫板書,然后下課了,好幾十人沒一個出來幫我擦黑板,7 |- \# k$ c9 |- m) m
我從洗手間回來一看黑板還沒擦,就得先把黑板擦干凈,擦完才能坐下來歇會兒。9 r7 j$ o( ?- }2 e
有一次課間休息,我擦黑板擦到一半,客戶的技術員喊我,說有個問題想問專家,讓我去幫他翻譯一下,
" u# I! M5 G0 m& V; P我過去給他翻譯,講解完了,這邊還留著半邊黑板沒擦,回來我還得繼續擦黑板。" ~8 E# I# ` ]' X
第二天課間休息時,我對客戶的技術員說,跟你們說一個技術以外的事情,
2 |$ r3 h$ n! _( W比如說,昨天你想讓我幫你翻譯,那么你可以先要一下看我在干什么,
: \7 D* V& j& i) E比如我在那里擦黑板,那么你可以考慮找別人代替我去擦黑板,
1 l% J5 ]3 o! z不然的話給你講解完我還得回來花時間擦,如果不擦黑板的話那么下一堂課就沒法開始。. j% l& _% s! O, }2 h4 r9 m$ f- k
如果你需要讓我為你做事情,那么可以考慮一下是否可以安排別人來代替我正在做的事,這樣時間才不會損失。2 f( g# B/ V/ ~! Q* _
他們的領導在旁邊聽到了,說,日本比我們做得好的地方是,在這些細節地方考慮得比較多,我們應該跟他們多學學。 v( \7 P3 Q, w' o
, y |1 |* `. A) H之后,在講課時,有一次黑板畫滿了,要講下一個問題。& j a/ }! e( q' j# M; T
結果那位技術員馬上過來,拿起板擦準備擦黑板。' u- u5 h- M7 @. j
我看到之后,趕緊制止一下,給他上第二課。
- T, ~0 s+ ?6 Y* _+ J9 ]7 w我對他說,擦黑板可以,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擦之前最好先詢問一下,問是否可以開始擦,這樣才好一些。
* ~/ Y! k1 b8 Z2 `. S& G事實上,每次擦黑板之前,我都用數碼相機把黑板的內容照下來,對我來說這也是寶貴的學習資料。: T! c0 P, d2 s J
所以我讓他稍等一下,我照相之后才讓他擦的。我照相的同時,也有別人舉起手機來拍照。9 ?! W$ t! [; m4 s* W
1 I( N3 Y( V7 s( _另外,黑板上的內容,我覺得他們也應該用相機拍照記錄下來才好,畢竟這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
, W% ]0 |3 W. v9 x' x3 Z+ U9 \他們只是坐在前面的幾個人會偶爾拍照一下,沒有全部系統地記錄下來。
5 h+ i9 G& z* B) _& T# j/ k當然他們本子上有記,但是也都是個人的資料,沒有一個整體的記錄。( E) A+ z9 D8 j
以前在第二部里寫的那家客戶,我給講課之后他們向我要ppt,以留存以后查看,這種做法就比較用心。
: z$ u( f( u" s; C* r) t; {4 J9 d( e4 d2 M
提到擦黑板,感慨一下,想起了自己以前在日語學校的日子。那時每次下課之后,老師會主動擦黑板,學生們在下面各自收拾書包,急著回家吃飯或是急著去打工掙錢。逐漸地俺注意到這件事兒,心想老師講了那么知識,站了幾十分鐘再去擦黑板吃灰兒,覺得讓老師擦黑板的事情是學生的一種羞恥,于是下課后我會主動到講臺上,從老師手里要過板擦來擦黑板。當時班級里有十四名學生,只有我和另外一個哥們兒會這樣做,我們倆也是班里僅有的兩個七零后。數年后,在我就職的第二家公司里和里面的一位中國人同事聊天,碰巧他也是和我同一個日語學校畢業的,提到日語學校的生活,他說每次下課后他是班里唯一一個主動上前幫老師擦黑板的學生,給老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感慨說,我也做過同樣的事情。一個家伙,能否去注意別人的一些事情,在每一次勞動前是否都會去考慮直接收益,這些思維的方向,會怎樣指引我們的路,是否會從某些地方給我們帶來收獲呢。另外想到的是,那時我們剛去日本,直接進入語言學校,有一點小學生入學的感覺,班主任給排了值日表,每天上課之前有一個學生要提前去老師辦公室,向老師問好,然后問老師當天是否需要拿錄音機和小筐,小筐里有延長電線插座和當天用的磁帶,要拎著大錄音機和小筐從一樓走到五樓,在上課前把錄音機擺在講臺上,把電源線都接續好。在普通的上課生活之余,一個人去做一些額外的附加的動手的去和人接觸的事情,貌似也會對成長多少有一點幫助吧。
: G( f6 Y7 t. S& d% u& R( S
. H6 a* B4 T) l0 Y+ y5 l) a+ U話題收回來,在客戶這里講課講了兩天,我也注意到了其他一些細節。/ ]& g- ~% r9 |5 c, X) r
有一次專家拿出某頁資料對這圖表來講解,講完后準備收起來。0 w I: m1 k6 l
我趕緊把那資料借過來,對客戶的技術員說,在你們復印的資料里,有沒有這頁紙?
7 {; ?" E! v: R$ P結果對方一動不動地對我說了三個字“應該有”。
' ]3 D G' | W' n* X我心里這個氣,我對他說,這個內容比較重要,你們復印完的資料就在手邊,趕緊確認一下剛才復印的材料里有沒有這頁,如果沒有的話抓緊這個機會趕緊復印下來。8 V9 L: x4 f2 k$ b) Q( T" g
他們這才把資料翻開來看,確認了一下,有復印過,我才把資料還給專家。
8 Y( H) [3 d: [. Y5 t8 ^- N; o, ]6 ]# X2 n- n. X+ t
專家周三講一天,周四講一天,周四下午四點離開。
' V9 j$ [# U3 G周四下午講完之后留了一段問答時間,來回答提問。' j) i. Y. U9 o& M3 X. ~4 @5 c
最后快要走的時候,客戶的技術員說還有一些問題想問,但是沒有時間了。
6 N. J# A1 @! p, P# q而且這次來訪是契約里的最后一次了,以后如果再來就是有償的了。
% v& z& t9 z6 C$ ?俺注意的是,如果有很多想學習的東西的話,周三晚上就不該到五點直接下班,
# d- l3 o. l* H: u& ]如果晚下班一會兒,多問一些東西多好呀。
6 E1 \- b2 \+ U# d l- }不過貌似客戶的技術員沒有計劃到那么多,只是到了最后才注意這一點。( F! `( _+ I4 V
另外,這兩天中午,吃午飯之后,我和專家要走路十五分鐘才能回到辦公室,' O) H0 l7 O& f/ e% l
如果珍惜學習時間的話,安排個車接送兩次也不是難事吧,問題在于是否考慮到這些細節。$ u6 P9 e8 B5 t Z" _% C
另外,他們說我說話聲音小,話說那兩天食堂的中午飯都不咋好,我沒吃飽怎么有力氣講話,這個純屬俺自己的牢騷。
1 w/ F) t+ B$ \; a& q周三下班后,我到客戶設備工程師那里寫會議記錄,他說了一句“你寫字這不是挺工整的么”,
9 H K* C& D' U俺馬上明白了,周三白天的板書有些太潦草了。周四的時候,就注意點兒,好好寫了寫。
5 y2 A: {# Q- a- w# F% k1 M, c5 n1 g2 c' M7 k& H
Acknowledgements by子子 cmiw論壇
# B0 g- s2 {8 y T" C4 _5 a$ O- l講完課之后,我陪著專家回到上海,第二天他坐飛機回日本。* r( @8 [ l3 i& v" i: \1 }: [( e. ~
到了周末我總算可以安穩地休息幾天,休整之后開始新的征程。0 M+ \3 s) Z$ u. X- X$ r. o1 z* U
1 v5 ?; {. e5 B* t! F$ w( Q每次出差都會有一些感聞,記錄下來對自己也是一份收獲。
! w# C3 v5 r% N- r9 Z, R( G; Z) [感謝各位的耐心閱讀,如果有感興趣的地方,希望可以回帖指出,繼續交流。4 ?% ~" y* t- Q! ^
相信各位機械同行也會有自己的心得吧,有時間不妨也來論壇分享一下。# Q1 j- v9 j! D$ R+ P
謹祝各位工作順利。
3 l) D6 Z1 L2 e& z9 s3 k- `9 F
以上
3 d/ M) a$ Q. R, ]3 `
: B R ]1 K% M* L- D$ q( uby 子子
; ~; e1 D0 F( S2 b, H$ V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